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江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


“十二五”時期,是我區發展歷程中攻堅克難、奮起直追的五年,更是我區發展實現“上台階、謀跨越”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為主線,緊緊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湞江”,開拓性地謀劃發展,創造性地推進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既定目標任務,為“十三五”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區域經濟邁上新台階
2015年,全區國民生產總值達198.2億元,同比增長6.3%,對比2010年123億元增長61.1%,年均遞增7.7%,經濟總量位居全市10個縣(市、區)第二;預計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9萬元,同比增長5.6%,對比2010年3.2萬元增長53.5%,年均遞增6.7%;一般公共預算區本級收入4.01億元,同比下降3.7%,對比2010年2.37億元增加1.64億元,年均遞增11.1%;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3.18:24.03:72.79調整到2015年的3.1:17.93:78.97。“十二五”期間,62個重點建設項目實現動工建設,其中51個已完工或建成投產,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8.5億元。
二、農業發展水平穩步提高
“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資金4690萬元,整治農田1萬畝,建成3.07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累計投入資金1.73億元,興建水利工程52宗;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8宗,解決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農村基礎不斷夯實。投入林業建設資金2545萬元,完成植樹造林7.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73%,我區榮獲“廣東省林業生態縣”稱號。引領傳統農業改造升級,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2個,新增千畝以上農業產業示範園4個,現代農業提質增效。2015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0億元,對比2010年增長54.1%。紮實推進扶貧“雙到”工作,通過購買商鋪“造血式”扶貧、入股農業龍頭企業、產業帶動等方式,實現脫貧增收。累計投入扶貧資金7643萬元,10個貧困村603戶貧困戶的脫貧率達100%,順利通過省扶貧開發“雙到”考核驗收。
三、工業振興發展步伐加快
以產業園建設為主戰場,為我區工業發展築巢引鳳。“十二五”期間,有效化解一批制約園區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多渠道籌集資金,平整開發土地4000畝,完成園區道路、排污排水、供電設備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園區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五年來,園區共引進簽約項目70個,契約投資額132億元。2015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2億元,比2010年增長2.75倍。湞江產業園已成為莞韶產業園的核心園區。“十二五”期間,全區新增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11家,總數達53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4家。2015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5.4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6億元。五年來,累計投入技改資金6.76億元,完成韶鑄大型鑄鋼件生產工藝、中機重工海上鑽井平台鍛壓鋼件等18個技改項目。2015年,預計全區單位GDP能耗0.69噸標準煤/萬元,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降耗任務。
四、商貿產業支柱地位凸顯
碧桂園鳳凰城酒店、風度華美達廣場酒店等五星級標準酒店相繼開業,信德萬匯廣場、百年東街等建成運營,義烏國際小商品商貿城順利開盤銷售,與轄區內傳統的汽車、日用品批發、農副產品批發等市場競相輝映,商貿市場消費持續興旺。鑫金匯建材家居廣場、華南農產品交易中心等相繼進駐,東環商貿城初步成型。韶陽樓、風采樓等一批景點旅遊人氣漸旺,“湞江櫻花文化節”名片效應初顯,現代旅遊業帶動作用明顯提升。五年來,全區新增限上商貿企業62家,達到91家。2015年,我區第三產業總量達156.5億元,占全區GDP的比重已近8成,成為GDP增長最主要的拉動力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1億元,對比2010年增長72.6%,年均遞增14.4%,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五、新型城鎮化進程提速
轄區內韶贛高速、廣樂高速、贛韶鐵路全線通車,湞江北出口、南出口順利完成改(擴)建工程,五里亭國道323線至廣樂高速坳背出口連線線建設穩步推進,東環線一期及東郊客運樞紐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湞江區大交通網路日臻完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城區“三舊”改造進展順利,啟動冶金機械廠、木材廠等9個改造項目,累計改造面積45.6萬平方米。建築房地產業蓬勃發展,累計完成建築業產值443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302萬平方米,分別比“十一五”期間增長267%和53%。原曲仁礦棚改田螺沖安置區進入配套設施建設階段,東環商貿城建設正酣,碧桂園鳳凰城持續向東“擴城”,“湞江新城”漸入視野。創文鞏衛工作持續推進,新農村建設邁出新步伐,先後啟動了23個自然村和1個建制鎮的規劃編制,犁市鎮榮獲“廣東省宜居示範城鎮”稱號,城鄉人居環境品質倍升。
六、和諧湞江呈現新面貌
就業和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五年來,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5萬人,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榮獲“2012年廣東省創業型城市”稱號。調處勞動糾紛案件1464宗,涉及金額3874萬元。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低保、五保供養標準均提高10%,底線民生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科教文衛體事業繁榮發展。科普工作取得新進展,東河街啟明北社區、車站街南韶村社區榮獲“全國科普示範社區”稱號,湞江區賴家香芋種植技術協會榮獲“全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稱號;全區累計專利申請量達2236件,22個項目榮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專利數和獲獎數均位列全市第一。五年來,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成功創建省教育強區和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加快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平台建設,全區45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和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實現全覆蓋;犁市當鋪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首部《湞江區志》正式出版發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成功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榮獲“2013年度廣東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先進縣(區)”;東河街道榮獲首批“全國人口計生依法行政示範街道”稱號;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人口控制計畫,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新建5個鄉鎮健身廣場,民眾體育設施不斷完善;2014年被評為“廣東省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韶關市第三中學被命名為“2015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責任制,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專項整治,全區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全面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大力開展“粵安12”、“3+2”等專項行動,重拳打擊涉毒、盜搶以及非法集資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深入實施“平安湞江”創建和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社會環境平安穩定。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有效應對“尤特”強颱風以及禽流感、登革熱等疫情,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有效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紮實推進,湧現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何萬松、“廣東好人”吳開右、優秀環衛工人鐘麗芳、“韶關市最美鄉村教師”沈穗等一批先進典型。
七、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
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五年來辦理區人大代表意見建議62件,區政協委員提案187件,辦復率100%,滿意和基本滿意率99.6%。“六五”普法全面完成,認真做好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我區先後榮獲全省、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東河街道辦事處、湞江區檢察院和韶鑄集團榮獲“廣東省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稱號。曲仁辦事處絲茅坪社區被評為“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社區”,花坪鎮長地頭村被評為“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法治建設成效明顯。
堅持深化改革,建設高效政府。全面推行商事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穩步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改革、公車制度改革。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和職能調整,區政府工作部門精簡到18個。建成便民服務中心、網上辦事分廳和全市首個“政企通”微信服務平台。打造項目許可審批“綠色通道”、公共資源交易“陽光通道”,機關效能和辦事效率不斷提高。
堅持反腐倡廉,建設廉潔政府。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嚴格落實“三公”經費管理,2015年“三公”經費支出同比減少238萬元、下降33%。全面清理機關事業單位“小金庫”,規範政府採購和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力度不斷加大。集中整治超標準配備辦公用房,清理超標準辦公用房1468平方米。最佳化紀檢監察機構設定,加快鎮(辦)紀(工)委規範化建設,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和損害民眾利益行為,樹立了政府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此外,五年來紮實推進25件惠民實事工程,緊系民生,惠及面廣,得到了民眾的充分肯定。我區還取得了連續29年30次無責任退兵的佳績;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慈善、紅十字會、國土、人防、物價、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僑聯、殘聯、外事僑務、對台等各項工作也取得了新進步。
各位代表,2015年各項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標誌著我區“十二五”主要任務圓滿完成。過去的五年,面對各種複雜形勢和困難局面,我們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辦成了一批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辦好了一批深受民眾歡迎的實事,辦妥了一批歷史遺留的難事,譜寫了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嶄新篇章。
回顧五年來的奮鬥歷程,特別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艱難實踐,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提高了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堅定了跨越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有以下體會:一是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創新發展思路,突破發展瓶頸,轉變發展方式,突出發展效益,千方百計保持經濟持續平穩發展。二是始終堅持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不斷增強幹事創業的凝聚力。突出湞江產業園和東環商貿城兩大主戰場,以重點工程為抓手,以重大項目為載體,凝聚全區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三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不斷強化發展驅動力。把改革開放作為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根本對策,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強化發展保障,以擴大開放加快發展步伐、增創發展優勢。四是始終堅持改善民生這個根本,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逐年提高財政用於民生的投入,每年堅持為人民民眾辦理“五件實事”,以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以凝聚民心匯聚民力,以匯聚民力共謀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