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睛瘡,中醫病名。首見於《瘡瘍全書》,但以《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論之最詳。漏睛瘡是因熱毒蘊結內眥部近淚堂處所致。以突發紅腫高起,繼則破潰出膿為主要表現的外障類疾病。可由竅睛演變而來,亦可突然發生。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指的急性淚囊炎。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 漏睛瘡
- 相關西醫疾病: 急性淚囊炎
- 其他名稱: 大眥漏
- 疾病分類: 眼科-眥部病
- 發病部位: 眼眥
- 多發群體: 中年女性
- 傳染性: 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漏睛瘡是指大眥睛明穴下方突發赤腫硬痛高起,繼之潰破出膿為特徵的眼病。由於本病發病部位同漏睛,而又有紅腫出膿等瘡瘍的特徵,故名漏睛瘡。相當於西醫學之急性淚囊炎。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指的急性淚囊炎。
病因
本病發病位於內眥,多為心經蘊熱或素有漏睛,熱毒內蘊,復為風邪所襲,引動內火,風熱搏結上攻淚竅,氣血瘀滯,結聚成瘡。
病機
1、心經蘊熱或素有漏睛,熱毒內蘊,復為風邪所襲,引動內火,內外合邪,壅塞絡脈,風熱搏結於內眥而成。
2、素嗜辛辣炙煿,心脾熱毒壅盛,循經上攻目內眥,致氣血凝滯,營衛不和,經絡阻塞,結聚成瘡,進一步則熱勝肉腐,肉腐為膿而潰,或成漏。
3、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或氣血不足,邪氣留戀,則可反覆發作纏綿不愈。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發病較急,常有竅漏病史。
2、患部脹痛,全身往往伴有惡寒發熱等症。
3、睛明穴下方皮膚紅腫高起,疼痛劇烈。紅腫甚者,可波及下瞼、面頰與鼻樑,耳前、頜下可捫及核。數日後紅腫局限,逐漸成膿,質軟皮薄,隱見黃白色,繼之破潰出膿,症情緩解。亦可病情反覆,瘡口經久不收,形成瘺管。
4、淚道沖洗不通。
病證鑑別
1、針眼:以胞瞼邊緣生小硬結,紅腫疼痛,繼而成膿,形如麥粒為特點,生於大眥部的針眼,其紅腫局限於針眼部位,淚道沖洗通暢。
2、胞腫如桃:以胞瞼高度紅腫、疼痛,其狀如桃為特點,淚道沖洗通暢。
相關檢查
1、眼部檢查:內眥睛明穴下方皮膚紅腫灼熱,腫核隆起漸大,疼痛拒按;重者,紅腫連及患側鼻樑及顏面,甚至胞瞼紅腫難開,白睛紅赤腫脹;如膿成,瘡已局限,以指捫之有波動感;若紅腫消退,瘡口未斂,膿液常從漏口流出。部分患者耳前及頜下可觸及腫核,並有壓痛。
2、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起病急驟,來勢較猛,必須及時防治。原則上未成膿時宜內治,以消散為主。初起風熱上攻,治宜疏風散熱,消腫散結。若熱毒熾盛者,治宜清熱解毒,祛瘀消腫,如正不勝邪,邪氣留戀者,則宜扶正祛邪,托里排毒。如已成膿,則配合外治切開排膿。
治療原則
散風清熱,活血消腫。
證治分類
內治
(一)風熱上攻
症狀:患處紅腫疼痛高起,淚多,頭痛,惡寒 發熱,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消腫散結。
方藥:驅風散熱飲子加減。
常用藥:黃連、連翹、黃連、山梔、羌活、薄荷、防風、牛蒡子、當歸、川芎、赤芍、 甘草。
(二)熱毒熾盛
症狀:患處紅腫高起,堅硬拒按,疼痛難忍,紅腫漫及面頰胞瞼,身熱心煩, 口渴思飲,大便燥結,舌質紅,苔黃燥,脈洪數。
治法:清熱解毒,消瘡散結。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城。
常用藥:黃連、黃芩、黃柏、山梔、銀花、蒲公英、大黃、穿山甲、皂角刺。
(三)正虛邪留
症狀:患處時有小發作,微紅微腫,稍有壓痛,但不潰破,或潰後漏口難斂,膿汁少而不絕,面色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弱無力。
治法:托里排毒。
方藥:千金托里散加減。
常用藥:黨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芍藥、金銀花、連翹、黃芩、竹葉、龍膽草、防風、桔梗、白芷、麥冬。
外治
1、未成膿者,可用紫金錠調和外敷,或選用新鮮芙蓉葉、野菊花、馬齒莧、白花蛇舌草等一二味洗淨搗爛外敷,以清熱解毒,促其消散。亦可加用濕熱敷。
2、已成膿者,應切開排膿,並放置引流條。亦可摻用九一丹藥捻。每日換藥,待膿盡,除去引流條,使切口癒合。
3、若已成漏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淚囊摘除並切除瘺管。
其他療法
1、中成藥治療:根據證型選用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十全大補丸或人參養榮丸等口服。
2、全身可選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根據病情選擇口服、靜脈給藥或肌肉注射等。
轉歸預後
一般初發不甚堅硬而速潰者易治,成漏者難斂。若潰後排出粘白或黃白色膿汁者為順,流青黑腥穢膿水者為逆。
預防調護
1、有漏睛,或漏睛瘡正虛邪戀者,忌食辛辣炙煿之類刺激性食物,以防引發漏睛瘡或使其急性發作。
2、本病發病迅猛,應及早治療以求消散,以免潰後成漏,終不免手術,失去排淚功能,而終身溢淚。
3、病處危險三角區,急性發作時不可擠壓患處,以免膿毒擴散,造成走黃,毒陷心包而成危證。
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漏睛瘡》說:“初起如豆如棗,紅腫疼痛,瘡勢雖小,根源甚深。潰破出黏白膿者順;生青黑膿或如膏者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