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農村改革與發展30年》是200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海濱。
基本介紹
- 書名:溫州農村改革與發展30年
- 作者:江海濱
- ISBN:9787109133358
- 定價:42.00 元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2月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溫州農村改革與發展30年》主要講述了:溫州30年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溫州的具體實踐,蘊涵著溫州農民的創業創新史,蘊涵著溫州農村的改革發展史。30年來,溫州堅持把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同本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尊重農民首創精神,走出了一條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村改革發展路子,實現了農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初期,百萬溫州農民走向市場,帶動了工業發展,促進了城鎮建設,深化了改革創新,在許多領域開創歷史先河,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諸如建立了中國第一座農民城、中國第一批農村專業市場、中國第一家實行利率改革的農村信用社等等,為“溫州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實踐表明:溫州農民是溫州創造經濟奇蹟的重要力量,溫州農民的創業創新是溫州發展充滿活力的重要源泉,溫州農村的改革發展是溫州工業化和城市化協調推進的重要支撐。
當前,溫州正處在加快推進科學發展的新階段,農村改革發展也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時期。在新形勢下,溫州農村改革發展既迎來了難得機遇,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城鄉二元結構深層矛盾凸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村發展仍然滯後,農民增收仍然困難,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任務仍然繁重。’我們必須始終把農村改革發展擺在黨的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適應農村改革發展的新要求,順應農民民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斷開創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局面,促進我市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道路。
圖書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綜合篇
溫州農村改革發展30年的回顧與展望
以敢為人先的精神開拓發展之路——浙江省溫州市經濟社會發展調查
改革開放30年溫州農村的發展成就與啟示
親歷溫州改革開放
專題篇
溫州農業30年發展的實踐和展望
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秀美山川——溫州林業發展30年回顧
溫州漁業發展30年不平凡的歷程及啟示
溫州水利:輝煌30年
改革30年溫州農業科研事業的發展成就
溫州糧食流通體制30年的改革進展
共同跨越共鑄輝煌——溫州市扶貧開發工作綜述
新農村建設中的新“溫州模式”——“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體系建設
溫州的農村工業化與特色塊狀經濟發展
溫州農村市場化與農村專業市場的發展
溫州農村城鎮化與強鎮戰略
溫州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30年
改革開放30年溫州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溫州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情況
改革開放30年溫州市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的發展成就
溫州市的農村文化事業發展成就
人民的選擇巨大的變革——溫州市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30年
溫州農民外出創業篇
改革開放30年溫州市農村居民生活質量變化分析
典型篇
瑞安市農村改革30年的歷程與成就經驗
洞頭縣漁農村改革30年發展的實踐及經驗
發展區域經濟建設中國電器之都
溫州農民的造城壯舉——龍港鎮小城鎮建設
加快發展強鎮富民——樂清市虹橋鎮新農村建設簡介
中國塑編之都——蕭江鎮
靈溪鎮改革開放的實踐與探索
小紐扣釘出大市場三代橋頭商人的成長史
經久不衰的靈崑服裝業
花卉長廊——麗岙鎮花卉產業發展之路
“中國羊棲菜第一鄉”——洞頭縣東屏鎮特色產業發展的啟示
從漁村到港口城鎮的蛻變
生態型農業特色鎮——瑞安馬嶼
甌海區任橋村:中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源地
中國十佳小康村——樂清市柳市鎮上園村
三產興村強村富民——記樂清市虹橋鎮東街村的發展軌跡
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陳岙村的成功秘訣
改革開放30年邵宅村的發展變遷
走強村富民路建全面小康村——記蒼南縣宜山鎮宜一村
選準突破口 建設海島新漁村
海島漁村展新姿——記鹿西村
700年古村林坑譜寫的新篇章
千年古村落躋身魅力新農村——記永嘉縣岩頭鎮芙蓉村
跳頭村以鄉村旅遊農家樂贏得發展契機
讓鄉村古韻“活”起來——村尾村五古旅遊的啟示
發展楊梅產業全力打造生態農業強村——記文成縣仰山鄉雅坪村
與“茶”結緣 以“茶”崛起——記蒼南縣五鳳鄉八畝後村30年的發展
屹立鰲頭闖市場打造“航母”菜籃子——溫州菜籃子集團有限公司改革與發展寫實
改革春風吹綠江南民企——記瑞安市華盛水產品加工廠
大膽探索勇於實踐——溫州虹豐糧油集團公司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走在創業的路上——記蘇爾苗和他的“大好大”
依靠科技創新 自主開發產品——溫州市龍牌蔬菜種苗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
和諧建社:壺山香芋的積極實踐
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規範建社的實踐探索
附錄 “
改革開放30年溫州十大‘三農’人物”入圍候選人情況介紹
歷史記憶——溫州農村改革發展30年大事記(1978—2。07)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