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酥糖

溫江酥糖

溫江酥糖產於成都溫江區,是四川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其製作工藝已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溫江酥糖問世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溫江酥糖創始人是明末溫江縣壽安鄉著名糕點工人馬敬山。他開設的糖果作坊吉祥齋,就以生產中式糕點著名。他精通中式糕點的蒸、烘、炸、烤等工藝技術,首創獨具風味的新品種——酥糖;並用後漢名將“馬援”的爵號“伏波將軍”為商標。定名“伏波牌酥糖”。據說,馬敬山自譽為馬援後代,而馬援在後漢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馬敬山藉此宣揚酥糖聲譽。它香不膩人、甜不見糖、酥不頂口、脆不覺硬,名揚川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江酥糖
  • 主要食材:溫江菜油,麥芽糖
  • 分類:傳統小吃
  • 口味:香、甜、酥、脆、細膩
  • 產於:成都溫江區壽安
  • 從屬:溫江三絕之一
歷史,味道,營養,

歷史

清光緒二十四年,縣人馬敬山,精通小糖技術,在吳家場經營“吉祥齋”京果鋪,創製酥糖。因與後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同姓,故取名“伏波牌”酥糖。嗣後,吳家場李土奇開“魁成號”京果鋪進行仿造,取名“老君牌”酥糖。這兩個產品,分別與民國23年、32年的四川省勸業會上贏得“酥糖創始第一家”錦旗和地方名產品金質獎,從此酥糖馳名,銷路擴大。其後,魚鳧鎮的“鳳池軒”京果鋪僱請馬敬山之子為技師,生產酥糖。再後又有“壽康村”等京果鋪相繼仿造。全縣年產酥糖約一萬盒。
溫江酥糖採取傳統配方,用料考究,工藝獨特,以白芝麻、精白糖、糕粉、熟面、詒糖、熟化豬油為配料,經過制面、製糖坯等工序,然後取鍋兩口,用暗火分別將面、糖反覆迭製成薄片,以不見筋絡為佳,再捲成筒狀,切片包裝。溫江酥糖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

味道

溫江酥糖香、甜、酥、脆、細膩、化渣,香不膩人、甜不見糖、酥不頂口、脆不覺硬,食後有芳人心田、心情舒暢之感。

營養

溫江酥糖營養豐富,它是高級營養補品,味道香甜酥脆,具有健胃潤肺,健身強身之效,老少皆宜。它是孝敬老人的最好禮品,也是真情奉獻。每回吃酥糖,是一家人親情的傳遞,是一種互敬互愛的體現,說說笑笑,暢談美好生活,心裡就像酥糖那樣甜蜜。
溫江酥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