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蟹

湛江蟹

湛江吳川的芷寮米蟹即湛江蟹,在宋代已視為蟹中上品,產於蟹的養分充沛的吳川吳陽江海交匯的芷寮,以腿粗肉厚,膏滿脂豐而著稱,是中國四大名蟹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湛江蟹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甲殼綱
  • :十足目
  • 亞目:爬行亞目
  • :蟹科
  • :蟹族
  • :蟹屬
  • :蟹種
  • 分布區域:湛江
吃蟹歷史,湛江蟹,傳說故事,捕食方法,加工方法,芷寮蟹,黃油蟹,青蟹養殖,

吃蟹歷史

捕食螃蟹在我國已有久遠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周朝,古籍《周禮》已有食蟹記載,距今近3000年。螃蟹與鮑魚海參譽為“水產三珍”。民間有“螃蟹上桌,百味變淡”之說。古人把食蟹、飲酒、賦詩作為快樂之事,歷代都有大量詠蟹詩作,稱頌備至。名著《紅樓夢》就有多處食蟹章節和贊蟹詩句。頌蟹聲中,獨魯迅倍贊第一個食蟹勇士,令蟹文化更豐富多彩。
讓人流口水的湛江花蟹讓人流口水的湛江花蟹
蟹形可怕,張牙舞爪,還會鉗人,素稱“鐵殼將軍”、“橫行霸王”。

湛江蟹

湛江東連南海,西枕北部灣,岸線漫長,海域廣闊,灘涂 眾多,是蟹的良好棲身之地,自古以來盛產優質名蟹。湛江的海蟹與江南的淡水大閘蟹,平分秋色,各領風騷。
雙層殼螃蟹雙層殼螃蟹

傳說故事

當年蘇東坡路過吳陽鎮,品嘗了芷寮蟹,讚不絕口,寫下“未看黃山徒雙目,不吃螃蟹辜負腹”詩句。清朝粵西唯一狀元林召棠也有詩曰“執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可見芷寮蟹是何等的風味迷人。麻章太平和東海島民安的灶蟹也聞名遐邇,飲譽海外。
讓人流口水的湛江花蟹讓人流口水的湛江花蟹
湛江人稱蟹洞為灶,這類蟹均在洞中捕捉,故稱“灶蟹”。太平、民安的灶蟹,肥、香、鮮、脆,多為“雙衣”“重殼”,味道別具一格,特別是具有“長命”的特點,可活生生運到京城,歷來被列為朝廷貢品。湛江流傳不少貢蟹的故事,雷州府白鴿寨武官勞守備誤期押蟹到京;進士陳璸違旨侍病母遲晉京授職,均藉助趕蟹上路保其鮮活為名,巧脫欺君之罪,免於一死。故事除謳歌智慧外,也反映了本地貢蟹品牌。清舉人,詩畫家陳喬森畫蟹解饞更高度展示湛江蟹的魅力。他畫蟹題詩“白酒黃花節,清秋明月天。無錢買紫蟹,畫出亦垂涎”。仿佛使人回味到晶瑩娕嫩滑可口的蟹肉,金黃鮮美香口的蟹膏

捕食方法

湛江的漁民很早就掌握蟹的生活特性捕蟹。“九月尖臍十月圓”,臍的尖圓是雄雌蟹的區分,即九月雄蟹,十月雌蟹最肥,也是捕蟹的旺季。芷寮、太平、民安外,坡頭的南三、雷州的東里、徐聞的新寮、和安及遂溪的草潭,都是湛江主要的蟹產區。蟹的重量大小不一,一般單只半公斤已算少有的大蟹。號稱蟹中之冠是2006年8月,粵東南澳島漁民捉到一個巨無霸赤蟹,身長20公分,寬12公分,重2.5公斤,但湛江市的游泳隊員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們曾在霞山游泳場閘口捉過一個巨蟹,體長和重量都超過此蟹,當時賣給國營水產收購站,得款80元。
湛江蟹民捕蟹的方法很多,設欄、撒網、垂釣、裝簍、挖洞……其中挖洞捉灶蟹最特別,湛江在明朝初已有此項技巧,一直沿襲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蟹肥了要脫殼,周期性脫殼逐漸長大,脫殼後身軀軟綿,易受魚鱔所噬,需找個安全保險的地方棲身。漁民利用蟹這一習性,在灘涂挖洞讓其入灶築巢,並暗中另挖相連遮蔽一小孔,作查蟹捕蟹之用。“有蟹無蟹在於灶”,灶要挖得巧,選擇蟹最喜歡的環境和地形,投蟹所好,不能有絲毫通風透光。好的灶,天天入蟹,多的可一灶3蟹。若查蟹捉蟹及時,必多得“重殼”佼佼者。捕捉時要輕快小心,根據蟹在灶的位置,採用不同方法。過去一個勞力可管200個灶,高手每月可捕捉250公斤。
巳綑紮好的肉蟹巳綑紮好的肉蟹

加工方法

湛江是美食天堂,近海吃海,蟹是少不了的海鮮,酒樓飯店食肆,都有蟹的招牌菜,除名貴的膏蟹外,也有較便宜清甜的肉蟹、花蟹。清蒸、油焗、酥炸、酸甜、蒜茸、姜蔥、椒鹽、藥膳,烹飪方法多種多樣,任君選擇。外地客人到湛江,總希望品嘗湛江蟹的滋味,也以此為一樂。他們學湛江人一樣,邊剝邊吃,饒有情趣,陶醉之時,舔指回味。到湛江吃海鮮,品嘗蟹,大飽口福,也成了到湛江旅遊的一大重頭戲。

芷寮蟹

此蟹產於廣東吳川縣吳揚鄉芷寮村,為蟹中上品,馳名中外。芷寮蟹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為這種螃蟹的肉質極其鮮美,並有特有的“頂角膏”。打開芷寮蟹的蟹殼,可見一層蛋黃色的蟹膏覆蓋在雪白的蟹肉上。煮熟後,蟹肉雪白,蟹膏金黃,入口,鮮美嫩滑,回味無窮。秋後之蟹,不但長得肥大,硬殼底下還會長出一層軟殼,不但蟹肉蟹黃味美可口,那層軟殼更膾炙入口,令人百吃不厭。
湛江蟹湛江蟹

黃油蟹

“黃油蟹”是鋸緣青蟹的“極品”,香港酒樓零售以“兩”計量,每50克價格達數十港元。一些精明的蟹農便在飼養中摸索到,“黃油蟹”其實是雌蟹的卵巢發育至最成熟之時,由於缺乏排卵條件,體內的卵子無法排出,於是卵黃“過期”,被吸收到肌肉內,變成“滿身黃油”而成。於是蟹農選擇體壯的雌蟹,又營造“難產條件”,生產出“黃油蟹”上市,大獲其利。

青蟹養殖

秋冬交接,正是青蟹長膏時。記者近日來到廣東珠海、湛江、番禺的沿海區域,但見連片的水塘之畔,蟹農們捉蟹綁蟹上市正忙。據悉,廣東沿海地區近年利用江河出海口鹹淡水交界地域大力養殖青蟹,目前全省養殖面積達1.2萬公頃,預計今年總產量2.5萬噸,5年間分別增長了5倍和3倍。
青蟹學名“鋸緣青蟹”,原是廣東沿海特有的野生節肢動物,其肉味特別鮮甜,其膏尤為甘美,在我國是與淡水中華絨毛蟹齊名的兩大優質蟹種。
近年,青蟹人工繁殖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沿海農民便利用江河出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交匯地域,在灘涂上築起蟹塘,分別引來海水與淡水,調節鹹度,並在塘邊拉網圍塘,然後放苗飼養。青蟹以下雜魚(冰鮮)等天然食物為飼料,生長期約一年左右,每公頃產量7.5~22.5噸,產值40萬~100多萬元,利潤在25%~30%以上。
廣東蟹農不斷摸索青蟹的生長規律,利用青蟹不同時期的不同生態,妙手育蟹大增效益。把握青蟹最後一次換殼後體積明顯增大的機會,蟹農採取“生態有機養殖法”,及時加餵白蜆等貝類天然活飼料,速成雌蟹卵巢充分發育,“紅膏”充滿殼內,形成“大紅頂角膏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