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漏江
- 記載:《漢書》《華陽國志》
- 性質:古縣名
- 設定:西漢武帝時設定
- 考證位置:貴州省興仁縣境內
- 流域:麻沙河
漏江,最早見於《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上》:“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同亭。有柱蒲關。屬益州。戶二萬四千二百一十九,口十五萬三千三百六十。縣十七:故且蘭,沅水東南至益陽入江,過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鐔封,溫水東至廣郁入郁,過郡二,行五百六十里。敝巴,不狼山,敝巴水所出,東入沅,過郡二,行七百三十里。漏臥,平夷,同並,談指,宛溫,毋斂,剛水東至潭中入潭。莽曰有斂,夜郎,豚水東至廣郁。都尉治。莽曰同亭。毋單,漏江,西隨。麋水西受徼外,東至麋泠入尚龍溪,過郡二……”。從此段簡潔的記載得知,東漢時期在貴州設牂柯郡,下轄十七個縣,郡府在且蘭(今黔東南黃平縣),他的西面是夜郎(今黔西南及周邊地區),有一條江叫豚水(北盤江)流入廣郁(廣西),其中說“毋單,漏江,西隨”大至指明了漏江的位置,也就是說,“漏江”處於叫“毋單”和“西隨”兩個縣的中間,大致位置在北盤江的西邊。《漢書》為我們描述了漏江的大致地理位置,而我們驚訝地發現,興仁縣不正是緊鄰北盤江、在北盤江的西面嗎?
三國時期,漏江縣廢置,直到兩晉又恢復。
《華陽國志載·南中志》載:“漏江縣,有漏江。九十里出蛇口。”晉史關於漏江的記載僅於此,但是晉代另外一位叫左思的大散文家卻給我們作了精彩的描述,他在《三都賦·蜀都賦》中寫道:“漏江袱流潰其河,汩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涌波。”意思是說,漏江經過伏流後奔涌而出,在山谷中掀起巨大的波浪。
晉之後的北魏晚期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也對漏江進行了描述:“東南出益州界,葉榆水自邪尤縣東南,徑秦臧縣,甫與濮水同注滇池澤於連然、雙柏縣也。葉榆水自澤,又東北徑滇池縣南,又東徑同並縣南,又東徑漏江縣,伏流山下,復出蝮口,謂之漏江。”大概地理位置就是:葉榆水(北盤江上游的雲南省滇東南境內)是經過益州(昆明)東南之後往下行……,經過漏江縣,它的支流漏江伏流山下,從蝮口(《華陽國志》叫蛇口)出來。
從漢元鼎六年到北魏,漏江存在了600多年的時間,之後便離奇消失。那么,興仁縣為什麼會與漏江有著深厚的淵源呢?
以下是《民國興仁縣誌·考據》之《漏江縣興古郡盤水縣養龍坑》的記載。
漢武帝唐蒙通夜郎,降其侯多同,置縣十七,漏江縣即第十二縣。《雲南通志》:“漏江縣在今盤江境內。”《水經注》:“榆江達興古郡,東經漏江縣,伏流山下,出蝮口,名漏江。”則漏江縣之名,源於伏流之義矣。縣境馬白河自縣城發源處流經泥漿河,匯岔普,凡七伏七見,盤江境內,所有河流,伏流未有如此河者。又泥漿河岸上有廢城遺址,《水經》言東經漏江,馬白河之源為馬箐,馬白箐果在縣城之西,循流至丫橋,曲而北,繞縣城,東流為屯橋河而注泥漿河,方位吻合,則縣城即漢末之興古郡矣。泥漿河廢城非漏江縣城而何耶?足跡今縣城,漢建元時為漏江縣境,蜀漢廢之立興古群,縣境之最十建置自此始矣。唐貞觀八年,建盤水縣,《興義府志》載:“新城為吳復因唐之盤水縣城修築者。”馬白河環繞縣城西北東三方,均距城余里,而雙河又自馬家屯來,環繞縣西南而注楊泗河。因水環繞其四面,此縣名盤水之所取義也。《水經》言榆江出蝮口,泥江河出軟口河,蝮軟形近,必謄或刻之誤軟為蝮。又榆泥音近,泥漿之水夾泥沙而下,作於泥色,恐《水經》之訛為榆也。大抵古人著書,多出采問,又南北讀音有異,同必誤為二,此往往滋人疑也。
《明史》:“洪武四十,西南夷貢良馬十,內一白色,得之漏江縣養龍坑者,雄偉過常馬,騎之如躡雲,命宋濂作贊。”距泥江河十餘有馬大塘,相傳內有龍出,與牝馬交,生駒長丈余,日行千里,與宋濂天馬贊附序所載者吻合,且馬大與養龍之意相符,則馬大塘之為養龍坑無疑矣。綜上漏江、興古、盤水、養龍,相互印證,均在縣境內,豈杜撰無稽之說歟?
以張俊穎為首的興仁本土民國時期的歷史學家們通過查閱和對比相關歷史資料一致認為,古之漏江正是興仁縣麻沙河,因為他們在電子導航都沒有時代,僅從史書記載的方位、河流的形態和歷史沿革都能夠找到描述。古代沒有衛星導航,加之交通閉塞,歷史事件和地理方位,往往道聽途說。張俊穎先說生得好:“大抵古人著書,多出采問,又南北讀音有異,同必誤為二,此往往滋人疑也。”所以漏江的迷蹤也就不足為奇了。
興仁縣縣治成型於1914年7月,明、清兩代的興仁縣被一分為二,東南屬安南(今晴隆縣)、西北屬普安,歷史記載最能支撐漏江的是《雲南通志》:“漏江之地,南有安南,漢漏江縣地,介於今普安、安南之間”。普安、安南之間,不是興仁是哪裡呢?
成書於鹹豐年間的《興義府志》則有若干線索證明漏江就在興仁縣境內。
《興義府志·卷二地理志》記載:“按《雲南通志》、《安順志》、《學藝齋集》並雲‘漢漏江縣’,即今普安、安南地。漏江,即今普安、安南之拖長江,乃北盤江之上流也。漏江至普安北而伏流,古《蜀都賦》云:‘漏江伏流潰其河’;《水經注》云:‘漏江伏流,復出蝮口’。蝮口,即今拖長江,至普安縣北伏流,復出天生橋水也。”
《興義府志·卷十二河渠道水道諸泉附》是這樣描述“拖長江”的:“拖長江,出普安廳西南,經普安縣、安南縣境,而入北盤江。《貴州通志》云:‘拖長江,源出沙陀石岩中,下通盤石。’按:拖長江,即古之漏江也。《水經注》云:漏江,東與盤江合,即拖長江也。東,豬場河注之。又東經廳城之北,而東南流經軟故驛西,軟橋水注之。又東南流,三一水注之。又東至天橋而伏流。明弘治中,普安夷婦米魯反,築三寨於拖長江側,即築於此水之側也。又東南流出於普安縣北,即古之蛇口是也。又流至安南縣西北界,右納者卜河水,亦即名者卜河,又東納一水,又東至安南縣北,右納一水,而注於北盤江。”
依照《興義府志》對漏江的描述,我們大概知道了這條河流的走向,也就是說漏江起於普安廳(今盤縣)西南方向,經過普安縣、安南縣(今興仁縣中部)進入北盤江,其中納入了一豬場河、軟橋水等後一路向東,在天生橋伏流,最後納者卜河等匯入北盤江。
這是一條十分清晰的水流走向——進入衛星地圖,我們搜尋著現今普安縣、晴隆縣、興仁縣之間的大江大河後發現,只有兩條河進入我們的視野。一是在普安縣西北緊鄰罐子窯鎮,有一條大河叫冠毛蟲河經過一次伏流後,向東北流入北盤江;第二就是位興仁縣中部的一條河麻沙河,它也向東注入北盤江。通過條兩河流對比發現,普安的冠毛蟲河是由南向北的走向,而且並未伏流一個叫天生橋的地方,由此可以完全排除其是拖長江流域。而興仁的麻沙河則不一樣了,它發源於興仁縣新農龍場的普白大箐,發源地接近於盤縣方向,而且這條河向東後,納入響水河後經過南沖河伏流,後由鎖寨出來成為大橋河,繼續往下進入打魚凼伏流四次出泥漿河,泥漿河再伏六次後匯合巴鈴河下游的軟口河一泄而下跌入馬大塘(養龍坑),距馬大塘500米進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伏流後,從七個小孔中噴涌而出進入岔普河。值得注意的是,這條河最後一道伏流的地方,就叫做天生橋,兩岸的山體被洶湧的河水衝出一道約200米寬、豁然開闊的口子,正如史書所記載的“蝮口”!岔普河繼續往下是波秧河,波秧河流水寨匯合了西面的者卜河後約2公里,便注入了北盤江!
“發源地——納入小河——天生橋伏流——出蝮口——納者卜河——出北盤江”,興仁境內長達100多公里的麻沙河流域,竟然與歷史上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漏江線索吻合!這是巧合嗎?不是,它是看得見的,它是歷史上真正存在的,我們努力的尋找它,尋找我們神秘莫測的漏江長達一千多年,它,竟然就潛伏在興仁這塊土地上!
千年以前,我國的歷史學家,散文家從鄉夫的口中,記下了這條神秘的江水,從而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線索。當我們走進這條千年古江,它有什麼魅力吸引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探索呢?漏江有“三奇”:“一奇”是它的歷史地位;“二奇”是經過七伏七出;“三奇”是沿途風光絕美,南沖河、馬軍河、打魚凼水庫、大硝洞溶洞群、天坑群、戰馬峽谷、泥漿河、養龍坑、天生橋,是世界罕見的集天坑、溶洞、瀑布、峽谷為一體的風景名勝。更新奇的是,它還養在深閨,待字閨中,就連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漏江”,我們都才發現呢!
興仁漏江,一條值得探索的千年古江。
另一說:漏江縣屬於今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一帶。《雲南通志》:“漏江縣在今盤江境內。”瀘西縣境內有南盤江經過.
另一說:漏江縣屬於今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一帶。《雲南通志》:“漏江縣在今盤江境內。”瀘西縣境內有南盤江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