《漢語史學報(第4輯)》是2004年1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語史學報(第4輯)
- 作者: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 ISBN:9787532092543
- 頁數:220頁
- 定價:28元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漢語史學報(第4輯)》是2004年1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漢語史學報(第4輯)》是2004年1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漢語史學報(第4輯)》編校已進入尾聲,出版在即。在這裹有幾句話想說。本刊的編輯出版工作繼續得到了海內外學術界同仁的...
《漢語史學報(第四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論文28篇,論文內容豐富而深入,注重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來指導中古漢語研究,同時材料運用更為廣泛,中土文獻、漢譯佛經以及二者的結合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論文還突出了微觀和巨觀並重的原則,不論是漢語史分期、...
漢語史學報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主要收錄中古漢語的語法、辭彙、音韻研究和專書研究。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在國內外語言學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所收論文內容包括中古漢語的語法、辭彙、音韻研究和專書研究,是中古漢語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圖書目錄 致劉堅先生函札五通 受事...
《漢語史學報(第五輯)》是201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是《漢語史學報》第五輯。這一輯共收入了24篇文章。本輯文章主要從提交給“新世紀漢語史發展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12.杭州)的論文中選出,大致分成語法、語音、辭彙三大塊。圖書目錄 關於漢語史...
《漢語史學報(第二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論文28篇,論文內容豐富而深入,注重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來指導中古漢語研究,同時材料運用更為廣泛,中土文獻、漢譯佛經以及二者的結合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論文還突出了微觀和巨觀並重的原則,不論是漢語史分期、...
《常用詞的使用與先秦文獻時代考論》,《歷史文獻研究》第42輯,廣陵書社,2019年。《旁指代詞“他、異、餘/別”歷時更替考》,《漢語史學報》第19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19年第5期全文轉載)。《先秦兩漢“橐”、“囊”演變考——基於傳世與出土文獻的綜合考察...
《漢語史學報(第二十九輯)》是2023年12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雲路。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是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編,內容包括漢語史研究領域的各個方面,涉及音韻、方言、辭彙、語法、文字等領域以及梵漢對音、藏漢對音、古詩用韻、方言訓讀、語言接觸、先秦助動詞、專書聯綿詞、明代字...
《漢語史學報》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刊物,刊載海內外有關漢語史研究的學術論文,包括辭彙訓詁、語法、音韻、文字等方面,以及相關領域的學術評論。本刊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一年出版兩輯,現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集刊,並被中國知網(CNKI)、萬方期刊、維普...
《漢語史學報(第十三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雲路。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第13輯)》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的漢語史叢刊,是漢語史研究領域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所收論文反映了漢語史研究的*成果,包括古代漢語的辭彙,語法,音韻研究,古典文獻的校勘,古漢語辭書編撰,古漢語專書研究及...
《漢語史學報(第二十輯)》是2019年6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一新。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是我國中古、近代漢語研究領域的一套重要的學術研究叢書。出版以來,已經在語言學界、漢語史界形成了較大的影響。收入的文章內容包括漢語辭彙史研究、漢語音韻史研究、古籍校勘、專書研究等,反映了漢語史研究...
《漢語史學報》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叢刊,在漢語史研究領域,尤其是在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影響,是漢語史研究的叢刊。收入的論文均為國內外學者所撰寫,學術質量高,代表了漢語史研究的水平。第二十八輯,共收錄27篇文章,分為方言、音韻、句法語義、文字、訓詁、校勘和研究生論壇等...
《漢語史學報(第10輯)》是201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寫。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第10輯)(繁體版)》主要是漢語語法和辭彙方面的論文,除了一小部分屬於約稿外,大部分稿子屬於投稿,每篇稿子照例按照學報的規矩匿名評審。欄目的編排,除了首欄五篇文章有點“論資排輩”外,...
《漢語史學報:十三輯》是202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第二十三輯)共收錄漢語史研究論文23篇,涵蓋上古、中古和近代各個時期,涉及的文獻既有傳世典籍,也有出土簡帛;既有佛教譯經,也有道教經書,還有近代字書和韻書、敦煌文獻、白話小說以及民間文書等,反映了訓詁辭彙、音韻、文字、...
《漢語史學報(第十五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雲路。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是一套叢書,出版以來,已經在語言學界、漢語史界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主要內容包括漢語辭彙史研究、古籍校勘、專書研究等,反映了漢語史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書是《漢語史學報》第15輯,由王雲路主編。圖書目錄 ...
《漢語史學報(第九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這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的漢語史叢刊,是漢語史研究領域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所收論文反映了漢語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古代漢語的辭彙,語法,音韻研究,古典文獻的校勘,古漢語辭書編撰,古漢語專書研究及評論等...
(6)《漢譯佛經中的表疑問的語氣詞“那”》(合著),《漢語史學報》,2005年第4輯。《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2004年第5期 (7)《從中古譯經看形成中的語動態助詞“著”》,《漢語史研究集刊》,2005年第8輯 (8)《中古譯經中假設語氣助詞“時”》,《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9)《...
23、梁武帝改“磨”作“魔”之說考辨,漢語史學報(CSSCI),第十三輯,2013年12月 24、東漢佛道文獻辭彙新質的社團分布分析(俞理明、顧滿林),中國語言學,第七輯,2014年1月,北京大學出版社 25、結合文獻學與語言學兼顧外在與內在證據——《東漢疑偽佛經的語言學考辨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3月10...
64.《〈清平山堂話本〉詞語例釋》,《漢語史學報》第四輯(2004年1月);65.《〈文史文獻檢索教程〉(介紹)》,《中國大學教學》2004年第2期;66.《〈古辭辨〉在古漢語同義詞研究方面的成績與不足》,《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漢語成語的佛教淵源》,《嘉應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68...
4.田啟濤,中古漢語詞語考辨兩則,《語言研究》,2023年第1期.5.田啟濤,從文獻用語看魏晉南北朝天師道的發展變化,《國學學刊》,2022年第1期.6.田啟濤,說“條脫“,《中國訓詁學報》(第四輯) ,商務印書館,2021年.7.田啟濤,道經“摶頰”辨正,《漢語史學報》(第23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
29、《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針氈”考》,《西域研究》2004年4期。30、《明清白話詞語選釋》,《漢語史研究集刊》第7輯,巴蜀書社,2004年。31、《敦煌社會經濟文獻詞語考釋》,《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12期。32、《元明清白話詞語方言考》,《漢語史學報》第5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5年 33、《敦煌文獻...
《龍龕手鏡》俗字叢考(一) 《古漢語研究》 2004年第1期。《龍龕》所引《經音義》、《音義》考 《漢語史學報》 2004年第4輯。《龍龕手鏡》俗字雜考 《中國文字研究》 2004年第4輯。《可洪音義》俗字札記. 《漢字研究》 2005年第1輯。《賢愚經》詞語札記 《古漢語研究》 2005年第1期。《龍龕...
漢語史學報 2004/11 25 朱子語類輯略語法研究 專著 第一作者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4/04 26 也談持續體標記的來源 論文 第一作者 《漢語史學報》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2 27 再論處置式的來源 論文 第一作者 《語言研究》 2003/09 28 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 論文 第一作者 《中國語文》 2003/01 2...
.《說文解字系傳》引《國語》例辨正,《漢語史學報》第8輯,頁267-297。.甘肅藏敦煌殘卷寫本《國語·周語下》校記,《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頁63-72。.《國語補音》周語部分三種版本校異,《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5輯,頁105-126。.《廣韻》引《國語》例辨正,《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4輯,頁...
《“愚蠢”的“蠢”字音義演變考》,《中國語言學》第四輯(2010年)。《明清小說俗寫解讀舉例》,《漢語史學報》第十一輯。《字詞札記》,《中國訓詁學報》第二輯。《楊柳通用考》,中華書局《文史知識》1992年第4期。《“圭璧”的理解及其它》,《文史知識》1993年第6期。《說“怒目”》,《文史知識》1994...
6、論東漢漢譯佛經與漢語成語溯源,《雪泥鴻爪——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紀 念論文集》,中華書局,2003年8月。7、談早期漢譯佛經在大型語文辭書編纂方面的價值,《浙江學刊》2003年第5期。8、常用詞“矢、箭”的歷時更替考,《漢語史學報》2004年第4輯。9、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古漢語辭彙研究的...
4.《讀北大簡札記》,《澳門語言學刊》2018第1期(總50期)。5.《清華簡伍札記》,《漢語史與漢藏語研究》第四輯,2018年。6.《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七)釋讀拾遺》,《漢字漢語研究》2019年第4期(總第8期)。7.《“湑”字“一曰露皃”探源》,《漢語史學報》第21輯,2019年。8.《清華簡六札記》,...
《〈漢語大詞典〉商補》(與柴紅梅合作),日本《開篇》24輯,2005年3月。《從疑問句看〈大方便佛報恩經〉的翻譯年代》(與高列過合作),《語言研究》,2005年第3期。《20世紀中古漢語辭彙研究》,《中古漢語研究》第二輯,商務印書館,2005年11月。《從中古辭彙的特點看漢語史的分期》,《漢語史學報》第4...
16、《中古漢語讀本(修訂本)》讀後(《漢語史學報》第八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17、“履帝武敏歆”新解(《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18、從“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19、《中古近代漢語探微》讀後(《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十三輯,...
1. 吳語歷史語法研究述評,《現代語言學》(第1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25頁。2. 高本漢與史語所的交往(上)、(下),《語言文字周報》2016年5月5日4版、5月12日4版。3. 八思巴字譯音等材料中漢語重紐唇音字的語音表現,《漢語史學報》2016年16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7-59頁。(CSSCI...
72、《日本的中文書店與漢學研究》,載《天一閣文叢》(第4輯),寧波出版社,2006年;73、《俞樾對中日文化交流之貢獻》,載《歷史文獻研究》(總第25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74、《從〈揅經室集〉看阮元的治學方法——以訓詁學為中心》,載《漢語史學報》(第6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