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州三絲敲魚
- 分類:浙菜
- 口味:湯清味醇,鮮嫩爽滑,色澤調和,獨具風味
- 主要食材:鯇魚一條
- 輔料:雞脯絲、火腿絲、香菇絲、青菜心
- 調料:料酒、乾澱粉、清湯、熟雞油
介紹,分類,製作過程,主要功效,傳說,
介紹
三絲敲魚是溫州民間傳統佳肴,相傳已有百餘年歷史。直到今日,每到逢年過節、親朋相聚,常以敲魚款待客人。“三絲”指的是雞脯絲、火腿絲、香菇絲,主要是為了調色和增味。在製作時澱粉吸收魚的鮮美水分,又與魚肉附為一體,既保持了營養成分,又形成了爽滑的質感。魚片潔白光滑,呈半透明狀,菜品湯清味醇,鮮嫩爽滑,讓人回味無窮。
分類
溫州傳統民間美食。
製作過程
1、將鯇魚切成片,在砧板上放上乾澱粉,將魚片放上,用小木槌敲擊。敲魚的製作看似簡單,卻很費時。其關鍵在於敲法,魚要去皮去骨,切成巴掌大小的魚塊,適量拍粉,魚塊上沾滿粉,輕輕地敲打,魚片就擴張開來,再拍粉、敲打,直至魚片薄如蟬翼。
2、將魚片切成條,熟火腿、香菇、熟雞脯肉均切成絲。
3、將菜心在沸水鍋中汆熟。炒鍋中放入清湯,放進魚片、菜心、精鹽、料酒,燒開後加入香菇絲、熟雞脯絲、熟火腿絲、味素,淋上熟雞油即可出鍋。
主要功效
魚肉富含動物蛋白質和磷質等,營養豐富,滋味鮮美,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對人類體力和智力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傳說
傳說溫州某古剎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赴福建取經,不幸途中遇難,葬身魚腹。小和尚獲知噩耗後,悲痛萬分,便帶念經用的木魚,到師傅遇難的地方超度。過了49天,發現海面上浮起了許多鱗光閃閃的黃魚。小和尚猛然想起師傅走時穿的那件黃色袈裟,心想這些魚肯定是吃了師傅的肉體才顯出黃色,於是怒火中燒,立即把這些黃魚撈起來,剝去皮,淨內臟,抽了骨,把魚剁成肉糜,放在木魚上狠狠地敲起來,把魚肉敲成一片片薄餅狀的魚片。再把這些魚片放在船上曬乾,帶回留念。由於數量過多,多餘的就留在船上。船翁吃飯時,揀了些魚片切絲熬湯,沒想到味道異常鮮美。訊息不脛而走,“敲魚”的好名聲迅速傳開了,人們爭相捕撈食用。久而久之,“敲魚”這道製法奇特的菜餚也就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