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音樂

漢族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族音樂
  • 藝術類型:音樂
  • 民族:漢族
先秦音樂,概括,先秦樂曲分類,漢唐音樂,概括,漢代,唐代,漢唐樂器,宋代音樂,概括,明代,清朝,總結,現代音樂,概論,新作曲法,民族樂器,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拉弦樂器,常用律制,

先秦音樂

概括

先秦樂器,以磬和鐘最有特色。磬用石磨製而成,鐘用青銅鑄造而成,有鈕鐘、甬鐘、鉦等形式。磬有特磬(單磬)與編磬(組磬),鐘亦有特鐘(單鐘),各懸於木架上,用木槌擊之發聲。又有琴、瑟,傳說為伏羲氏發明,以桐木作體,繩絲為弦,瑟弦數25,琴弦數10或5。秦人損瑟弦之半,造為秦箏,流傳至今。又有築,是用竹尺敲擊發音的弦樂器。青銅樂器還有商代銅鼓(湖北崇陽出土)、鐸、鐃、鈴為擊樂器。又有塤,用陶土燒制而成,吹奏樂器還有排簫、笙、笛等。
樂律的制定,傳說在黃帝之世,傳說不可盡信。但至公元前7世紀,漢族已制定樂律,其計算樂律的“三分損益法” 載於《管子·地員篇》。音樂家們還認為,三分損益制定樂津,實行應依弦長而非依管長。古樂以五聲音階為主,周代出現七聲音階(加變宮、變徵相當於47),戰國時已有旋宮的理論,調式運用也很普遍。

先秦樂曲分類

(1)大型古典樂舞曲,如《大韶》、《大武》等;(2)小舞曲,如《羽舞》、《皇舞》、《旄舞》、《乾舞》、《人舞》等;(3)器樂曲,如笙曲《南陔》、琴曲《高山》、《流水》等;(4)歌謠曲,如《詩經》、《楚辭》,每首詩當時都有曲譜,可合弦而歌之。

漢唐音樂

概括

從漢朝到唐朝,漢族與兄弟民族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漢族歌舞音樂發展臻於極盛。漢代出現國家設立的音樂機構——樂府,由它收集整理的樂府詩,曲調可歌。

漢代

漢代北方民歌有《徒歌》(清唱)、《但歌》(有幫腔)、《相和歌》(有管弦伴奏及打節拍的樂器)。《相和歌》的最高形式為歌舞大曲,稱為《相和大曲》,由多節歌舞及插曲《艷》、《趨》、《亂》組成。北魏至隋唐,南方和北方漢族民間音樂統稱為《清商樂》或《清樂》,含民歌和舞曲,是燕樂(宴會音樂)的組成部分。又有宮廷雅樂(禮儀音樂),還有吸收兄弟民族音樂創作的鼓吹曲,如《戰城南》;橫吹曲,如《紫騮馬歌》等。這一時期著名琴曲有《廣陵散》和參與胡笳而寫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唐代

唐代民歌稱為“曲子”,見於敦煌資料,如《菩薩蠻》、《劍器詞》等,都有音樂曲調,以後發展為文學形式詞牌。唐代多段大型歌舞曲稱為“大曲”,綜合器樂、聲樂和舞蹈,長達幾十段,如《綠腰》,大曲中接近漢族《清樂》系統較為幽雅的部分,稱為《法曲》。
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法曲》。唐玄宗時,依表演方式,分音樂為《立部伎》。其室外表演為八部:(1)《安樂》、(2)《太平樂》、(3)《破陣樂》、(4)《慶善樂》、(5)《大定樂》、(6)《上元樂》、(7)《聖壽樂》、(8)《光聖樂》;室內表演為六部:(1)《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2)《長壽樂》、(3)《天授樂》、(4)《鳥歌萬壽樂》、(5)《龍池樂》、(6)《小破陣樂》。此期歌舞音樂的發展達到了高峰。

漢唐樂器

漢唐時期新創或引進的樂器有:漢琵琶(阮鹹)、箜篌、角、笳、羌笛和六孔尺八(都是簫的前身)、篳篥、方響、鑼、達卜(單面鼓)、節鼓、軌箏、奚琴、齊鼓、羯鼓、檐鼓、都曇鼓、毛員彭、簽臘鼓、雞婁鼓、王鼓、連鼓、桴鼓、太平管、跋膝管、七星管等,這一時期各類樂器總數達300多種。
樂律方面,南北朝的古琴曲中,已正式套用純律音階。隋朝立八聲音階。隋唐燕樂用28調。
隋代音樂家萬寶常提出84調的理論,並在隋
唐宮廷雅樂中套用。這一時期,出現“犯調”和“移調”的作曲方法,提出主音樂的表達性能,還出現以減字譜記琴樂譜的方法,又在敦煌發現用工尺譜記唐樂譜,便於樂譜的保存和傳授。

宋代音樂

宋代戲曲音樂主要有雜劇音樂和南戲音樂。雜音樂吸收了歌舞大曲、北方說唱音樂、民間小唱等音樂因素形成。南戲音樂則以當時南方民間流行的小曲、歌謠為主,吸收流行詞調和歌舞大曲的音樂形成。此外,還有民間“路歧人”表演的說唱音樂《陶真》(農村)、《崖詞》(都市)。
宋代樂器,笙和琴有較大發展。有竽笙、和笙、鳳笙及葫蘆琴、渤海琴、嵇琴(奚琴)、七弦軌箏、雙韻等。其它引進或新制的樂器還有:五孔尺八、叉手笛、鷓鴣、扈聖、倍四、銀字中管、中管倍五等吹樂器。拉弦樂器馬尾胡琴也在11世紀由西北傳入。
用三分損益法算得18律,合理解決了轉調問題,是這一時期樂律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
音樂史4.元、明、清音樂與戲劇

概括

元、明、清三朝,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元代戲曲稱為“元曲”,有雜劇與散曲之分。元曲音樂,來源於唐宋詞曲、大曲、諸宮調中名曲及北方民間流行樂曲。其中,單個樂曲稱小令,若干同一宮調七聲音階北曲的單體樂曲依一定的邏輯連成組曲,前有引子,後有尾聲,稱為套數。南方戲曲獨稱為“南戲”,戲曲由五聲音階的南曲構成。元代中期以後,雜劇戲曲南移,南北戲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戲曲套數。

明代

明代人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崑曲。《傳奇》音樂有《海鹽腔》、《弋陽腔》、《餘姚腔》、《崑山腔》等四大聲腔。其名聲顯著在明朝,其形成之始則在宋、元兩朝。
北方有《秦腔》,起於陝西,以棗樹梆子為板,因稱為《椰子腔》,音樂高亢激越。又有《西秦腔》,起於甘肅,音樂蒼涼深沉,後演變為《西皮調》。《西秦腔》與陝西民間音樂結合,分別形成《西路梆子》和《東路梆子》。《東路梆子》傳到山西,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山西梆子》,在河南形成《河南梆子》,在河北形成《河北梆子》。又有《弦索調》,是用三弦或琵琶伴奏的一種歌唱的曲調,明初起於中州。傳到江南,發展為太倉、蘇州、嘉定三派。

清朝

清初,有《二簧腔》,起於江西,傳到安徽、湖北、廣西。又稱為《湖廣調》,或說因湖北黃岡、黃陂得名“二黃”,《西皮調》與《二簧腔》結合,形成《皮黃腔》,是徽劇與漢劇的戲曲音樂基礎。1870年,《皮黃腔》進入北京,形成《京劇》。此後,以崑腔、高腔、梆子、皮黃、弦索等五大聲腔系統為基礎,結合各地民間音樂、逐漸形成一些劇種音樂。如《崑劇》、《徽劇》、《漢劇》、《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粵劇》、《川劇》、《閩劇》、《滇劇》、《湘劇》、《贛劇》等劇種。

總結

說唱音樂以南方的《彈詞》和北方的《鼓詞》最引人注目。彈詞用彈弦樂器琵琶、三弦伴奏,以《蘇州彈詞》為代表。清中葉,蘇州彈詞依曲調風格不同而分為陳調、俞調、馬調。著名藝人有陶貞懷、丘心如、陳瑞生、梁德繩、王周士、陳遇乾、俞秀生、馬如飛、陸士珍、姚似璋、趙湘舟、王石泉等。《鼓詞》由演員,另有三弦、琵琶、四胡等弦樂器伴奏。《鼓詞》又稱為《大鼓》,以冀中《西河大鼓》、《滄州木板大鼓》最早。著名藝人有郝老鳳、王小玉、馬三峰等。

現代音樂

概論

近代以來,漢族音樂的走向,表現為三個方面:
(1)隨著封建統治被推翻,被清王族所繼承的、代表封建統治階級正統意識、政治上僵化腐朽、藝術上乾癟空虛的宮廷雅樂迅速被人們遺忘。
(2)民間地方戲、器樂曲和曲藝如繁花盛開,得到空前發展,同時人們的藝術審美也大不如前。
(3)西方音樂的基本樂理、西方歌曲及演唱形式、西洋樂器、新的記譜法等傳入中國,從音樂教育家們利用外國曲調填寫新詞,到創作學堂樂歌及民眾歌曲,從編排兒童歌劇舞劇到創作大型歌劇,漢族音樂逐步採用現代西方音樂的某些形式,失去了自己的中心與個性,缺乏自己的特色。
代表民族音樂正確方向的偉大變革,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運動中以及革命根據地發生的。變革的一方面表現為利用傳統的民歌、小調、戲曲、器樂曲和曲藝的形式來表達新的革命內容;另一方面表現為創作新的歌曲、歌劇時充分吸收民間傳統的曲調,使這些新作歌曲歌劇具有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而最根本的是,從革命時代的主題出發,譜寫了民族音樂的最強音。
近代以來,引進西方音樂理論和樂器,創作新的樂曲,是漢族音樂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最早的新樂曲是在新辦的學堂里教唱的新歌曲,稱為學堂樂歌。學堂樂歌的產生,起初是一些留學生用日本或歐美流行的某一曲調填詞編成的新歌,後來也有用民間小調填詞,或創作新曲的。著名的學堂樂歌如《中國男兒》、《何日醒》、《蘇武牧羊》、《木蘭辭》等。早期的音樂家教育家有沈心工、李叔同等。
之後,音樂家們努力探索創立民族音樂的道路,並運用西方音樂理論創作新的樂曲,著名的音樂理論家有王光祈、青主、豐子愷等,著名的新樂曲有歌曲《國民革命歌》(肖友梅曲)等,還有鋼琴獨奏曲《新霓裳羽衣舞》(肖友梅曲),以及大型聲樂套曲《長恨歌》(黃自曲)。
在革命根據地和工農革命運動中,民眾所唱的革命歌曲較多的用民歌、小調的曲調填詞。如《八月桂花遍地開》、《春耕歌》、《打破舊世界》、《婚姻自由歌》、《工農革命歌》、《劉志丹》、《送郎當紅軍》、《十送紅軍》、《吃牛肉歌》、《紅軍紀律歌》、《打開米脂城》、《紀念列寧》、《五三運動》、《十把扇子》等。著名革命家瞿秋白除了翻譯介紹《國際歌》之外,還親自譜寫了《赤潮歌》,彭湃同志也曾用當地民歌、童謠寫了許多革命歌曲,如《工農齊奮起》、《田仔罵田公》等,在民眾中傳唱。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漢族首當其衝。一批傑出的音樂家精英曾經寫出大量歌頌人民力量、呼籲抗日救亡的民眾歌曲,如聶耳的《大路先鋒》、《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打磚歌》、《碼頭工人歌》、《賣報歌》、《畢業歌》、《新女性》等,任光的《漁光曲》、《打回老家去》等、黃自的《抗敵歌》、《旗正飄飄》、《熱血歌》、《九一八》等、閻述詩的《五月的鮮花》,冼星海的《救國軍歌》、《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等,以及組歌《黃河大合唱》、麥新的《大刀進行曲》等、劉雪庵的《長城謠》、孫慎的《救亡進行曲》等,張寒暉的《松花江上》等,孟波的《犧牲已到最後關頭》等,張曙的《壯丁上前線》、《丈夫去當兵》等,呂驥的《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等,向隅的《紅纓槍》等,賀綠汀的《游擊隊歌》等,鄭律成(朝鮮族)的《八路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延安頌》等,何士德的《新四軍軍歌》等。
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又有一批音樂家創作了許多革命民眾歌曲,如《團結就是力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跌倒算什麼》、《茶館小調》、《古怪歌》、《翻身道情》、《南泥灣》、《民主建國進行曲》、《解放區的天》、《咱們工人有力量》等,還有民間歌手創作的新民歌,如李有源的《東方紅》等。
創作富於漢民族音樂特點,用西洋樂器演奏樂曲,是近代漢族音樂的內容之一。著名的如鋼琴曲《牧童短篇》(賀綠汀)、《花鼓》(瞿維)、《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丁善德)、《鋼琴弦樂五重奏》(馬思聰)等,管弦樂曲《民族解放交響樂》、《中國狂想曲》(冼星海)、《晚會》(賀綠汀)、《陝北組曲》(馬可)等。
編演新歌劇是近代漢族音樂發展的又一方面。最初是編兒童歌舞劇,如黎錦暉《小小畫家》,以後有獨幕歌劇如《揚子江暴風雨》(田漢編劇、聶耳作曲),還有如向隅等寫的《農村曲》、冼星海的《軍民進行曲》、任光的《洪波曲》、王洛賓的《沙漠之歌》、鄭志聲的《鄭成功》等。解放區的大型歌劇,如《白毛女》(馬可、張魯、瞿維等作曲)、《劉胡蘭》(羅宗賢等作曲)、《王秀鸞》(小流等作曲)、《赤葉河》(梁寒光等作曲)等。
國人深感中國音樂進度緩慢而落後,主要原因是國家不重視中國的音樂發展,使中國音樂處於一種不尷不尬沒有什麼特色的地步。我國古代的宮廷樂曲與古曲也沒能得以重視,反倒被日本、韓國等小國傳承,使人生嘆。華夏復興必須要復興漢族樂器與古曲,這是走向復興的關鍵之一,只有從內而外的完善自己才能使民族得以蛻變。

新作曲法

趙曉生太極作曲法
房曉敏五行作曲法

民族樂器

吹奏樂器

我國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
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
由於發音原理不同,所以樂器的種類和音色極為豐富多彩,個性極強。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典型樂器: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
全部樂器: 木葉、紙片、招軍(漢族) 、口笛(漢族) 、簫(北簫、南簫)(漢族) 、尺八 、笛(傳統笛、加鍵笛、新笛)(漢族) 、排笛(漢族) 、竹筒哨(漢族) 、排簫(漢族) 、篪(漢族) 、塤(漢族) 、嗩吶(傳統嗩吶、加鍵嗩吶)(漢族) 、管子(漢族) 、雙管(漢族) 、喉管(傳統喉管、加鍵喉管)(漢族) 、笙(傳統笙、加鍵高音笙、抱笙、排笙)(漢族)、篌、低音管

彈撥樂器

我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彈奏樂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與撥子兩種彈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較充分發揮,如彈、挑、滾、輪、勾、抹、扣、劃、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豐富,又促進了左手的按、吟、擻、煞、絞、推、挽、伏、縱、起等技巧的發展。
彈奏樂器除獨弦琴外,大都節奏性強,但餘音短促,須以滾奏或輪奏長音。彈撥樂器一般力度變化不大。在樂隊中除古琴音量較弱,其它樂器聲音穿透力均較強。
彈撥樂器除獨弦琴外,多以碼(或稱柱)劃分音高,豎式用相、品劃分音高,分為無相、無品兩種。除按五聲音階排列的普通箏等外,一般都便於轉調。
各類彈奏樂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獨弦琴外,皆可演奏雙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躍。
我國彈奏樂器的演奏流派風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稱和符號也不盡一致。
典型樂器:琵琶、箏、揚琴、七弦琴(古琴)、熱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彈布爾。
全部樂器:琵琶(漢族) 、阮(漢族) 、月琴(漢族) 、秦琴(漢族) 、柳琴(漢族) 、三弦(漢族) 、箏(轉調箏、新箏、蝶式箏、多弦制箏)(漢族) 、古琴(漢族)、豎箜篌、雁柱箜篌、雙清、揚琴(律呂揚琴、變碼揚琴)。

打擊樂器

我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根據其發音不同可分為:1、響銅,如:大鑼、小鑼、雲鑼、大、小鈸,碰鈴等;2、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
我國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托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重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西洋管弦樂隊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擊樂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的兩種。無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板、梆、鈴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雲鑼等。
典型樂器:堂鼓(大鼓)、碰鈴、缸鼓、定音缸鼓、銅鼓、大鑼小鑼、小鼓、排鼓、達卜(手鼓)、大鈸。
全部樂器: 梆子(漢族) 、梨花片(漢族) 、編磬(漢族) 、鈸(漢族) 、鑼(漢族) 、雲鑼(漢族)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碰鐘 、鐘(漢族) 、編鐘(漢族) 、連廂棍(漢族) 、喚頭(漢族) 、驚閨(漢族) 、板(漢族) 、木魚(漢族) 、吾攵(漢族) 、花盆鼓(漢族) 、漁鼓(漢族) 、京堂鼓(漢族) 、腰鼓(漢族) 、撥浪鼓(漢族) 、揚琴(漢族)

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弦樂器被廣泛使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
拉弦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數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優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剛勁、歡快、富於歌唱性。
典型樂器: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樂器: 二胡(漢族)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三胡(漢族) 、四胡(漢族) 、板胡(漢族) 、墜琴(漢族) 、墜胡(漢族)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擂琴(漢族) 、二弦(漢族) 、大筒(漢族) 、軋箏(漢族)。

常用律制

三分損益律 純律 十二平均律
多於十二的三分損益正、變律體系
一、鐘律
二、琴律
三、京房六十律
四、荀勖笛律
五、三進六十律與祖孝孫二十律旋宮法
六、蔡元定十八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