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莊村(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溫莊村)

溫莊村(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溫莊村)

溫莊村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東北部,國家水利風景區--岩馬湖北岸,嶂山腳下。該村歷史文化悠久,轄大溫莊、小溫莊兩個自然村,全村共有463戶,1867人,村域面積63公頃,其中村莊建設用地面積23公頃,綠化面積6.9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0%。該村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溫氏由滕縣城西北溫家莊遷此墾田,立村名為溫莊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溫莊村
  • 下轄地區:大溫莊、小溫莊
  • 電話區號:0632
  • 郵政區碼:277214
  • 面積:63公頃
  • 人口:1867人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 著名景點:國家水利風景區--岩馬湖
  • 火車站:滕州東站
  • 車牌代碼:魯D
民風古樸,綠色村莊,旅遊示範村,特色民俗村,

民風古樸

溫莊村歷史文化悠久,轄大溫莊、小溫莊兩個自然村,全村共有463戶,1867人,村域面積63公頃,其中村莊建設用地面積23公頃,綠化面積6.9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0%。該村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溫氏由滕縣城西北溫家莊遷此墾田,立村名為溫莊村。
國家第一批綠色村莊--溫莊村

綠色村莊

該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總投資330.94萬元,完成了道路硬化4563.8㎡,新鋪瀝青路面3350m、鋪毛石地、花磚地3974.69㎡,新建碾屋、傳統文化廣場等節點花園、園林小景6處,栽植苗木9903株,花池1074.79m,竹柵欄808m,牆麵粉刷11060㎡、牆體磚壓頂1100m,新建砌塊牆1210m,新配置環衛車5輛、垃圾桶90個、垃圾密封箱5個,水沖式公廁1處,達到了美麗鄉村示範標準。於2016年12月被國家住建部認定為國家第一批綠色村莊。

旅遊示範村

該村依託“國字號”綠色村莊招牌,以“支部+合作組織+貧困戶”為經營模式,建立村集體、貧困戶、農民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以村外魚塘、村南閒置澇窪地、引導無勞動能力貧困戶土地向棗莊市山亭區曉東生態農業旅遊專業合作社有序流轉,吸納貧困戶為成員,發展生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現村內建有金山田園生態觀光園一處,高山古梨園一處,園區內正在規劃建設園區綜合管理服務區、農家樂、停車場、休閒廣場、露營地、農家民宿,親水平台、碼頭、公廁等設施,形成了集休閒觀光、游賞度假、山林客棧、四季採摘、品嘗山村特色美食等為一體的休閒農業觀光園,該村現為山東省省級特色旅遊示範村。

特色民俗村

棕編:以棕櫚樹葉為原料編制的工藝品。棕草製品,古來有之。張中遠為第四代棕編技藝傳承人,其編制的棕編種類多以動物、生肖等形象主題進行編制。早年間其曾祖父曾到江南等地,學習棕編技藝,學成後回到家鄉,開始種植棕櫚樹,教授村民編制技藝,逐步形成棕編產業。
現今張中遠家門前專門留有一塊地種植棕櫚樹,每每有空總是編制著各種動物,用他的一句話說,這就是生活的樂趣,老祖宗的技藝不能丟。現在學校經常邀請張中遠作為客座教師,教學生製作手工藝品。手工棕編得到了良好的傳承。
織網捕魚:溫莊村是依河而建的村落,村民有很多都是織網捕魚的能手,其中織漁網技術最好的當屬張傳廣。織漁網用的是特製的尼龍線,非常耐用。一般家庭一副漁網能用幾十年。後來1958年村北建設了岩馬水庫,村民開始發展漁業養殖,漁網便成了農村家庭的必備品。那時候,村里會織網的人很少,張傳廣的織漁網技術有了“用武之地”。從那時起,他便開始上門給村民織漁網,通常織漁網的工價是按漁網的長度來計算的,那時靠技術養家餬口還是十分容易的。那時張廣勤的還不足20歲,有空就跟著父親(張傳廣)織漁網。父親有時一個人忙不過來,張廣勤就成了父親的幫手,久而久之,張廣勤喜歡上了織漁網這份“職業”,其技術也漸漸駕輕就熟。父子倆成了村里名副其實的“織網父子兵”。
近年來,機器漁網對手工漁網衝擊很大,但張廣勤依然堅守著這份愛好,幾十年的手工織網生涯,讓他形成了一種習慣,現在幾天不織網手指就發癢。他指著腳下的一團尼龍線說,這團線就是他的精神寄託。
柳琴戲: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民間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結合而形成。在沒有稱為柳琴戲之前,又稱“拉魂腔”,通常稱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為柳琴戲。柳琴戲的來源是以滕州民間小調拉魂腔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致,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演唱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造,自由地變化。活躍於民間的“拉魂腔”,為柳琴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逐漸演變為正式的劇種。
多年來,柳琴戲一直活躍在魯南大地上,倍受家鄉人們的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