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記憶》是由河北廣播電視台和河北君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紀錄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滹沱記憶
- 出品公司:河北廣播電視台、河北君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獲得方 |
---|---|---|
2021年6月 | 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 | 《滹沱記憶》 |
《滹沱記憶》是由河北廣播電視台和河北君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紀錄片。
時間 | 獎項 | 獲得方 |
---|---|---|
2021年6月 | 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 | 《滹沱記憶》 |
《滹沱記憶》是由河北廣播電視台和河北君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紀錄片。獲獎記錄時間獎項獲得方2021年6月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1《滹沱記憶》劇情簡介本片以新中國建設年代海河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為敘事背景,以崗南、黃壁...
滹沱記憶 《滹沱記憶》是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出版的一部圖書,2021年9月,在第28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亮相。
《烽火滹沱》以石家莊的母親河——滹沱河為背景,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中,追溯了70年前一條大河的抗戰記憶,旨在致敬為民族獨立與解放浴血疆場的抗日英烈。該片共分為《離鄉》《亮劍》《家國》三集,《離鄉》講述了當侵華日軍的鐵蹄踏入華北平原,正值青春韶華的他們,辭別故鄉,走進時代的激流,書寫了“子弟兵”的...
《定襄記憶》是2016年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峻峰。內容簡介 這是定襄一批老同志的回憶錄的匯集。分為滹沱風流、歲月銘心兩輯。紀錄了以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時期在定襄這塊土地上發生的大小事件,特別是紀錄了續西峰等革命先驅的真實故事,重現了一批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踐行者的形象,整篇文集史料珍貴,...
中國小說學會理事、河北省作協文學宣教中心副主任、《詩選刊》主編桫欏:“在當下的河北文學現場,《滹沱人家》是一部被看得見的、能夠被記憶的作品。不僅對於作者個人,對於新時代十年來的河北文學史也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從寫法上論,作者通過陽坡村扁擔胡同這個微小的地理點位作為觀察和表現的剖面,住在那裡的幾戶...
《晚渡滹沱敬贈魏大》作者盧照鄰,唐朝詩。 作品原文 津谷朝行遠,冰川夕望曛。霞明深淺浪,風捲去來雲。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誰忍仙舟上,攜手獨思君。作者簡介 盧照鄰:字升之,范陽人。十歲,從曹憲,王義方授蒼雅,調鄧王府典簽。王有書十二車,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王愛重,比之相如。調新...
滹沱晚渡 千年形勝此滹沱,道路馳驅自昔多。短岸幾人看日暮,中流有子動漁歌。冰堅尚憶蕭王渡,坂古曾聞太守過。此日昇平無夜警,村燈漁火映閒蓑。註解 這裡是歷史悠久的滹沱河,她的來往交通自古就繁忙如梭。堤岸上人來人往遙看晚霞中的紅日,中流里你起我落爭唱動聽的漁歌。堅硬的冰塊尚且記憶著蕭王...
為了更好的恢復和留存“城市記憶”,正定正在籌備一個6248平方米的歷史文化博物館,陳列和展示歷史痕跡的同時,讓"歷史得以在紀念中留存發展",使正定真正成為弘揚古城人文的歷史文化旅遊名城。古城古韻需要恢復,而新區新景則需要發展的軸線和網路。“軸線是滹沱河,網路是已經和即將貫通的道路。”城市依水而興盛,...
據史料記載,滹沱河當時在堤北橋村一帶,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河水改道移到今衡水市安平縣境內。歷史文化 堤北橋村具有崇文重學之優良傳統,明清時期,被譽為“秀才村”,“一村十進士,十戶一舉人,五戶一秀才,戶戶有處士”,是當時鼎盛景象的寫照。“處士”,是我國古代有才德而隱居不仕之人。堤北橋村...
長篇小說《烈火金鋼》著實影響了幾代人。作者劉流是個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他筆下的那些英雄果有其人還是虛構?戰火紛飛、英雄輩出的滹沱河下游到底在哪裡?……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來臨之際,三處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對作家的家人、同事、朋友及他的故鄉、戰鬥發生地進行了走訪。★追溯滹沱河 “我要...
1955年5月因胡風案被拘捕審查,劃為胡風反革命分子被關押二年,直到1980年秋才得到平反。70年代在湖北鹹寧幹校勞動期間,詩從悲憤的心靈里突然升起。1979年以來,創作了約二三百首詩。曾寫過《滹沱河和我》,描寫了小時候與滹沱河的往事經歷。和《綿綿土》一樣都是寄託了對故鄉的熱愛與思念之情。平反後任中國...
李英儒(1913年11月2日—1989年2月6日),河北保定市清苑區何橋鎮李胡橋村人。作家、書法家、原八一電影製片廠顧問。1936年投身革命,1937年參加八路軍,曾任記者、編輯、八路軍某部團長,並長期從事地下鬥爭。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戰爭年代曾創作出許多短篇小說。最著名的是《戰鬥在滹沱河上》、《野火春風斗...
至清順治五年(1648年)由於滹沱河河床南徙,其支流和滏陽河匯成一條河,於是河水猛漲,橋幾乎被沖毀。直到清乾隆年間,當時的直隸總督方觀承看到舊石橋殘損嚴重,於是奏請朝廷批准,撥出銀子四萬七千六百多兩,購置石料,準備建一座堅固的石橋。派清河道周元理、通永道玉神保董理,衡水知縣陶淑親自指揮,於清...
《風雲初記》,孫犁著長篇小說,從“七七事變”展開故事,表現了抗日戰爭初期,共產黨在滹沱河兩岸組織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曲折歷程,反映了冀中勞動人民的覺醒進步和澎湃高漲的戰鬥熱情。作品用飽含詩意的筆觸,塑造了許多人物,特別是在抗日風暴中飛躍成長的農村婦女和人民戰士。內容簡介 在冀中平原,緊靠滹沱河...
饒陽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處冀中平原滹沱河畔,北距京、津均240公里,東臨秦、唐、滄開發區,西距省會石家莊110公里。饒陽縣北鄰肅寧縣和蠡縣,西聯安平縣和博野縣,東界武強縣和獻縣,南接深州市,東西寬25公里,南北長29公里,總面積573平方公里。地形地貌 饒陽縣地處冀中平原,地形平坦,縣境內為海河沖積...
“當時縣裡最好的車是兩輛212吉普,如果不是特別急的事,近平同志都堅持騎腳踏車,他自己說這樣既省汽油,又能聯繫民眾。”何玉告訴記者。後來近平同志自己回憶說:“那時經常騎腳踏車下鄉,穿梭於滹沱河兩岸,從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騎到滹沱河沙灘就騎不動了,得扛著腳踏車走。”“當縣委...
繁峙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太行山西麓,北緯38°58′至39°27′,東經113°09′至113°58′之間。北倚恆山,南臨五台山,滹沱河自東向西從境內流過,總面積為2368平方千米。東於靈丘縣接壤,西與代縣交界,南與五台縣和河北省阜平縣相連,北與應縣和渾源縣為鄰。地形地貌 繁峙縣境北、東、南三面高山環繞,並...
白石頭村 白石頭村,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下轄村。白石頭村位於集義莊鄉中部,滹沱河南,境內無高山丘陵,屬平川村,全村127戶437人,總面積2167畝,其中耕地1711畝,經濟以農業為主,畜牧業、家庭副業為輔,沒有林地資源。
文天祥筆下洶湧磅礴的滹沱河,用巨大的筆觸在燕趙大地上勾勒出一片坦蕩無垠的平原。地平天成,這是來自大自然的慷慨饋贈;發揚蹈厲,這是安平人鐫刻在骨子裡的不屈基因。在這片平原曠野之上,聖姑郝氏的孝德流傳千古,文脈崔氏的佳作吟詠至今。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紅色革命的星星之火從這裡發端,綠色發展的時代夢想在這裡...
牛漢是在長時間的“詩歌階段”之後,進入“散文時期”的,他的散文,以自己離開故鄉前的十四年生活為母題,將之前未納入詩歌創作的童年、故土、自然、鄉鄰、父親、母親等早期生命體驗融進童年回憶——降生在厚厚的“綿綿土”上,成長在滹沱河上游的苦寒之地,心底里流淌出深沉的生命之歌,與讀者產生強烈的共情。本...
東鄰行唐縣,東南與正定縣毗連,南與鹿泉區隔滹沱河相望,西同平山縣接壤,西北隅與平山縣、阜平縣及山西省五台縣接境。全境呈西北—東南走向,寬15~20千米,長100千米,俗有“靈壽縣一條線”之稱。總面積1069平方千米。縣城座落在縣境東南隅,城區面積7.5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靈壽縣地形輪廓呈條狀,地勢自西北...
獻縣地貌類型:縣境西部邊緣的陌南鎮、臨河西部為滹沱河沖積扇扇沿,是全縣最高的地區;子牙河北部為滹沱河沉積物的緩崗地帶;子牙河西側是滏陽河、滹沱河交織沉積的準緩崗地帶;在縣城南部、東部為滏陽河沉積為主的淺平窪地或槽狀窪地;縣城西部四十八村為冀中平原瀝撈最重的交接窪地;在緩崗和窪地之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