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濕藥

凡功能通利水道,滲除水濕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滲濕藥
  • 利水成分:豬苓、茯苓、澤瀉、車前子
  • 清熱利水:鴨拓草、竹葉、西瓜皮
  • 利濕退黃:梔子(清熱藥)、虎杖
介紹,功能,適應症,功用,套用注意事項,其它藥物,利水滲濕,利水消腫藥,利水通淋,

介紹

功能

利水滲濕藥功能通利小便,具有排除停蓄體內水濕之邪的作用,可以解除由水濕停蓄引起的各種病症,並能防止水濕日久化飲,水氣凌心等,故臨床套用具有重要意義。

適應症

利水滲濕藥主要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淋症等病症。對於濕溫、黃疸、濕瘡等水濕為患,亦具有治療作用。

功用

利水滲濕藥味多甘、苦、淡,性多寒、平。主要歸腎、膀胱經,兼入脾、肺、小腸經。

套用注意事項

一、利水滲濕藥功能有偏於利水滲濕、利水消腫、利水通淋以及利濕退黃之不同,應跟據
具體病情適當選用。
二、水濕病症,有兼熱兼寒之分,套用時需配合清熱藥與祛寒藥同用。如兼有脾虛不足,腎陽虧損者又應配合健脾、補陽藥同用。
三、為加強利水效能,如膀胱氣化失司,可配伍通陽化氣藥同用,肺氣失宣者可配宣暢肺
氣藥同用。
四、利水滲濕藥效能有強有弱,質地有輕有重,故用量須適當掌握,個別藥物用量過大可
致傷正,尤宜慎用。
五、凡細小種子或研成粉末者,入湯煎服應於包煎。
六、利水滲濕藥,對於陰虛不足者應慎用。

其它藥物

利水滲濕

平地木(化痰止咳平喘藥)、地龍(平肝息風藥)、檳榔(驅蟲藥)、茅根(止血藥)、白朮(補虛藥)

利水消腫藥

麻黃、香薷、浮萍(解表藥)、半枝蓮、半邊蓮(清熱藥)、郁李仁(瀉下藥)、防己、五加皮、接骨木(祛風濕藥)、路路通、大腹皮(理氣藥)、澤蘭、馬邊草、益母草(活血祛瘀藥)、葶藶子、桑白皮(化痰止咳平喘藥)、黃耆(補虛藥)。

利水通淋

白花蛇舌草、白薇(清熱藥)、牛膝(活血祛瘀藥)、琥珀(安神藥)、苧麻根(止血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