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起睛高,中醫病名。又名睛高突起,睛脹。症見目睛高突脹起,疼痛難忍,目赤淚熱,眼珠轉動失靈,視力下降。似今之炎性突眼。多因風熱火毒,上沖於眼。治宜瀉火解毒。內服退熱桔梗飲子或鬱金酒調散加減。外以疏風解表之品薰洗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起睛高
- 發病部位:眼眶
- 相關西醫疾病:急性炎症性突眼
- 主要病因:風熱火毒攻目
- 其他名稱:突起睛高外障、目珠子突出
- 多發群體:所有人
- 疾病分類:眼科-眼眶疾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突起睛高病名見於《秘傳眼科龍木論》。突起睛高多因風熱火毒攻目所致。以發病急,單側患眼突起、疼痛,白睛紅赤、腫脹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外障類疾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急性眶內炎症,如眼眶蜂窩織炎、眶骨膜炎、眼球筋膜炎、全眼球炎等。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突起睛高類似於西醫學之急性炎症性突眼,多為急性眶內炎症,如眼眶蜂窩組織炎、眶骨膜炎、眼球筋膜炎、全眼球炎等引發。病原體多為溶血性鏈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病因
風熱火毒攻目。
病機
1、風熱邪毒侵襲,臟腑積熱,外邪內熱相搏,循肝經上攻於目,致眶內脈絡氣血郁阻而為。
2、頭面癤腫、丹毒、鼻淵、漏睛瘡等病灶的毒邪蔓延至眶,火毒腐損血肉所致。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病前有感冒,眼珠、眼眶周圍或全身感染史。
2、起病急速,多見於單眼。眼球突起,轉動不靈,胞瞼腫脹,白睛紅赤腫脹,甚則脫出瞼外。
3、初起眼球劇痛,熱淚如湯,視力下降,頭痛發熱,重者噁心嘔吐,甚則神昏譫語。波及目系可引起失明。
4、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粒細胞增高。
5、X線、眼超聲及CT等檢查可協助診斷。
病證鑑別
鶻眼凝睛:為雙側眼球漸漸突起,病勢緩,且伴心煩少寐,倦怠易出汗等全身症狀,白細胞不升高,眼無紅腫疼痛。
相關檢查
1、眼部檢查:胞瞼、白睛紅赤腫脹,眼珠或眶內灌膿,睛高突起,甚至高突出眶,轉動失靈。最終可潰穿組織,膿汁外流。眼珠潰膿者則珠堪目盲。全身常伴發熱頭痛,甚至噁心嘔吐。嚴重者,高熱昏迷,病情危重。
2、實驗室及特殊檢查
(1)超聲檢查:可見眼外肌輕度腫大;球後脂肪墊擴大,光點分散;球筋膜囊積液,表現為球壁外弧形無回聲區;如膿腫形成則可見不規則暗區,間雜回聲光斑。
(2)CT掃描:可顯示眶內脂肪區密度較高;膿腫形成後則為不規則高密度塊影,均質而不增強。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風火熱毒攻目,火熱不止則胞瞼、白睛紅赤腫脹,眼珠或眶內灌膿。邪毒內侵,正邪相搏,故發熱惡寒,頭痛劇烈。舌紅苔黃,脈弦數為風火熱毒內盛之象。火毒熾盛,煎熬營血,腐蝕血肉則眼部灌膿,高突出眶,頭眼劇痛。火氣上逆,胃氣不降,故面赤氣粗,噁心嘔吐。火毒入營,內陷心包,壅閉清竅則壯熱神昏。小便黃赤,舌質紅絳及脈數皆里熱熾盛之候。
治療原則
本病為眼科急重症,臨證須循證求因,標本兼治;若病情危急者,宜中西醫綜合治療。
證治分類
內治
(一)風火熱毒熾盛
症狀:眼症如上,全身症見發熱惡寒,頭痛劇烈,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瀉火,解毒散邪。
方藥:內疏黃連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黃連、黃芩、梔子、連翹、大黃、赤芍、當歸、檳榔、木香、薄荷、桔梗、甘草。
(二)火毒內陷
症狀:前述眼症嚴重,頭眼劇痛,噁心嘔吐,壯熱神昏,面赤氣粗,小便黃赤,舌質紅絳,脈數。
治法:清營解毒,清心開竅。
方藥:清營湯加減,或送服安宮牛黃丸。
常用藥:犀角、生地、丹參、黃連、銀花、連翹、竹葉、玄參、麥冬。
外治
1、套用抗生素,可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2、膿成者,應手術治療,在波動最明顯處切開排膿。
其他療法
單用中藥治療不能控制病情發展,或病情危重者,宜中西醫結合救治。配合全身使用廣譜抗生素,根據病情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
轉歸預後
本病發病急,來勢猛,治不及時,邪毒蔓延,可致毒入營血,邪陷心包而危及生命。
預防調護
1、面部若有癤腫等感染病灶,應積極治療,並切忌擠壓和過早切開,以免邪毒擴散。
2、發病後應臥床休息,避風寒,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忌食葷腥食物,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