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劉筠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武》是北宋詩人劉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一首詠史詩,也是西崑體的代表作。詩人運用巧譬善喻、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描寫漢武帝修建仙台最終導致政事荒廢的教訓,諷刺了當時宋真宗崇信符瑞的錯誤做法並對其進行告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漢武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西崑酬唱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劉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漢武
漢武天台切絳河,半涵非霧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幾遷空象物,秦橋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賦徒能諷,卻助飄飄逸氣多。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漢武:指西漢時期漢武帝。
②天台:敬巫祀神的高台,此處指通天台。
③絳河:即銀河。又稱天河、天漢。
④嵯(cuó)峨(é):形容山高的樣子,這裡是形容宮殿之高。
⑤瓠(hù)子:即河南濮陽瓠子口,曾經黃河決堤處。
⑥夏鼎:即大禹所鑄的九鼎,象徵九州一統。
⑦秦橋:指秦始皇曾築跨海求仙的石橋。
⑧相如作賦:相如,司馬相如,曾作《大人賦》獻於漢武帝。

白話譯文

漢武帝修建的天台切斷了天河,半是水氣升騰卻又不是霧氣,天台更顯青翠高峨。
他想像麻姑一樣不老,笑看滄海桑田的變化,可是願望沒有實現瓠子口就決堤了,天台求仙成了夢想。
得到失傳多年的夏鼎卻不再重視霸業,想效仿秦始皇求仙,卻和他修石橋一樣未建成就沉沒大海無法實現。
司馬相如作了《大人賦》諷諫來漢武帝,卻沒有起到效果,徒為天台增加了飄渺的神韻。

創作背景

宋真宗成平、景德年間,知樞密院事王欽若等慫恿真宗崇信符瑞,京師四裔,紛紛附會天象,虛呈祥瑞。於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演繹出天書降臨的鬧劇。這種弊政引起了一些忠諫之士的不安,劉筠在此次事件之後,創作了《漢武》這篇文章,意在通過漢武帝敬祀鬼神的歷史教訓,借古諷今,以批判宋真宗迷信祥瑞的愚昧行徑。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全詩的特點是借古諷今。詩人借漢武帝的事例,深刻地諷刺了當時朝政的弊端與崇尚迷信的風氣,目的是為了打破宋真宗東封泰山後所產生的虛妄的吉慶氣氛,體現詩人的憂國情懷。
第一、二兩句是以狀物起興。漢武帝一生好為崇樓峻閣,奉巫祠神。元鼎三年(前114年)春所作柏梁台,高二十丈,“用香柏百餘,香聞十里”(《封禪書》),是用來供奉長陵女巫神君的。以後又興建通天台,高三十丈;井幹台、神明台,均高五十丈(《封禪書》),詩中的天台即是這眾多仙台的總稱,“天”,以言其高。這二句詩抓住了天台“高”而“入雲”的兩個側面,以精麗的語言,創造了籠罩全詩的迷離虛幻的氣氛。天台之高,竟直切絳河(即銀河)。“切”字特為天台拔地矗起、如鋒鍔參天的氣勢傳神。“非霧”指五色祥雲,與上句“絳河”互映,便見彩靄氤氳。又用“半涵”兩字,“半涵”與“非霧”相配,加深縹緲空靈之意;切天台含雲吐霧,鬱郁紛紛,猶如紫氣護繞的仙家靈山。“郁嵯峨”三字為二句殿末,水到渠成,工巧而自然。
第三、四兩句引用滄海桑田的典故並言明漢武帝的教訓。詩人借仙女麻姑三歷人間滄海桑田之變而自己不變老的典故,明說漢武常修天台的目的是為了敬奉神仙,以求保佑江山穩固、天下蒼生安寧、自己成仙登天。而急轉直下寫漢武帝修仙台祈福,不但沒保國泰民安、自己成仙,反而黃河的匏子口連連決口二十餘載,多次修治無效,漢武帝親自督塞也未果,只能望決口而作歌:“匏子決兮將奈何?皓皓旰旰兮間殫為河。”(《河渠書》)詩人取材漢武帝塞河決這一事例,形象指出求仙夢的破滅。此二句轉折突兀卻流蕩妥貼的倒裝句,則頓然給人以洪水浩渺之感,有力地表達了詩旨。
第五、六兩句寫造鎮國之鼎、修跨海尋仙之橋都難保國勢人運盛衰興亡。漢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九鼎在汾水邊現世,漢武信方士“出與神相通”之言,“上封則能仙登天矣”(《封禪書》),於是即東封泰山,復巡蓬萊,冀遇諸神。在位的二十多年裡遍封三山五嶽,求仙不止。秦始皇也曾多次封禪東巡,修橋尋仙,愚舉一生。唐李賀曾作《苦晝短》:“劉徹茂陵多滯骨,贏政梓棺費鮑魚。”是對兩位雄主不羨江山只羨仙可悲結局的真實寫照。這兩句承三、四句轉折之勢意諷真宗見祥瑞而亂封禪不智之舉應以先帝君之愚舉為鑑戒。
第七、八兩句以司馬相如作《大人賦》的典故點睛結尾。漢武帝侍臣司馬相如曾作《大人賦》以譏仙家的虛妄,卻因描過甚,結果“天子大悅,飄飄然有凌雲氣游天地之間意。’’(《漢書司馬相如傳》),“諫意不切”,其含意更深。詩人用此典故,承上諷喻意,稱自己也只能與相如一樣以作詩為譏,不知真宗見後,是否也象漢武帝一樣辜負臣子的初衷,此詩收於嘆息期盼之情。
全詩多用典實,深奧但非僻冷,位置妥帖,並不堆垛,這是因為此詩內容充實,不同於西崑體常有詩風;而另一重要因素是結構頗見匠心,既保持了西崑體組織細密的特點,又深得李杜七律構思神理,語言清麗,議論恰到好處。

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趙昌平:“深得杜甫、李商隱七律以氣運律、善於擒縱開合之神理,故能於典麗精工中見跌宕迴旋之勢,得興寄遙深之旨。”

作者簡介

劉筠(971-1031),字子儀,大名(今屬河北省)人。宋成平元年(998年)進士。仕宋真宗、仁宗兩朝,屢知制誥及知貢舉,預修國史,官至翰林承旨兼龍圖閣直學士。曾預修《圖經》及《冊府元龜》。詩學李商隱,工於對偶,詞藻華麗,和楊億齊名,時稱“楊劉”。與楊億錢惟演等十七人唱和,結集為《西崑酬唱集》,創“西崑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