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食性,繁殖,種類,大鯢價值,科研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食用保健價值,美容價值,人工養殖,養殖場地的建設,鯢種投放,日常管理,水溫調節,水質調節,飼料投餵,疾病防治及防逃,
基本信息
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又名娃娃魚、海狗魚、狗魚,主產於
長江、
黃河及
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它的叫聲很像幼兒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品種;是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
漢中是我國大鯢四大原產地之一,也是我國大鯢種源的基地,全國大多數養殖戶都是引進的漢中大鯢種苗。
漢中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養殖環境,成就了優質的漢中大鯢。
形態特徵
大鯢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mm,頭體長310~585mm,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cm以上。頭大扁平而寬闊,頭長略大於頭寬,頭寬為頭體長的1/5~1/4;吻端圓,外鼻孔小,近吻端,鼻間距為眼間距的1/3或1/2;眼很小,無眼瞼,位背側,眼間距寬;口大,口後緣上唇唇褶清晰;犁骨齒列甚長位於犁齶骨前緣,左右相連,相連處微凹,與上頜齒平行排列呈一弧形;舌大而圓,與口腔底部粘連,四周略游離。軀幹粗壯扁平,頸褶明顯,體側有寬厚的縱行膚褶和若干圓形疣粒,腋胯部間距約為全長的1/3,有肋溝12~15條。
四肢粗短,後肢略長,指、趾扁平;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間距相隔6個肋溝左右;肢體後緣有膚褶,與外側指、趾緣膜相連;指4個,指長順序為2、1、3、4;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第四指及第三、四、五趾外側有緣膜;顯得極為寬扁;蹼不發達,僅趾間有微蹼。尾長約為頭體長的一半,尾高為尾長的1/3~1/4,尾基部略呈柱狀,向後逐漸側扁,尾背鰭褶高而厚,尾腹鰭褶在近尾稍處方始明顯,尾末端鈍圓。肛孔短小成短裂縫狀;雌性的肛周皮膚光滑,雄性沿肛裂兩側形成疣粒狀;繁殖季節期間雄性肛部肛腫。雄性全長510mm時,睪丸長、寬、高為66.5×14.0×8.5mm,色乳黃。5月份采於陝西洋縣的雌鯢全長465mm的個體,卵巢內卵的直徑為4.5mm,呈乳黃色。
體表光滑濕潤;頭部背腹面小疣粒成對排列;眼眶周圍的疣粒排列較為整齊,更為集中,頭頂和咽喉中部及上、下唇緣光滑無疣,眼眶下方、口角後及頸側疣粒排列成行;體側粗厚的縱行膚褶明顯,上、下方之疣粒較大;其他部位的皮膚較光滑。全長160mm幼鯢,體側的膚褶及疣粒均不明顯。
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以棕褐色為主,其變異顏色有暗黑、紅棕、褐色、淺褐、黃土、灰褐和淺棕等色。背腹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或深褐色的各種斑紋,也有斑紋不明顯的。幼體與未達性成熟的次成體的體色均較淡,以淺褐色為主,且有分散的小黑斑點;腹面色較淺;四肢外側多有淺色斑。在湖北宜昌地區發現的白化個體,體尾均為銀白或金黃色。
生活習性
大鯢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洞穴位於水面以下。夜間靜守在灘口石堆中,一旦發現獵物經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入口內後很難逃掉。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飢本領,飼養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甚至以卵充飢。平時將自己藏匿起來,喜歡把身體的顏色和周圍的石子一樣,免得天敵發現它。
食性
大鯢生性兇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蟲、魚、蟹、蝦、蛙、蛇、鱉、鼠、鳥等為食。捕食方式為“守株待兔”。它的牙齒不能咀嚼,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後在胃中慢慢消化。
繁殖
雌鯢每年7~8月間產卵,卵產於岩石洞內,每尾產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撫育任務就交給了雄鯢。雄鯢把身體曲成半圓狀,將卵圍住,以免被水沖走或遭受敵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鯢,15~40天后,小“娃娃魚”分散生活,雄鯢才肯離去。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也是最長的,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種類
大鯢,有中國大鯢、日本大鯢和美洲隱鰓鯢三個種,可在中國、日本和美洲的溪澗、池塘里發現,一般壽命50至60年,有說能生存達80至100年。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取其叫聲像嬰兒啼哭;日本大鯢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身有山椒味道。美洲隱鰓鯢(美洲大鯢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也屬於同一科物種。
大鯢價值
科研價值
大鯢所代表的兩棲類是魚類和爬行類動物之間的過渡型,有古老的“活化石”之稱,是現代生存兩棲類中最大的種類,其結構又比較原始,是極好的實驗材料。娃娃魚是現存由水生轉為陸生的兩棲動物中較為原始的種類,在研究動物進化及其它科研與教學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因此,中國大鯢不僅是我國特產的珍貴稀有動物,而且在觀賞和對於研究動物的進化和地理分布等方面有著重大的價值。
觀賞價值
娃娃魚背部色彩斑斕,前肢四指似手, 後肢五趾如足,嘴巴特大叫聲宏亮,叫聲似嬰兒啼哭,故名娃娃魚。
在兩棲動物中是壽命較長的種類之一,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長達50-60餘年,野生狀態下也有存活130餘年的,仍體胖肥嫩,故也有人叫它“長壽魚”。
娃娃魚做為觀賞動物歷來為人們所喜愛,可使公園、動物園和遊覽區增添新奇色彩。
藥用價值
《山海經》云:“決水有魚,狀如魚帝,食之己痴疾。性甘淡,能截瘧。”此魚經查證即指大鯢,大鯢肉細嫩,味道鮮美,含有優質蛋白質和豐富的胺基酸、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可以聰明益智、延緩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對防止心腦血管疾病、貧血和腫瘤有一定的作用。其皮膚分泌的粘液含有多種“蛙皮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作為新的“抗生素”藥物來源進行研究開發。大鯢的皮膚、肌肉、臟器、骨骼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藥,大鯢的脂肪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是治療燙傷、燒傷的特效藥。中醫認為,大鯢甘、平、淡,補氣、養血、益智、滋補、強壯。主治神經衰弱、貧血、痢疾、瘧疾。用於病後、產後身體虛弱、腎虛陰虧、肺癆咯血、久痢脫肛。春、秋捕捉,除內臟,取鮮肉用之,民間用大鯢肉250g切成塊,加少量油鹽,燉熟食之,可治貧血痢疾、肺癆。以大鯢皮膚焙乾研粉末,桐油調之敷於燙傷、燒傷處,一周可愈。因為其特有的藥用價值,2008年起國內許多製藥企業已掀起了一股開發利用大鯢的熱潮,主要有燙傷藥物、保健品、美容護膚品等。
食用保健價值
大鯢機體中含有70多種天然活性生物。這些生物活性物在食用、藥物、化妝品、健康食品等方面有著獨特的研發價值。這些活性生物它能促進人體生理活性,改善人體細胞代謝水平,促進人體蛋白質合成,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娃娃魚機體中含有一種抗癌因子,它能軟化癌細胞、抑制癌細胞轉移。它能活人體產生抗癌因子,從而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美容價值
大鯢體內的天然活性成分眾多,大鯢皮含有61.3%的膠原蛋白,食之能起到養顏生津之功效,是最佳的美容物。如若將其深加工成口服液、小包裝方便食品或藥用營養保健品,一定暢銷國內外,前景十分看好。其血可生產特殊用途的白蛋白產品。
人工養殖
養殖場地的建設
1、養殖場地的選擇。養殖場的水源為無污染的山泉溪水,水質清潔,水溫適中(長年水溫保持在4~25℃),環境幽靜,氣候涼爽。
2、養殖池的設計與建造。大鯢養殖池可根據地形的特點,常設計為長方形或橢園形兩種,其面積一般為200-300m2為宜,搞好進排水管的安裝,進水管的設計應高於排水管道,一般離池底約80cm。在養殖池內用磚頭,水泥板等材料建造人工洞穴若干個,洞穴的長、寬、高分別為2~4m、1m、0.5m,也可以洞穴與洞穴之間連通,但要儘量保持洞壁的光滑度,以免擦傷鯢體肌膚。新的養殖池建成後,應將池水注滿約2m深,待3~4天后排乾水,再重新注滿新水,這樣經過反覆3~4次後,使水泥的鹼性完全消失和池壁、洞壁上出現一層附著物時,就可放養鯢種。為確保鯢種鮮活餌料的供給,可就近建造餌料池,在餌料池中經常存養一定數量繁殖力強、易於飼養的魚類、軟體動物,蛙類等如羅非魚、麥穗魚、螺、蚌,小蝌蚪等,作為大鯢的餌料。
鯢種投放
鯢種投放前應進行池子消毒和種苗消毒。鯢種消毒用5%的食鹽水浸泡15分鐘來進行。投放時間為春季3月份,水溫8~10℃,密度為一齡鯢種8~10尾/米2,二齡鯢種5~6尾/米2,規格整齊的鯢種在同一池中飼養。
(一)準備工作
大鯢苗种放養前,農戶要對養殖池消毒消除鹼性處理,先放水浸泡水泥池一個星期,再換水,反覆3次,後用濃度為10克/立方米水體的高錳酸鉀浸泡消毒,最後認真清洗,加入清水。
(二)苗種運輸及暫養觀察
用塑膠袋加水沖氧運輸,並控制水溫在10-23℃。可用空運或者汽車運輸。苗種運到養殖場地後,不要急著打開袋子放苗,要先用溫度計測水溫,等袋子中水溫與池子中水溫一致時再放進去,一開始苗會不攝食,這是正常反應,在3-7天后會開始攝食。
日常管理
成鯢養殖的日常管理主要有水溫、水質調節,飼料投餵和防病、防逃。
水溫調節
在暑熱期用遮蔭網覆蓋,保持水溫不至於超過25℃。
水質調節
成鯢池的水保持清爽,水中pH值為7.2~8.2,池水透明度30厘米,溶氧量為5毫克/升,7天清理一次池中污泥和雜物。
飼料投餵
大鯢是肉食性動物,飼料投餵做到四定:定時,每次在傍晚時進行投食;定 位,在相對穩定的位置進行投食;定質,投餵新鮮、無雜質的餌料,活餌料以小鯽魚、青蛙為好;定量,每次投餵量為大鯢總重的6%~8%,夏秋兩季每兩天投餵一次,冬春兩季每5天投餵一次。
疾病防治及防逃
大鯢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下,腐皮病是2008年發現的主要病症。症狀是成鯢表皮充血,出現橢圓形紅斑,嚴重時呈點狀潰爛,病灶大的達0.8厘米2,成鯢後肢尖脫落,趾骨外露。主要原因是大鯢性好鬥,相互撕咬,使皮膚受傷,細菌再感染,以至大鯢活動遲緩,攝食量減少。養殖人員應按大小規格分開養殖,經常巡查,發現病鯢隔離治療,用0.05微克/升呋喃唑酮浸泡30分鐘,每隔一天浸一次,直到痊癒為止。養殖過程中注意在出水口設定鐵柵欄,防止成鯢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