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公路》1944年6月創刊於昆明,同年停刊,由交通部滇緬公路工務局編輯並發行,月刊。屬於公路運輸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滇緬公路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4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滇緬公路》1944年6月創刊於昆明,同年停刊,由交通部滇緬公路工務局編輯並發行,月刊。屬於公路運輸刊物。
滇緬公路,即中國雲南省到緬甸的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滇緬公路於1938年開始修建。滇緬公路動用民工20萬人,工程師200人,僅次於當時蘇聯援...
二戰時期,“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期間一直遭受日本軍隊的轟炸。民國三十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次年時任美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兼盟軍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的約瑟夫·史迪威受命“維持滇緬公路”的運輸。民國...
《滇緬公路》是一部由[美]尼克爾·史密斯所著書籍,天地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作為探險家,史密斯此次旅行的目的,就是穿越滇緬公路。他從香港出發,經北海、海防,進入雲南,從昆明開始自駕穿越滇緬公路。作者不僅攝錄了他沿途親眼...
《滇緬公路》1944年6月創刊於昆明,同年停刊,由交通部滇緬公路工務局編輯並發行,月刊。屬於公路運輸刊物。人員編制 主要撰稿人有汪道源、李甲生、龔繼成、張仁春、羅映洲、閒人、楊真、黃應昌、徐默螎、吳耀齡、沈來義等。辦刊宗旨 該...
《滇緬公路:二戰“中緬印戰場”的壯麗史詩》是2015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多諾萬·韋伯斯特。內容簡介 滇緬公路,這是一方曾被遺忘的叢林戰場,曾經書寫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緬、印、英、美等國人民共同付出鮮血...
《被遺忘的戰場-滇緬公路》是中國大陸於1992年製作電影。劇情簡介 抗戰期間,雲南各族兒女,在幾乎沒有任何施工機械的情況下,靠著自己的雙手在雲南西南部的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建造了一條一千多公里的簡易公路,是當時中國接受外援...
《滇緬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緬甸印度戰場的壯麗史詩》是200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多諾萬·韋伯斯特。書名 滇緬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緬甸印度戰場的壯麗史詩 作者 多諾萬·韋伯斯特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05...
民國24年(1935年),工程師鄒岳生領隊,再度進行勘測設計,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長曾養甫督工動工,於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經之路。二戰時期 二戰時期,美國的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到達昆明以後必須要經“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線...
《修築滇緬公路紀實》是2016年9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潭伯英。內容簡介 《血路》是一本關於大名鼎鼎的滇緬公路的文集。上篇為潭伯英著的《修築滇緬公路紀實》,在該書中作者將修築滇緬公路的實況與技術方面的細節,以及...
1939年春,蕭乾從香港經河內趕到滇緬公路(橫貫滇西,連線中國西南與緬甸、印度的公路幹道。其間地勢險要,跨越漾濞江、瀾滄江、怒江等河流)這條線索開始採訪。一路上,他看到許多築路民工壯烈獻身和華僑支援抗戰的動人事跡,於是以飽含...
至1942年5月,已占領緬甸大部分地區和雲南西部,切斷了中國與同盟國之間最後的陸上交通線――滇緬公路。同盟國運往中國的作戰物資,只能經喜馬拉雅山空運,受到極大限制,因此決定儘快修建中印公路,粉碎日軍對中國陸路的戰略封鎖。美國總統...
計畫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占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
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極大的配合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大反攻。戰爭評價 勝利原因 (一)緬甸人民及華僑和滇西人民的熱情支持,爭當嚮導、運輸,修築公路等;(二)中國官兵具有必勝的信心、堅強的戰鬥意志和旺盛的...
鑒於日本的侵略野心,英國於1940年10月重新開放滇緬公路。1941年春,受英國邀請,中國派出軍事考察團赴緬甸、印度、馬來亞調查,寫出《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報告》,主要內容是中英緬共同防禦滇緬路計畫草案,對未來共同防禦及兵力部署...
1938年8月,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全線通車,但進入四川特別是戰時陪都重慶的物資要繞道貴州,因此,修建樂西公路可以作為四川通往緬甸國際公路的一條最直接的通道。如果重慶一旦失守,當時的國民政府將遷都西昌。所以,政府下死命令,必須在1940...
《天塹通途:中緬印抗戰生命線》以400餘幅中緬印戰區高清照片為主,包括首次問題的關於中緬印戰場彩色照片的拍攝者美國軍官小弗里德里克·施安勒的口述歷史,介紹了利多公路、滇緬公路、駝峰航線等二戰重要的交通生命線的修築過程,以及在...
1941年交換線:1941年民國政府用換文形式被迫同意英國提出的中緬界線,是抗日戰爭中期中國危險高峰期被迫換取英國支持(不阻擾)抗日的產物(英國發出封閉中國戰時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卑鄙威脅)。不能混淆麥線緬甸段與1941年線的性質差別:一...
南僑機工,全稱是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抗戰初期,中國海上通道被日軍切斷,只好轉戰西南,修建連線雲南與緬甸的滇緬公路。當時國內缺少汽車駕駛人員,大批軍事物資、生活用品難以運往國內。1939年,在愛國僑領陳嘉庚的號召下,3000餘名...
松山戰役舊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鎮境內,民國三十四年(1944年),標誌中國抗戰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關鍵之戰——松山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松山戰役舊址,沿滇緬公路兩側分布,包括大松山、小松山、黃土坡、陰登山、滾龍坡和大埡口等...
1937年滇緬公路圖 1942年昆明城區交通圖 古南方陸上絲綢之路 老雅關驛道石橋 煉象關 南平關古驛道石板路 響水橋 響水關殘垣 蒙七鋪 崖壁鋪古驛道 安樂橋 黑井古鎮 青龍橋 呂仙橋 靈官橋 星宿橋 啟明橋 天申堂古驛道 夷路石板古道 ...
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迫使重慶國民政府投降,對香港和仰光實行轟炸,接著又切斷了滇緬公路,使大量的援華物資無法運進中國。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為保證二戰亞洲戰場上對日作戰的軍備物資,中美兩國決定...
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在中國雲南爆發了舉世聞名的滇西抗戰。1942年春,日軍進犯緬甸。中國政府為保滇緬公路的暢通,應英國政府之請,派遣十萬遠征軍,急馳援緬,重創日軍。四月,戰局逆轉,中國遠征軍一部西撤印度,一部輾轉回國。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