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寧杭地區

滬寧杭地區

滬寧杭地區位於長江三角洲,陸域西界為儀征、龍潭、丹陽、溧陽、宜興、吳興、德清至杭州一線;東瀕東海;北界於江蘇省青山-揚州-泰州-海安(東台)-新川港口;南以錢塘江北岸為界。

地理坐標:北緯30°17′-32°40′,東經119°-122°。範圍大致包括上海全市,江蘇省南京以東,揚州以南,主要是蘇南地區,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和寧紹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滬寧杭地區
  • 外文名:Shanghai Nanjing Hangzhou area
  • 位置:中國東部
  • 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
  • :
區域簡介,地理環境,地基穩定性,樁基持力層,地面沉降,地震和砂土,江海岸帶,鎮江至揚中,揚中江段,江陰江段,南通江段,崇明江段,黃浦江,蘇中海岸,東海海岸,杭州灣北岸,漬害,

區域簡介

滬寧杭地區是上海、南京、杭州及其附近地區的通稱。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的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揚州市泰州市鎮江市所屬8個市、28個縣的全部或一部分;浙江省的嘉興市湖州市杭州市所屬7個縣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及上海市,總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以上海為經濟中心,地理位置優越,經濟腹地廣大。本區地處沿海中段和長江口,既可通過海運與東北、華北、華南乃至海外往來,又可通過內河航運與占全國1/5陸地面積、1/3人口的長江流域內各省市相溝通,還可通過鐵路與中、西部地帶的各省市相聯繫,經濟影響幾乎遍及全國。
工農業生產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經濟核心區,其面積僅占全國的1%,人口占全國的6%,但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的15%,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本區自然條件好,農業基礎好,是全國聞名的高產穩產農業區,總體農業生產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0%~50%;另一方面,本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有紡織、化纖、電氣、電子、機械、化學、黑色冶煉及壓延加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金屬製品、食品、服裝加工等多種行業,很多行業在全國總產量中占很大比重,此外微電子與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具有一定基礎。
鄉鎮工業發展迅速。本區鄉、鎮、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約占全國同一類型總數的40%,大部分縣以及縣級市的鄉鎮工業產值已超過整個工業的 1/2,大多數縣市的農村工農業產值中,工業已占90%以上,可見鄉鎮工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鄉村工業化的發展同時促進了鄉村城鎮化的發展,各種人口規模的城鎮等級齊全,使其成為我國城鎮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但是目前本區的發展也存在著不少待解決的問題:土地資源緊缺;區域環境質量下降;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等。因此,今後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加強農業發展,鞏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大力進行對太湖的治理,保護環境;促進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金融、保險、外貿、商業等第三產業;借浦東新區的開發開放為契機,進一步明確上海作為長江三角洲的經濟核心地位和龍頭地位,調整上海的產業結構,帶動長江三角洲的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

地理環境

地基穩定性

區內天然地基土――表土層(第一硬土層)承載力一般為8-14噸/米2(鳳潛水位埋深為0.5米,建築物砌置深度為1.0米),僅能建一般民用六層樓房;採用箱形基礎則可設定十層左右中型建築物。區內蘇南西部宜興、金壇、常州、無錫和西北邊緣之揚州等地的部分地區第二硬土層出露地表而的天然地基上,承載力增大。
沙洲-常熟-太倉-方泰-漕涇一線以西之江南平原部分,湖盪分布廣泛。湖周圍地區之表土層下廣泛分布著強度極弱的飽水泥炭土,建築時,須將此泥炭土層開挖清除。此外,江南水鄉水網發育,被淹沒的溝渠塘池暗浜中充填污泥,在施工時應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區內鹽漬土分布主要見於沿海岸帶之局部地段,如崇明島北岸、杭州灣北岸之金山衛一柘林等地。該土層天然地基承載力值用“TJT-74規範”按Rs值之70%確定,在這些地段進行建築施工時,應對鋪設的地下金屬管道和建築物採取應措施(如設定防護層,開挖明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等)。
區內與表土層相接的第一軟土層,主要分布於江南太湖平原濱海平原地區,其中尤以上海地區第一軟土層更為發育,作建築地基土時,具有沉降量大、沉降延續時間長、易產生不均勻差異沉降、側向滑動剪下變形等不良工程地質問題。須採取地基土改良或其它措施,以免因發生建築物不均勻沉降或累計沉降量過大而造成危害。
廣大蘇中地區、杭州灣岸帶和沙洲-常熟-太倉-方泰-漕涇一線以東的上海地區表土層中往往分布有飽水的粉砂、亞砂土夾層。這些砂性土層大部分具有產生流砂的條件,這是建築施工開挖過程中須注意的問題,一般須採取井點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和護壁支撐等防護措施。
區內潛水位一般埋深為0.5-3.0米。局部地區小於0.5米,如浙江省域的德清、湖州及嘉興北部地區,上海市的黃浦江吳淞江兩岸和青浦縣西部澱山湖、淀泖湖盪地區。區內僅西部山前地帶及江蘇省域的黃橋一帶潛水位埋深大於3.0米。區內潛水位年變幅一般在1.0米左右,因此在區內潛水位埋深小於1米的地區進行天然地基承載力計算時,須注意浮托的影響。
區內潛水水質一般對混凝土無侵蝕作用。僅局部地段,如浙江省域西北部的菱湖以北,湖州以東。烏鎮、新塍一帶,上海市西部青浦縣之朱家角、練塘,江蘇省域的三餘、興益村,窯鎮等地段潛水中侵蝕性CO2含量超標(大於15毫克/升),對混凝土有一侵蝕作用。長興島中部及奉城南部地段潛水對混凝土具結晶侵蝕作用。

樁基持力層

第三硬土層(上海地區稱“暗綠色硬土層”)是區內高層(重型)建築物樁基的主要持力層基樁極限承載力為200-300噸/米2。
在第三硬土層上覆軟土層的地段(如上海市陸域)採用水泥預製樁(擊入樁)施工方便。當第三硬土層頂面埋深為15-25米時,40×40厘米2水泥預製樁單樁承載力為50--100餘噸。
第三硬土層分布區記憶體在著因後期支叉河道的侵蝕切割使之殘缺的地段,因此在進行具體高層(重型)建築物樁基持力層勘察時,應加以注意。
第三硬土層下伏第三砂層的樁端極限承載力往往比第三硬土層大,且其側壁摩擦力值更大。因此亦可用鋼管樁(直徑約60厘米)擊穿第三硬土層,以第三砂層為樁基持力層以取得更大的單樁承載力值。
第二硬土層頂板埋深較淺(小於10米),一般可作中型建築物樁基持力層。局部分布的、且厚度較大的(大於5米)第二砂層亦可作樁基持力層。
蘇中廣大地區和崇明、長興、橫沙島靖江等地,第一砂層厚度很大(15-30餘米),於該砂層中設定水泥預製樁(或灌注樁)則可增大單樁承載力。但須注意不同地段的第一砂層密實程度相差很大,因此在計算單樁承載力值時,應以實測、原位測試資料(標準貫入試驗靜力觸探)為依據。
軟土層層厚度很大(厚50米左右)、而又缺失上述可作樁基持力層的硬土層和砂性土層的地區(如上海市寶山鋼鐵總廠等地),欲興建高層(重型)建築物時,往往須以軟土層下伏第一承壓含水砂層作樁基持力層,採用超長鋼管樁施工。

地面沉降

長江三角洲地區(尤其是江南地區)軟弱粘性土累計厚度較大,部分地區集中開採地下水(特別是第Ⅰ承壓含水砂層地下水)後,承壓水頭大幅度下降,並形成區域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使上覆軟土層排水壓縮,砂層壓密,從而導致地面沉降現象的發生。即軟土層的存在與否及其厚度大小是決定地區可能產生地面沉降現象的主要內在因素。而第一承壓含水砂層上覆的第二、第三硬土層,則能起隔水和消散浮托力(減值)的作用。
根據區內第一、第二、第三軟土層分布情況可知,浙江省海寧-上海吳淞口,江蘇省吳江~瀏河口地區軟土層累計厚約40米;上海市東北部地區(包括崇明、長興、橫沙島)的軟土層累計厚35-40米;杭嘉湖蘇錫常地區,軟土層累計厚度一般10-30米。江南地區軟土層累計厚度較大,也是易產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地區,而蘇中廣大地區和蘇南西部溧河-金壇等地區則軟土層殘缺或厚度薄,地面沉降量不大。
觀測資料表明,上海、常州、無錫、蘇州、嘉興、南通等大、中城市都已不同程度地產生地面沉降。
上海市地下水開採已有百年歷史,1965年前地下水開採量逐年增加,由於開採時間、地區和層次集中,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從1921-1965年最大累計沉降量達2.63米,列全國之冠。1965年後,採取了壓縮用水、人工回灌、開採層次調整等措施,地下水位得到回升,市區地面沉降基本控制,但近郊工業區每年仍有沉降。
常州、蘇州和無錫市三市1988年地下水最高開採量達105萬米3/日,已形成地區性的降落漏斗,隨著開採量的增加,水位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因而地面沉降明顯。常州市沉降中心最大累計沉降量達863毫米,蘇州市沉降中心在累計沉降量達1100毫米,無錫市沉降中心最大累計沉降量達1050毫米,大於300毫米的沉降區已聯成片,總面積已達1412公里2。
嘉興市1955-1973年最大累計沉降量84毫米,1981-1983年累計沉降量達118毫米,每年平均沉降量達39毫米,並有逐年加大的趨勢。
南通市1970-1976年累計沉降量達300毫米。
上述城市所在地區標高4米左右,由於地面下沉已經直接影響到城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威脅到各自的防洪、排澇能力,因此必須認真對待。

地震和砂土

據地震史料記載,本區震級大於5級的幾次地震有:1615年南通5級地震;1624年揚州附近6級地震,1979年溧陽西6級地震。總的來說,本區屬地震頻度低、強度弱的地區。按地震烈度劃分,溧-沙洲-南通-如東一線以南為六度或小於六度烈度區,以北為小於七度烈度區。
1979年溧陽西六級地震對該區西部地區已造成一定的破壞(房屋損壞,磚牆開裂等),而且1984年5月南黃海勿南沙5.8級地震,對本區東部長江口地區影響也較顯著,特別是離震中較近的崇明島等地更為明顯。崇明島城鎮、堡鎮新建的一些五層住宅的高層牆壁及頂層兩端見有多處開裂和牆角錯位等現象,構成一定程度的地震災害。況且這些地區表土層之下又都分布有淺埋的第一砂層,在地震烈度達Ⅶ度時,大部分地段可能發生砂土液化問題,將導致建築物破壞,造成災害。

江海岸帶

長江在區內自西向東流至上海入海,全長約334.5公里。河口年平均徑流量近10000億米3,年平均輸沙量近5億噸。南北兩岸及江心洲坍岸的總長度達313.5公里。
通過對以往實際調查資料、“衛片”資料,特別是1954年、1981年和1984年航空遙感測量資料(比例尺1∶5萬)的分析,30年來區內長江兩側帶的淤漲、侵蝕變化狀況和河道內沙洲、陰沙的發育、運移勢態可概述如下:

鎮江至揚中

近期江勢深化劇烈,坍淤變化較多。總的勢態以北岸侵蝕、南岸淤漲、江心洲發育為主。特別是南岸的鎮江港,淤積嚴重,出口航道幾乎被封堵,唯一出路焦南航道被逼向下游四公里才找到出口。江岸南漲北坍勢態使該段河槽向北彎曲擺動達25公里,坍岸面積達五萬畝。

揚中江段

五峰山至七圩):北岸嘶馬江段,近期河勢側向侵蝕劇烈,30年來岸線後退1550米,坍岸面積達1.3萬畝。嘶馬船廠、水泥預測品廠及四個生產隊數百戶居民房屋盡坍入江中。而揚中沙洲則進一步擴大成為長江第二大島。

江陰江段

(七圩至焦港):北岸以原馬馱沙江心沙洲淤積並岸為主。都由基岩或厚層粘土組成,岸線相對較為穩定,其中沖淤變化較劇地段為七圩一上天生港及美福沙右汊。前者表現為沙洲頂沖尾淤順河勢向下運移。後者以侵蝕為主,右汊彎道曲率半徑加大。

南通江段

(焦港至徐六涇):江面寬闊,受江流和潮流的雙重作用,沙多流亂,沖淤變化較劇。其中北岸沙洲以淤漲擴大為主,岸線相對比較穩定。南岸因主泓逼近,沖刷後退,坍岸面積達1.1萬多畝。1979年至1984年後,由於護工程的作用,坍勢基本得到控制。

崇明江段

(除六涇至長江入海口):沙島分流(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支汊水道中邊灘、暗沙密布,且沖淤、運移頻繁,河道演化情況複雜。其中,崇明島以北的北支水道的北岸受侵蝕為主,1954-1980年共坍塌良田2.1萬畝。南岸則以沙洲並岸淤漲為主,且淤漲速度較快,水道在淤積縮窄的過程中向北移動。崇明、長興、橫沙島以淤漲為主,特別是在人工圍墾造田的條件下,使岸線不斷擴張,1954-1981年淤漲面積達20多萬畝。崇明島以南航道(南支航道)之南岸,30年來較為穩定,局部岸段略有侵蝕。而北岸則以淤積為主。航道中之陰沙發育,分布普遍(如白茆沙、扁擔沙、瀏河沙、中央沙、九段沙、銅沙等等),且沖淤、運移變化複雜,危及航道和區碼頭的作用。
長興島橫沙島以南之南航道是上海港主要通航道,本世紀40年代初期,河道水深一般大於15米,五萬噸級大輪暢通。後期於航道中先後淤出江亞沙,鴨窩沙等淺灘,其沙埂上最大水深僅7.4。據1977年測量,水深不足7米的地段,在南港達33.1公里,在北港達32.3公里,致使2.5萬噸級大輪通航已很困難。

黃浦江

為上海內河的主要航道,其承泄太湖水量(近年來受下游截堵,排水條件有明顯惡化)。黃浦江為較強感潮河流,吳淞口年平均潮差達2.26米(黃海高程2.07米),大潮水可上溯到澱山湖口。長江下泄的泥沙通過潮水倒灌壅托入黃浦江泥沙量可達1190萬噸/年,對黃浦江航航道的淤積帶來影響,從而威脅黃浦江兩岸上海港區各碼頭的使用,故需挖泥疏浚才能保證通航。

蘇中海岸

新川港至小洋口段:淤漲較快,1950-1980年平均高潮位外移1600米,淤漲率為61米/年。小洋口至北坎段:岸線變化不大,淤漲率為28米/年。北坎至東灶港段:淤漲較快。東安閘以北岸段,1950-1980年平均高潮位外移1500米,淤漲率為57米/年。東安閘以南岸段,歷經大面積圍墾,面積擴大了30公里2。海堤外移1100-3150米不等。東灶港至崇枝港段:屬侵蝕岸段。其中“小底港”以南岸段,沖刷嚴重,岸線被沖刷後退150―600米不等,平均約24米/年;“小底港”以北岸段,1955-1980年沖蝕最劇處後退250米,平均約10米/年。嵩枝港至塘蘆港段:岸線基本穩定,近期略有堆積。塘蘆港至連興港段:屬淤漲岸段。特別是在人工圍墾造、建農場後,加速了海堤東移,淤漲計1000-1500米不等,面積擴大了31公里2。

東海海岸

上海市寶山段(范家宅一第九牧場):岸線較為,中略有侵蝕,最大後退100-150米,侵蝕面積1.36公里2,屬微弱的侵蝕岸段。可建港築碼頭。白龍港南匯嘴:屬淤漲岸段。1954-1981年間堆積達44.5公里2。

杭州灣北岸

南匯咀至奉城上港段:屬侵蝕岸。以1969-1981年最大侵蝕距離達550米,侵蝕面積為4.2公里2。蘆潮港深潭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東門至小厙段:屬堆積岸段。1969-1981年最大堆積出露成陸距離為1200米,面積達19.2公里2。北厙至金絲娘橋段:屬穩定岸段。局部地段(戚家墩-沈李村)略有堆積,但年堆積速率僅0.13公里2。可建港築碼頭。金絲娘橋至平湖縣水口村段:屬穩定岸段。這20年來,沖淤消長變化在50-150米間,變化甚小。水口村至乍浦至澉浦段:歷史上是侵蝕岸。基岩迎潮,兩側岸段形態呈孤形內凹。但經人工護岸後,近30年來岸線無甚變化。乍浦至澉浦段,深泓迫岸,低潮水深也大於10米,通航條件良好,宜於建港築碼頭。澉浦至口岸段以基岩岬角、岬灣交替分布為特點。由於北岸地處錢塘江口門,沙泥淤積旺盛,灘涂增長迅速,1975-1984年間,灘涂面積增加達100公里2。
通過對反映近30米來水域岸線和航道變遷的遙感資料分析可知:
蘇中海岸及其水下暗沙在取得不斷平衡過程中,岬部、凸部受沖,灣內、凹部受淤這一情況將繼續進行,因此在今後仍應加強對強烈沖刷岸段的護岸工程。
來自蘇中泥沙及蘇中嘴灘面受蝕的泥沙進入長江口北支和在崇明淺灘淤,因此長江口北支的發展趨勢將是逐年淤積最終淤塞;而崇明島將重蹈東布洲啟東沙島並岸之轍,將成為今後的“蘇中嘴”。而位於南港水道中的各沙洲、沙島也將以邊灘擴展、沙洲並岸的形式成為新的“崇明”島。
隨著崇明淺灘珠擴大及向東南延伸,必使北港水流排泄不暢而成為目前的北支狀態,這一進程的結果,“新的蘇中嘴”將在崇明淺灘露出水面時形成。
長江口門外的銅沙淺灘受納蘇中海岸的泥沙和長江入海所攜帶的泥沙;北港潮流和水流的共同作用又使銅沙淺灘的泥沙進入南港水流且大部分經南匯嘴而入杭州灣。這一泥沙來源不斷,南匯嘴必然向東南延伸和發展,南岸的淤漲堆積也勢必繼續,杭州灣喇叭口東移的局面也將仍然存在,最終危及航道也不是不可能的。

漬害

漬害又稱濕害,或叫地下澇,是指地下水位(潛水位)過高,土地過濕,而影響農作物生長造成大幅度減產的自然災害。
太湖平原東部的水網圩田,西部的洮湖、隔湖圩田及杭嘉平原都普遍存在漬害,其中有將近60%的農地下水位不能控制到地面以下1米的要求,較為突出的吳江縣有75%的農田地下水位埋深還不能控制在0.5米以下。“水鄉澤國”的蘇州地區,1949-1978年,遭受較重的漬害就有九年,其中1973年因春雨連綿,地下水位提高,漬害嚴重,全區三麥畝產從1972年的339斤降至238斤,損失很大。
建立疏乾渠系、降低地下水位是治漬之根本。在圩區採用“四分開”、“三控制”(即內外、高低、灌排、水旱分開,控制河網水位、地下水位、土壤適宜含水率)的方法,關鍵是搞好田間一套溝。目前田間排水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明排明降,主要通過隔水溝、腰溝、墒溝;二是暗排暗降,主要通過暗管、鼠道、土暗墒等;三是明暗結合。太湖、杭嘉湖平原地勢低洼,地下水位較高,土壤粘性較大,採用暗排暗降、明暗結合的排水形式效果較為顯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