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木板大鼓

滄州木板大鼓

滄州木板大鼓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起源於明末清初,產生於滄縣民間,起初在深澤、無極、藁城等縣廣大農村流行,後來普遍到冀中各縣,以及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是河北曲種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全國獨有的藝術曲種,它對北方大鼓曲群,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樂亭大鼓等產生過重大影響。滄州木板大鼓書脫胎於民間,其內容表達上,有的歌頌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眾疾苦,有的敘述歷史故事,有的描繪農村生活等等。滄州木板大鼓吐字行腔用地方語音,唱法質樸粗獷。2006年,滄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戲曲簡介,形成發展,藝術特色,表演形式,藝人流派,代表曲目,

戲曲簡介

滄州木板大鼓是河北省傳統戲曲劇種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國獨有的藝術曲種,它對北方大鼓曲群產生過重大影響,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樂亭大鼓等,都不同程度的吸收滄州木板大鼓的唱腔、曲調等發展而來,有專家稱“滄州木板大鼓是京韻大鼓的母根”。
滄州木板大鼓表演滄州木板大鼓表演

形成發展

滄州木板大鼓起源於明末清初,流行於河北省滄縣黃驊縣等地農村。相傳為清代民間藝人李朝臣及其弟子郭樹奎所首創,鹹豐年間藝人龐鳳城加以改革和豐富。
民國初年,滄州木板大鼓進入興盛時期,後逐漸衰敗。1949年後,滄州木板大鼓書進入復興時期,活動範圍逐漸拓寬。後來,除滄州各地外,其足跡遍及京津、山東北部、東北三省及黃河沿岸。
從藝人口傳和《民國滄縣誌》、《滄縣文化志》等史籍資料記載:滄州木板大鼓孕育、誕生於明朝中、末期,清初在冀中廣為流行,乾隆時,著名滄州木板大鼓藝人李朝臣被召進宮說唱《西廂記》,深得皇帝賞識。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津陽消夏錄》里,提到一位滄州木板大鼓藝人劉君瑞,文中稱“滄州瞽者劉君瑞,嘗以弦索來往余家”,足見當時滄州木板大鼓非常流行。鹹豐、同治年間,龐鳳城先生將滄州木板大鼓發揚光大。
滄州木板大鼓自產生起,幾經時代的變遷,經歷了明朝中、末期的孕育、形成期,清初的成熟期,清朝中葉至民國初的興盛期, 19世紀30年代日寇侵華時的衰落期,新中國成立十幾年的復興期, 1959年至1978年國家經濟困難和“文革”的挫折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繁榮期和1989年之後的滑坡期,及2003年以來開展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搶救、振興期, 2004年 8月滄州木板大鼓被定為“河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項目”,這一古老的藝術曲種又有了新的發展。

藝術特色

滄州木板大鼓書脫胎於民間,其內容表達上,有的歌頌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眾疾苦,有的敘述歷史故事,有的描繪農村生活等等。滄州木板大鼓音樂結構完整,三種不同節奏的板式分別為頭板、二板、三板,板速有較大幅度的伸縮。從風格上講,其唱腔渾厚粗獷,有時似說似唱、似敘似述,地方氣息濃郁,句尾聲調較重,多為背宮腔。
老藝人在演唱木板大鼓老藝人在演唱木板大鼓
滄州木板大鼓唱腔音樂為板腔體,曲調簡潔獨特,粗獷渾厚,對北方許多鼓書與鼓曲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京東大鼓、樂亭大鼓、竹板書等的形成與發展,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價值。
滄州木板大鼓演唱時說唱者自持鼓板擊節,伴奏樂器為大三弦。大三弦定音與其他曲種不同,老弦子弦同度,因而老弦音聲響亮。它的曲調比較平穩,有曲頭慢板、雙展翅、雙高、單高、雙出頭、單出頭快板二六、馬蘭垛、流水、悲鎖板、一刀切等板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滄州木板大鼓演員走上城鎮舞台演出,對伴奏音樂又進行了改革,並吸收西河大鼓、河北民歌、河北梆子以及哈哈腔的一些曲調與唱法,進一步豐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

表演形式

滄州木板大鼓是流布於河北大部分地區的一種曲藝鼓書形式,有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梅花調、老木板子、老北口木板、怯大鼓、鼓碰弦兒、弦子鼓兒、木板西河調、憋死牛等別稱。表演時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說唱中輪番敲擊木板和書鼓,使其與說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專司伴奏。

藝人流派

滄州木板大鼓相傳形成於清代乾隆年間,表演者多為民歌藝人,知名藝人有李文通(李尚志)、曹占奎、李殿奎、張百奎、鄧連奎、李振奎、馬瑞河、馬瑞林、朱化麟、龐鳳城、胡金祥、曹金升和何貴海等,其中尤以馬瑞河(馬三瘋子)、朱化麟(朱大官)和龐鳳城影響最大、貢獻最多。
滄州木板大鼓在滄州地區發展得較有特色,形成以龐風成為代表的龐派、以王福禎為代表的王派、以穆漢青為代表的穆派,在歷史上影響最大。王福貞因影響巨大,人送綽號“滄州紅”。

代表曲目

滄州木板大鼓的傳統節目非常豐富,短篇有《老鼠告貓》、《勸人方》、《度林英》、《郭巨埋兒》、《目連救母》、《趙五娘》等百餘段;中篇有《二度梅》、《響馬傳》、《武松傳》、《千里駒》、《金環記》和《姜公案》等上百段;長篇有《左傳春秋》、《吳越春秋》、《英烈春秋》、《走馬春秋》、《金盒春秋》等“五大春秋”和《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包公案》、《劉公案》、《海公案》等“三將三案”,以及《飛龍傳》、《馬潛龍走國》等數十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