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妝容

漢朝妝容,分為基礎面妝和重點面妝兩種。基礎面妝主要是對整體臉部進行清潔、滋潤和撲白粉打底;而重點面妝則是對臉頰、眉、唇等部位進行重點妝飾。其主要內容有:紅妝、眉妝、唇妝和面飾等。其中紅妝在漢朝的流行預示著中國彩妝時代的到來,在我國古代面妝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底妝,潔面,滋潤,白底,紅妝,沿革,原料,方法,眉妝,眉形,原料,工具,眼妝,唇妝,面飾,花鈿,面靨,額黃,步驟,

底妝

漢代社會崇尚女子膚色以白為美,標準是纖細而膚白,醜女標準是肥胖而糙黑:“同縣孟氏有女,狀肥醜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所以漢代女子對基礎面妝非常的重視,不僅要用專門的洗臉水洗臉,還要用面脂滋潤皮膚,再撲上白粉,使皮膚變得更加白皙滑嫩等。這一時期的基礎面妝已經基本完善,主要內容包括面部清潔、面部滋潤和白妝打底。

潔面

現存文獻最早關於潔面用品的描述是在商周時期,當時使用的主要是草木灰,含有可以去油污碳酸鉀,同時也用草木灰清洗衣物等。隨後的戰國時期,開始使用貝殼灰搭配洗臉。貝殼灰與草木灰一起用水泡製使用,就能產生一種強力去油污的化學物質:氫氧化鉀,也就是強鹼,能夠使油脂發生水解和皂化。
到了漢代,潔面用品已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發明了“石鹼”。石鹼是從蒿、蓼等植物的草木灰里提取出來的鹼,經過以水和面加工成固體物品。“石鹼”相當於今天的香皂,能潔面的同時還能很好的保存與攜帶。
漢代製作石鹼的方法,與現代製作洗面乳香皂等頗為相似,可見當時經濟的發展水平之高和人們對潔面的重視。
石鹼在漢代雖說已經產生,但因當時的生產力和封建等級制度,主要為貴族使用。而普通老百姓則主要使用方便可取的淘米水。淘米水就是洗米水,呈鹼性,因為水中溶解了一部分米表面的澱粉、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這種水分子可以很好的分離油污,淡化色素和防止脂肪粒出現等。所以如果長期使用淘米水洗臉,會使皮膚變得更光滑,更有彈性,甚至有延緩衰老、讓皮膚年輕緊緻的作用。所以漢代女性常有使用。

滋潤

洗臉後,皮膚容易乾燥,要保濕滋潤,面脂則應運而生。
面脂,即滋潤面部的油脂,“柔滑膩理”,也可以塗唇當潤唇膏用。《釋名·釋首飾》就有:“脂,砒頁,著面柔滑如砥石也”。形容使用面脂後,面部柔滑光潔如同平滑的石頭一樣。
漢代面脂大多由中藥材和牛髓調製而成,比如在《神農本草經》裡面就有“白芷:……長肌膚潤澤,可做面脂。一名芳香。生川容”。
當時的面脂除了滋潤皮膚,還有很多具有特定的性能。比如具有美白功能的面脂。
面脂,在中國古代的地位非常:它既可充當今天的潤膚露,保濕滋潤肌膚,讓肌膚更有光澤;又可以當美容面膜,讓暗瘡、痘痘消失,還能讓暗沉、粗糙的皮膚變得光滑細嫩。在特定的時候還能當隔離霜,減少白鉛等化妝品對肌膚的傷害,增加肌膚的透氣性。在面妝方面它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容易上妝粉。妝粉在皮膚乾燥時,無論是多么滋潤的妝粉,上在面上都會易乾、粗糙、不易抹勻,甚至掉妝粉。所以面脂在滋潤皮膚的同時,還能增加妝粉的貼合度,讓其更自然。

白底

我國最早的美白妝容是在先秦時期出現的素妝。素妝即漢及以後的白妝,用以區別漢代開始流行的紅妝而命名。白妝者,主要以白色粉末敷面,使其潔白無瑕,起著調和肌膚的作用。
漢代冶煉技術高度發展,使得鉛粉作為化妝品開始盛行。在長沙馬王堆三號墓中,就出土過由小圓奩裝著的黑色醬狀物,當時挖掘的研究考古人員的報告中寫道其為鉛粉,長時間與墓中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變黑。而在洛陽燒溝西出土的14 號漢墓中,則發現了 6 斤白色粉塊,成鵝蛋形,中間較厚,邊緣偏薄,後證實是白鉛粉做成的粉餅。
漢代時期,敷面的妝粉除了鉛粉外,還有一種是米粉。“粉”從象形義中可釋:從“米”中“分”出而得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就有:“粉,粉傅白者也,從米,分聲。”
據史料文獻記載,米粉作為妝粉使用最早開始於戰國。因其原料常見,製作方便,相對價格也便宜;加之周朝等對“婦容”崇尚自然白嫩,化妝常為素妝,所以讓能使人肌膚細膩白皙的米粉,在秦漢之前的化妝品中一直占著主導地位。但因其保存不便,容易變質變色;加之附著力相對較差,上粉後容易掉粉;而且改善增白膚色效果緩慢,所以在秦漢時期因煉丹而出現的附著力好、能迅速改善增白皮膚、且易於保存不會腐爛的美白聖品——鉛粉時,上層建築中的后妃佳麗、貴婦美人等紛紛棄之。但因鉛粉貴重,米粉便宜方便製作,民間普通老百姓還在繼續使用。使得米粉作為妝粉在古代女性化妝品中一直占有不弱的地位。

紅妝

沿革

“紅妝”,就是紅色的妝容,在秦朝時期就有濫觴,秦朝紅妝的主要材質是硃砂,但硃砂粘附性差,非常容易掉妝、掉粉,使用者極少,而導致秦朝紅妝也不被人所知。
直到兩漢時期,因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燕支”,才讓紅妝蓬勃發展,讓世人悉知紅妝一事。

原料

漢代紅妝使用的原料是燕支,燕支產於匈奴境內的焉支山,所以又稱為“焉支”。據《古今注》記載:“燕支,葉似薊,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以染粉為面色,為燕支粉。”根據史料所述,燕支之所以又被國人稱為紅藍花的主要原因是它的花為紅色,葉為藍色。而用燕支花曬乾碾磨特製而成的“燕支粉”就是“胭脂”的前身。
燕支,作為面妝,在傳入中原前,匈奴就有其使用的風俗習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燕支後,也帶回了使用燕支妝面的習俗。燕支,色紅,女子敷面後更顯嬌艷,武帝賞於後宮眾嬪妃,美人爭相使用,上行下效,燕支在中原作為面妝材質開始流行,進而促進了紅妝的蓬勃發展,彩妝時代也從漢代正式開啟。

方法

燕支在使用時其濃度可以根據飾妝者自己隨意調配,形成不同顏色的妝容。
漢代根據燕支在臉部使用濃薄程度可以把美人妝分為“酒暈妝”、“桃花妝”和“飛霞妝”等。
“美人妝,面既施粉,復以燕支暈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
其中桃花妝最受當時青年女子所喜愛。使用時先全臉塗抹白色妝粉,然後把燕支塗於兩腮,而額頭和下巴處則留白。妝扮好後紅粉菲菲,面如桃花,嬌美不已。同時因桃花妝其色澤粉淡,也常被人稱之為紅粉妝,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就是此種寫照。
燕支在使用時一般先用米粉或者鉛粉打底,使皮膚變得白皙光滑,然後塗抹燕支,這樣白裡透紅,人面桃花,更顯嬌艷。這樣調好膚色就可以勾畫黛眉,點綴櫻唇。

眉妝

漢代流行的眉形主要有蛾眉、廣眉、八字眉、愁眉、遠山眉等。這幾種眉形都是漢代女子根據其所依附的男子審美偏好所創。這些眉式多為細長型的眉形,顏色有深有淺。它們或是隱含情意,或是充滿閨房之趣。

眉形

  • 蛾眉
蛾眉,即像蠶蛾觸鬚一般細長而彎曲的眉毛,深受古代女子的喜愛,描蛾眉到漢朝時依然非常流行,漢明帝就曾令宮人“拂青黛蛾眉”。
  • 廣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漢代對楚中浪漫主義的繼承,蛾眉越描越長,達到了長眉連娟的地步,進而形成一種新的眉形:長眉,又稱廣眉。
廣眉在漢代非常流行,當時就有民謠對漢代女子推崇廣眉的盛況的描寫:“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意為漢朝都城流行高髻,則上行下效,全國各地紛紛效仿;都城中流行廣眉,則全國各地紛紛把眉毛畫長,有的甚至一邊眉毛能拉成半個腦門那么長。
漢朝妝容
漢代廣眉
  • 八字眉
八字眉是因為漢武帝的個人特殊愛好而產生的,《妝檯記》中就有記載:“漢武帝,令宮人掃八字眉”。八字眉,顧名思義,就是雙眉像“八”字,眉頭高抬,細而色濃,眉尾下撇,廣而色淡。有人把八字眉誤認為掃把眉,這是不妥的,八字眉雖然與掃把眉的眉形相似,但八字眉的眉頭高抬,而掃把眉的眉頭低垂,這是完全不一樣的眉妝。擁有八字眉的女子理論上也比掃把眉的女子更好命,因為女子著八字眉給人可愛、幽默、嬌憨之感,面相上心胸寬容開放,有著與世無爭的味道。八字眉在漢代因為被漢武帝所喜愛,所以宮中女子無不紛紛執鏡描眉,“寶鏡休勾八字眉”就是對其真實寫照。
  • 愁眉
漢代另有一種眉形,非常的酷似八字眉,但比八字眉的眉形更細更曲折,有如人發愁皺起眉頭而形成的眉式,這就是漢朝大將軍梁冀的妻子孫壽所創的愁眉:“(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愁眉顏色比較濃重,形細而曲折多變,常與“啼妝”一起做妝容。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就有記載:“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愁眉也許在現代大部分人眼中是非常喪氣的妝容,但在少數人特別是封建男權社會中往往讓人產生弱小憐愛之情。同時因為中央集權,上行下效的原因,愁眉在梁冀掌權期間非常流行,以至於“至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京都歙然,諸夏皆放(仿)效。此近服妖也。”

原料

兩漢時期的畫眉材質主要是黛,其中最常用的是石黛,最貴重的則是螺子黛。

工具

漢代還開始出現專用修眉工具“鑷”。漢代眉妝日趨成熟,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眉妝的第一個高峰期。

眼妝

鉛粉和米粉的使用,經過歷史的沉澱,特別是當權者的個人偏好,其使用方法也有了新的形式,比如“啼妝”。啼妝即用鉛粉(或米粉),在眼角妝飾,“視若啼痕”。
啼妝是東漢專擅朝政、結黨營私的大將軍梁冀之妻孫壽發明的:“(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以為媚惑”。此妝當時在東漢桓帝元嘉年間廣為流行,具體在《海錄碎事》中有記載:“桓帝時,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
“啼妝”和“愁眉”除了使妝飾者嬌弱病態美之外,最主要的是表現了孫壽對梁翼出征的關心和擔憂,是一種情感寄託和表達,此妝讓即將在外打仗的梁翼覺得被人惦記被人牽掛,因此極為高興,對孫壽更為喜歡。
“啼妝”和“愁眉”在後世文人筆下,常被當作表達特定情感的詞,比如北宋晏幾道的《西江月》一詞中就有“愁黛顰成月淺,啼妝印得花殘”;文學家歐陽修在其《長相思》中也有言“玉如肌,柳如眉,愛著鵝黃金縷衣,啼妝更為誰”。

唇妝

漢代女子唇妝以紅和小為美,但具體的唇形樣式卻不定。有簡單的按照自己的原來唇形縮小來描畫,也有創造特定的形制描繪。這其中最出名的是有如倒扣櫻桃的櫻桃唇最為出名。
櫻桃唇上小下寬,圓潤成型,恰如倒扣的櫻桃,嬌小而紅艷,飽滿而滋潤,十分的美麗動人。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木俑中就有用硃砂塗抹的櫻桃唇女俑。
漢朝妝容
櫻桃唇
漢代女子唇妝畫法步驟與現代化妝步驟相似,但因時代不同,當時流行的唇妝樣式在現實中已很少見到。

面飾

漢代的面飾主要有花鈿、面靨、額黃等。

花鈿

據記載,面飾花鈿在戰國時期就有此習俗,在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彩繪女俑臉上就有梯形的三排圓點妝飾,在河南信陽楚墓中發掘的彩繪木俑眼皮也有圓點妝飾。到秦始皇時期,因其追求長生不老,常常讓宮中娥女梳神仙髻,臉上貼五色花子,扮仙著宮娥裝。
漢承秦制,各方面亦受秦楚文化至深,面飾花鈿也被漢朝承襲下來。1956 年在武昌和長沙出土的漢代墓葬中,發現不少陶俑額眉中央妝飾有一個圓形的花鈿,被稱為“點丹”,這與漢朝高層追求長生不老,盛行煉丹之風有關。同時因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交易市場的開通,漢代花鈿的材質更加豐富多彩,花鈿樣式也品種繁多。

面靨

面靨,又稱之為妝靨。其中“靨”,在古代指嘴兩旁的小酒窩,所以面靨主要指古代女子在酒窩處的一種妝飾。據古籍文獻記載,面靨還被叫做“旳”,主要指漢族婦女點染於面部酒窩處的一種紅色圓點妝飾。
面靨在商周時期便有,最早時期並非作為面妝出現,主要是為了暗示後宮女子月信時期不方便服侍天子諸侯而用。在後宮中,當一后妃佳麗月事來臨,不能接受君王的“御幸”,未免失禮,就在面部點“旳”,後宮女史見到則不列其名。
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首飾》中就有具體記載:“以丹注面曰旳。旳,灼也。此本天子諸侯群妾當以次進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難)以口說,故注此丹於面,灼然為識,女史見之,則不書其名於第錄也。”
但這個傳統到漢代被一位後宮舞姬所打破,舞姬認為面部點“旳”十分嫵媚,就像繁欽的《弭愁賦》記載所述:“點圓的之瑩瑩,映雙輔而相望”,於是舞姬“點雙旳以發姿”。此後宮廷妃嬪佳麗爭相效仿,久而久之,“旳”打破了月事界限,成為面部妝飾的一種。
漢代時期“旳”主要是黃豆大小紅色圓點,用燕支點制,這與當時的經濟條件有關,更因為與中國人喜愛紅色,把紅色作為最吉祥、最華麗的顏色有關。

額黃

額黃,又稱為鴉黃,是指用黃色塗抹額間的妝容,與中國古代民間信奉佛教有關。這種妝容起源於漢代,明張萱《疑耀》中就有:“額上塗黃,亦漢宮妝。”王安石的《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三首》詩中也有記載:“漢宮嬌額半塗黃”的詩句。
雖然因為當時獨尊儒術,佛教發展不是很大,只興建白馬寺一座寺廟,但這不影響漢朝女子從塗金佛像身上受到啟發,也將自己的額頭抹成黃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染額黃的習俗。這種習俗的形成與漢代繼承的浪漫主義風格和當權者追求長生不老、想羽化成仙的想法也有關係,如有詩云“小市東門欲雪天,眾中依約見神仙,蕊黃香畫帖(貼)金蟬”。
額黃的繪畫方法有三種,一種是平塗,即黃色塗滿整個額頭,如有詩云:“滿額鵝黃金縷衣”。第二種是半塗,即只塗一般額頭,然後漸變過渡到無,有點像現在的暈染,如唐吳融《賦得欲曉看妝面》的所記載般:“眉邊全失翠,額畔半留黃”。第三種是蕊黃,即在額頭用黃粉塗繪出像花蕊形狀般的妝飾,這是最有藝術創造力的鵝黃妝,最被後世所追捧。“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鬢”就是對這種妝容的推崇。
關於額黃的原料,因時代久遠,現暫時無從考究。只能隱約從唐代王涯的《宮詞》“內里松香滿殿開,四行階下暖氤氳,春深欲取黃金粉,繞樹宮女著絳裙”中猜測黃粉就是松花粉。

步驟

漢朝最主要的妝面順序是:
漢朝妝容
漢代婦女面妝步驟圖
第一步,潔面、潤膚、敷白粉。這與現今妝前護理和打底相似;
第二步,塗抹燕支。跟現代化妝步驟中掃腮紅一樣;
第三步,畫黛眉。即等同於現代妝容中的畫眉,但若有修眉,則修眉在敷鉛粉之前進行;
第四步,點面靨。這個步驟之所以在塗唇脂之前是為了避免弄花唇妝。
第五步,塗抹唇脂。即當今化妝中的塗抹口紅;
第六步,畫(貼)面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