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

溶菌酶(lysozyme)又稱胞壁質酶(muramidase)或N-乙醯胞壁質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種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鹼性酶。主要通過破壞細胞壁中的N-乙醯胞壁酸和N-乙醯氨基葡糖之間的β-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導致細胞壁破裂內容物逸出而使細菌溶解。溶菌酶還可與帶負電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結合,與DNA、RNA、脫輔基蛋白形成復鹽,使病毒失活。因此,該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溶菌酶
  • 英文名:Lysozyme
  • 分子量:14000左右
  • 水溶性:溶於水
  • 外觀:白色或微白色凍乾粉
  • 套用:醫學、食品
  • 英文簡稱:LZM
簡介,性質,生產,製備,優點,套用,醫學套用,食品套用,套用領域,機理,使用,儲存,舉例,尿液中含量,臨床意義,

簡介

中文名稱:溶菌酶
中文同義詞:脆壁質酶;雞蛋白;胞壁質酶(N-乙醯胞壁質聚糖水解酶);溶菌酶(雞蛋清)
英文名稱:Lysozyme,簡稱LZM
英文同義詞:REDUCED LYSOZYME,WATER SOLUBLE;MUCOPEPTIDE-GLYCOHYDROLASE;MUCOPEPTIDE GLYCOLHYDROLASE;MUCOPEPTIDE N-ACETYLMURAMOYLHYDROLASE;VI: CHLORIDE;MURAMIDASE;MURAMIDASE GRADE III
CAS號:12650-88-3
EINECS號: 235-747-3
分子式:無
分子量:14000左右
EINECS號:235-747-3
相關類別:發酵劑;Enzymes;酶;生化試劑生物化學品
分子結構圖:
溶菌酶

性質

儲存條件:2-8°C
form:powder
color:white
危險品標誌B
安全說明23-24/25-22
WGK Germany3
RTECS號 OL5989850
F3-10
白色或微白色凍乾粉,溶於水,不溶於乙醚丙酮,pI為11.0-11.35,最適pH值6.5。
穩定性:酸性介質中可穩定存在,鹼性介質中易失活;96℃, pH值為3條件下,15min後活力保持87%。
抑制劑:有咪唑吲哚衍生物、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硫酸鈉醇類碳鏈不少於12的脂肪酸)。1%水溶液在281.5nm處的吸光係數為26.4。通過水解細菌細胞壁肽聚糖來溶菌。
酶反應:Micrococcus luteus或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菌懸浮液═溶菌並澄清。
用途:用於生化研究,臨床上用於急慢性咽喉炎扁平苔癬扁平疣等疾病的治療。

生產

以蛋清為原料,在pH6.5條件下用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732吸附後,再用硫酸銨洗脫,經透析後冷凍乾燥得產品。

製備

溶菌酶是採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克隆、提取而製取,它是一種天然酶,安全綠色的添加劑,無抗藥性。
該酶廣泛存在於人體多種組織中,鳥類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動物的淚、唾液、血漿、尿、乳汁等體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為豐富。從雞蛋清中提取分離的溶菌酶是由18種129個胺基酸殘基構成的單一肽鏈。它富含鹼性胺基酸,有4對二硫鍵維持酶構型,是一種鹼性蛋白質,其N端為賴氨酸,C端為亮氨酸。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孢桿菌、黃色八疊球菌等革蘭陽性菌。
溶菌酶在等電點以下較廣泛的pH值範圍內,分子帶正電荷,可吸附於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上,洗脫後鹽析,可得溶菌酶沉澱,再進行精製可得成品。蛋清吸附↓724樹脂洗滌↓緩衝液洗脫↓硫酸銨溶液鹽析透析去鹼性蛋白↓NaOH凍乾溶菌酶凍乾粉沉澱乾燥溶菌酶在5~10℃下,將新鮮蛋清540kg加入到已處理好的80kg 724樹脂中,攪拌吸附6h,在0~5℃靜置過夜。傾出上層蛋清,樹脂離心甩乾,用蒸餾水反覆洗去黏附的卵蛋白,然後將樹脂裝入柱內,用0?15mol/L、pH=6?5磷酸緩衝溶液約150L洗滌樹脂,再用約600L的10%硫酸銨溶液洗脫,收集洗脫液。洗脫液中加硫酸銨,使最終含硫酸銨量為40%,有白色沉澱生成,冷處放置過夜。虹吸上層清液,沉澱吸濾抽乾,再用1倍蒸餾水溶解沉澱呈稀糊狀,然後裝入透析袋,在約5℃的條件下,對蒸餾水透析24h左右,中間換水2~3次。離心去除沉澱,沉澱再用少量水洗一次,洗液與離心液合併。再往透析清液中慢慢加入1mol/L氫氧化鈉溶液,同時不斷攪拌,使pH值上升到8?0~9?0,如有白色沉澱,即離心除去。然後用3mol/L鹽酸調pH=5?0,冷凍乾燥,即得白色片狀溶菌酶。也可將離心液用3mol/L鹽酸調pH=3?5,在攪拌下緩慢加入5%的固體氯化鈉,在約5℃的溫度下靜置48h,離心,沉澱用0℃丙酮洗滌,乾燥,即得溶菌酶。

優點

1.溶菌酶是很穩定的蛋白質,有較強的抗熱性。蛋清溶菌酶是C型,是已知的最耐熱的酶;
2.溶菌酶不會因為有機溶劑的處理而失活,當轉移到水溶液中時,溶菌酶的活力可全部恢復;
3.溶菌酶可被冷凍或乾燥處理,且活力穩定;
4.溶菌酶適宜pH5.3~6.4,可用於低酸性食品防腐;
5.溶菌酶生產成本較低;
6.溶菌酶的抗菌譜較廣,不僅局限於G- 菌,對部分G+菌也有抑制效果;
7.溶菌酶作為防腐劑安全性高。溶菌酶是一種天然蛋白質,1992年FAO/WTO 的食品添加劑協會已經認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套用是安全的。

套用

它對革蘭陽性菌、好氧性孢子形成菌、枯草桿菌、地衣型芽孢桿菌等都有抗菌作用,而對沒有細胞壁的人體細胞不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適合於各種食品的防腐。另外,該酶還能殺死腸道腐敗球菌,增加腸道抗感染力,同時還能促進嬰兒腸道雙歧乳酸桿菌增殖,促進乳酪蛋白凝乳利於消化,所以又是嬰兒食品、飲料的良好添加劑。溶菌酶對人體完全無毒、無副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的功效,是一種安全的天然防腐劑。在乾酪的生產中,添加一定量的溶菌酶,可防止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酪酸發酵,以保證乾酪的質量。新鮮的牛乳中含有少量的溶菌酶,每100mL約含13mg,而人乳中含有40mg/mL溶菌酶。若在鮮乳或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菌酶,不但有防腐保鮮劑的作用,而且可達到強化嬰兒乳品的目的,有利於嬰兒的健康。

醫學套用

可作為一種具有殺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質。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消腫止痛及加快組織恢復功能等作用。臨床用於慢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潰瘍、水痘、帶狀皰疹和扁平疣等。也可與抗菌藥物合用治療各種細菌和病毒感染。口服和肌注均有效。口服,3~5片/次(腸溶片含10mg),3次/日。口含,1片/次(口含片含20mg),4~6次/日。外用:以1%~2%溶液滴注、塗擦或直接噴粉。肌注,50mg~100mg/次,1~2次/日。滴眼:用2%溶液。
副作用
偶有較輕的過敏反應。氯化溶菌酶醫療效果更廣,有濃痰分散、出血抑制、組織修復、消炎鎮痛、抗過濾性病毒等作用,因而用氯化溶菌酶的製藥有消炎消痔、治感冒、皮膚病及眼、鼻、喉等用藥.

食品套用

可作為防腐劑,它的主要功用是水解細菌細胞壁,在細胞內,則對吞噬後的病原菌起破壞作用.該酶對革蘭氏陽性菌中的枯草桿菌、耐輻射微球菌有分解作用。對大腸桿菌、普通變形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革蘭氏陰性菌也有一定程度溶解作用,其最有效濃度為0.05%。與植酸、聚合磷酸鹽、甘氨酸等配合使用,可提高其防腐效果。

套用領域

1. 溶菌酶是一種無毒、無副作用的蛋白質,又具有一定的溶菌作用,因此可用作天然的食品防腐劑。現已廣泛套用於水產品、肉食品、蛋糕、清酒、料酒及飲料中的防腐;還可以添入乳粉中,使牛乳人乳化,以抑制腸道中腐敗微生物的生存,同時直接或間接地促進腸道中雙歧桿菌的增殖。
2. 溶菌酶作為一種存在於人體正常體液及組織中的非特異性免疫因素,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的功效,醫用溶菌酶其適應症為出血、血尿、血痰和鼻炎等。
3. 溶菌酶具有破壞細菌細胞壁結構的功能,以此酶處理G+細菌得到原生質體,因此,溶菌酶是基因工程、細胞工程中細胞融合操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酶。

機理

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細菌細胞壁肽聚糖,其水解位點是N-乙醯胞壁酸(NAM)的1位碳原子和N-乙醯葡萄糖胺(NAG)的4位碳原子間的β-1.4糖苷鍵。肽聚糖是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份,它是由NAM、NAG和肽“尾”(一般是4個胺基酸)組成,NAM與NAG通過β-1.4糖苷鍵相連,肽“尾”則是通過D-乳醯羧基連在NAM的第3位碳原子上,肽尾之間通過肽“橋”(肽鍵或少數幾個胺基酸)連線,NAM、NAG、肽“尾”與肽“橋”共同組成了肽聚糖的多層網狀結構,作為細胞壁的骨架,上述結構中的任何化學鍵斷裂,皆能導致細菌細胞壁的損傷。對於革蘭氏陽性菌(G+),如藤黃微球菌、枯草桿菌或溶壁微球菌等,與革蘭氏陰性菌(G-),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肺炎桿菌等,其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不同,G+細菌細胞壁幾乎全部由肽聚糖組成,而G-細菌只有內壁層為肽聚糖,因此,溶菌酶對於破壞G+細菌的細胞壁較G-細菌強。

使用

雞蛋清溶菌酶作為溶菌酶類的典型代表,是一種穩定的蛋白質,其最適pH為4-6.5,最適溫度為35℃,酶的最適添加量必須按照具體生產情況而定。

儲存

建議在陰涼乾燥的環境下避光保存,儲存溫度:零度以下。
貯藏過久或貯藏條件不利,會使酶活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溫度濕度過高,則需要在使用時適當的增加使用量。

舉例

尿液中含量

尿溶菌酶原理
溶菌酶來自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是一種能溶解某些細菌的酶類。可酵解革蘭陽性球菌壁上的乙醯氨基多糖成分,使細胞壁破裂。其分子量為14000萬~15000,可從腎小球基底膜濾出,90%以上可被腎小管重吸收,所以尿液中很少或無溶菌酶。用一種細菌懸液作為基質,加入待測標本後保溫一定時間,如標本中含溶菌酶,則細菌被溶解,細菌懸液濁度下降或變清,可用光電比濁法測其濁度變化,或用平皿法測定其溶菌圈的大小。
尿溶菌酶參考值
尿液中濃度為0~2mg/L。

臨床意義

①腎小管疾病:如炎症、中毒時,因腎小管損害,重吸收減少,尿溶菌酶升高;
②判斷預後:急性腎小管壞死時,尿溶菌酶升高,若逐漸升高並持續不下降,小管功能恢復較差。慢性腎炎、慢性腎衰竭時,尿溶菌酶也升高;
③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時,血清溶菌酶含量增加,超過腎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內溶菌酶可升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