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古稱鴉關,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西南約1千米處,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夏,修築完成。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原是蜿蜒的古驛道,是古代入滇的必經之地。從山腳盤旋到山頂,24個“S”形彎道。二十四道拐全長約4千米,有效路面寬約6米,蜿蜒于晴隆山山脈西南坡,為砂石路面,山腳第一道拐到山頂第二十四道拐間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50米,坡的傾角約60°左右。“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線形設計充分把握了地形和地質的特點,利用回頭曲線的方式展線以克服250米的高差。“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是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之咽喉,承擔了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重任。無數運送軍用物資的卡車經二十四道拐翻山越嶺,將國際援華物資運往抗戰前線,為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二十四道拐被譽為“中國抗戰的生命線”。“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記載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的歷史和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中美兩國人民攜手並肩抗擊法西斯的歷史見證,更記載了世界華人華僑的愛國情懷。

2006年5月,“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 地理位置: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西南約1千米處
  • 所處時代:1936年
  • 保護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6-1050-5-177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所獲榮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由工程師鄒岳生領隊勘測設計,由西南公路局局長曾養甫督工動工,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夏,修築完成。
二戰時期,“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期間一直遭受日本軍隊的轟炸。民國三十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次年時任美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兼盟軍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的約瑟夫·史迪威受命“維持滇緬公路”的運輸。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美國的公路工程部隊進駐貴州晴隆修築滇黔公路,完成了修建任務,保證了運輸線路的暢通。美國的工程部隊也一直駐守到日軍投降後一個多月才撤離。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1月,為了改善行車條件,美軍公路工程部隊架設捷徑,將二十四道拐減為二十一道拐,及時保證了運輸暢通,“二十四道拐”在外觀上被完整保留。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交通部公路局西南工務局負責該改善工程,並由黔滇線第二改善工程處負責施工。
1955年,在320國道改線工程中,“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退出運輸線,砂石路面得以完整保存。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圖片

遺址特點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南郊晴隆山山脈西南端,古稱鴉關,原是蜿蜒的古驛道,是古代入滇的必經之地。從山腳盤旋到山頂,24個“S”形彎道。二十四道拐全長約4千米,有效路面寬約6米,蜿蜒于晴隆山山脈西南坡,為砂石路面,山腳第一道拐到山頂第二十四道拐間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50米,坡的傾角約60°左右。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線形設計充分把握了地形和地質的特點,利用回頭曲線的方式展線以克服250米的高差。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改善工程主要取消原線“二十四道拐”的“第21拐”、“第22拐”,將第9、11、13、15拐半徑加大,改善排水涵洞,沿線增設擋土牆。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攝影圖片7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路線全長約4千米,平曲線占全線比例近53%,且多為小半徑圓曲線組成的復曲線,最小半徑為8.125米(位於第11拐);起訖兩點高差較大,約265米,且坡度變化頻繁,其中路線最大縱坡達14.7%(位於第6拐處);路面材料採用泥結碎石,且路基有效寬度為7.5米。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攝影圖片6

文物遺存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約4千米的路段上共設定6處石砌拱涵和19處石砌擋土牆,反應了戰時工程師對排水系統和邊坡穩定性的重視,行車道兩側通過矩形土邊溝將水引至涵洞並沿山體排出,全線共修築19處砌石擋土牆,牆身最高可達9.2米(位於第11拐)。

歷史文化

“二十四道拐”照片拍攝點
抗戰時期拍攝的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刊登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畫史——醋瓶子喬的戰爭——史迪威的緬甸戰役》封面,標註為“中國境內史迪威路之二十四拐”。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雲南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沿著滇緬公路而行,試圖尋找這張老照片的拍攝地點。還為此召集了許多專家學者和省交通廳史志辦的人士,請他們提出可能的地點,卻始終沒有發現和老照片相似的地方,雲南的戈叔亞先生從20世紀80年代伊始就開始潛心研究滇緬抗戰史。有位在日本工作過的南京人朱宏告訴戈叔亞,日本有位編輯收藏有許多美國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的照片。照片背面有英文說明,翻譯如下: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26日,美國車隊到達安南“二十一道拐”,位於雲南沾宜到貴州貴陽之間。署名:約翰·阿爾貝特。2002年,憑著這一線索的指引,戈叔亞帶著侄子到貴州,多方打聽後於3月1日到達晴隆“二十四拐”。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抗戰時期拍攝的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
文化活動
2014年,晴隆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也為向國際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獻禮,拍攝了大型電視連續劇《二十四道拐》。連續劇的熱播,為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的晴隆縣帶來了發展轉機。晴隆縣以“二十四道拐”為核心,打造複合型旅遊基地,各種扶貧產業相繼落地,將實惠帶給了當地民眾。“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又見證了晴隆縣成功摘帽脫貧。

文物價值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是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之咽喉,承擔了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重任。無數運送軍用物資的卡車經二十四道拐翻山越嶺,將國際援華物資運往抗戰前線,為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二十四道拐被譽為“中國抗戰的生命線”。“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記載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的歷史和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中美兩國人民攜手並肩抗擊法西斯的歷史見證,更記載了世界華人華僑的愛國情懷。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2015年,“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2015年,“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16年,“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被中國僑聯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成為貴州省僑聯申報獲批的首家基地。2017年4月8日,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出席基地掛牌儀式。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西南約1千米處。
二十四道拐

交通信息

自駕:自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路程約2千米,用時約8分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