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雷鎮

湖雷鎮

湖雷鎮為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下轄鎮,位於永定區中心、永定河中游,區域中心地處北緯24°47′,東經116°48′,東與撫市鎮相靠,南與岐嶺鄉城郊鄉相接,西與西溪鄉合溪鄉相連,北與堂堡鄉坎市鎮相鄰。

截至2014年末,湖雷鎮轄27個村,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7.7千米,國土面積159.7平方千米,總人口42762人。2013年,湖雷鎮實現社會總產值61700萬元,比2012年增長11.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雷鎮
  • 外文名稱:Hulei Town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 龍巖市 永定區
  • 下轄地區:27個村
  • 政府駐地:下湖村
  • 電話區號:0597
  • 郵政區碼:364116
  • 地理位置:永定區中心
  • 面積:159.7平方千米(2014年)
  • 人口:42762人(2014年)
  • 方言客家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萬源樓馥馨樓
  • 車牌代碼:閩F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文物古蹟,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大曆四年(769年),在湖雷下堡置上杭場。
湖雷鎮湖雷鎮
時屬豐田裡。
民國前期稱第八區、下豐區,轄湖市聯保、上湖聯保等。
1930年(民國十九年)2月,為永定區蘇維埃政府駐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稱第二區,後稱湖雷鎮、湖雷鄉。
1949年9月,為永定區人民民主政府駐地。
新中國成立後稱湖雷區、湖堂區、第七區、湖雷鄉。
1958年,稱湖雷人民公社。
湖雷鎮湖雷鎮
1961年,設湖雷工委,轄湖雷、上湖、三堡、堂堡、蓮塘公社。後改公社。
1984年,復稱湖雷鄉,轄27個村。
1992年,撤鄉建鎮,管轄村數不變。

行政區劃

2014年末,湖雷鎮轄下湖村、下寨村、湖瑤村、桐田村、白崬村、前坊村、羅潭村、石坑村、淑雅村、道仁村竹蘭村、高石村、深度村、荷花村、蓮塘村、溪口村、錦溪村、象基村、藩坑村、玉文村、弼鄱村、羅陂村、上湖村、上北村、上南村、增瑞村尺度村27個村,289個村民小組。政府駐下湖村。
湖雷鎮湖雷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雷鎮位於位於永定區中心、永定河中游。區域中心地處北緯24°47′,東經116°48′,東與撫市鎮相靠,南與岐嶺鄉城郊鄉相接,西與西溪鄉合溪鄉相連,北與堂堡鄉坎市鎮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7.7千米,總面積15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湖雷鎮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峰天子崬,海拔1296米。政府駐地海拔208.6米。

水文

湖雷鎮屬汀江水系,境內河流均屬山區性暴漲暴落河流,受地形、氣候的影響極大,其特徵是水量豐富,河道坡降大,流速快,匯流時間短。永定河自東北向西南流經湖雷全境。

氣候

湖雷鎮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濕潤溫和,夏長而不酷熱,冬短而無嚴寒。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6月最多。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湖雷鎮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羅潭的稀土、藩坑的礦,前坊、白崬的高嶺土,尺度、淑雅的灰綠岩,增瑞、荷花的鉬礦等。

森林資源

截至2011年,湖雷鎮有林地17萬餘畝,累計造林8400畝,林木覆蓋率68%,活立木蓄積量80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湖雷鎮轄區總人口4078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38人,城鎮化率14.8 %。總人口中,男性21290人,占52.2%;女性19490人,占47.8%;18歲以下7706人,占18.9%;18~35歲12987人,占31.8%;35~60歲14920人,占36.6%;60歲以上5167人,占12.7%。2011年人口出生率14.22‰,死亡率4.81‰,人口自然增長率9.4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5人。轄區人口均為漢族
時間戶數人口
2011年
12379
40780
2012年
12625
41635
2013年
12740
41987
2014年
12827
42762
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3年,湖雷鎮實現社會總產值61700萬元,比2012年增長11.8%。

第一產業

2011年,湖雷鎮農業總產值21013萬元,比2010年增長4.9%。2011年,糧食播種面積29675畝,生產糧食11617噸,人均285千克,其中稻穀1084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蔬菜等。2011年,烤菸面積5000畝,產量548噸;蔬菜種植面積4914畝,產量11114噸。2011年生豬出欄4.5萬頭,年末存欄2.4萬頭;兔出欄3.5萬隻,年末存欄1.3萬隻;家禽出欄20.8萬羽,年末存欄8.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789噸,禽蛋146噸;畜牧業總產值0.845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2%。農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
2013年,湖雷鎮實現第一產業23200萬元,比增13.3%;農民人均純收入8006元,比2012年提高11.2%。糧食播種面積3.75萬畝,平均畝產580公斤,推廣各種優良品種2.5萬公斤,完成冬種任務5520畝。有國家農業產業化品牌1個、省級品牌1個、市級品牌2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

第二產業

2011年,湖雷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產值7645萬元,比2010年增加10.6%。
2013年,湖雷鎮第二產業完成18000萬元,比2012年增長12.5%。

第三產業

2011年末,湖雷鎮有商業企業467個,從業人員806人。有集貿市場1個。2011年末有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2家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4000萬元,比2010年增加11.6%;各項貸款餘額11559萬元,比2010年增加34.2%。
2013年,湖雷鎮第三產業完成20500萬元,比增10%;實現財稅總收入1295萬元,比2012年增長10.8%。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2011年,湖雷鎮有郵政網點1個,鎮村通郵率100%;郵政業務純收入21萬元。有通信基站32個,移動信號全覆蓋,村村通程控電話,電信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859門,固定電話用戶3859戶,平均每百戶31部;行動電話用戶1.3萬戶,平均每百戶105部;網際網路用戶1200戶。有水電站18座,總裝機容量9239千瓦,年發電量3759萬千瓦時。35千伏高壓輸電線路2條。鎮駐地有公園1個,綠化面積2000平方米。
2013年,湖雷鎮完成竹蘭、藩坑造福工程搬遷安置和“5.19”洪災重建家園任務,啟動了湖瑤、石坑村段安置房建設;建立醫院立體化污水處理站和中心洗衣房;完成上南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新建了二個垃圾池,添置了30個垃圾桶,3部環衛手推車,全鎮有22個村榮獲市級生態村稱號。

文化教育

2011年末,湖雷鎮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0處,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5萬餘冊。
2011年末,湖雷鎮有幼稚園(所)9所,在園幼兒822人,專任教師23人;國小13所,在校生1620人,專任教師196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59人,專任教師65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完全中學1所(湖雷中學),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193人。2011年鎮財政教育支出16萬元。
2013年,湖雷鎮建設了鎮宣傳文化中心,在全鎮建立了15個農民讀書社,8處農家書屋,10個科普惠農宣傳欄,9個農民健身場所,18個村級老年活動中心,8個露天舞場,2個門球場,5個村級籃球場及全春生態農民休閒公園和下在農民休閒公園。

醫療衛生

2011年,湖雷鎮有鎮衛生院1所,醫療所33家,有床位50個,固定資產總值8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4名,其中執業醫師16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2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8136人,參保率87.9%。

社會保障

2011年,湖雷鎮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72戶151人,支出11.8萬元。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995戶1792人,支出181.3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1人,支出9.3萬元;分散供養168人,支出40.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9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01人次,共支出15.1萬元。救災支出1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0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5712人,其中有4582人已發放養老金。
社會保障社會保障
2013年,湖雷鎮農村醫保參保率達99.8%。

交通運輸

龍峰公路和省道撫石公路穿湖雷鎮境而過,雙永高速公路永定互通出口在上南石墩下,龍梅鐵路貫穿境內,設象牙站。村村通公路,湖雷至陳東草子湖公路貫穿境內。2011年,有湖雷至縣城公交汽車線路1條,日發客運汽車60班次。

文物古蹟

  • 萬源樓
萬源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永定區湖雷鎮上南村。建於清朝鹹豐、同治年間,占地近150平方米。1926年初夏,阮山等人在此創建福建省農村第一個黨支部,發展黨員,為開展革命鬥爭培養了一批骨幹力量。
  • 馥馨樓
馥馨樓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湖雷鎮下寨村。為方形土樓,約建於唐末宋初,是永定現存最古老的土樓。前樓雖已坍塌,但殘牆仍巍然屹立。未倒塌的樓屋,至今仍有人居住。

著名人物

阮山,閩西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
賴祖烈,歷任中共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主任兼周恩來的財政秘書、政務院參事、國務院外國專家招待處處長、國務院外國專家招待事務管理局局長、中南海管理局局長、中央警衛局局長、中南海管理局局長、中央警衛局局長等職。
闕中一,先後擔任皖南軍區政治部主任、海軍政治幹部學校校長、海軍舟山基地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忠梅,歷任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24師參謀長、副師長,23師師長,第三野戰軍26軍78師師長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26軍76師師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4年畢業於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系,任第26軍副軍長兼參謀長,長山要塞區司令員,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等。
張宜步,歷任戰士、文印員、班長、團書記、分隊長、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後勤部長等職,參加了五次反“圍剿”、長征、百團大戰、千里挺進大別山、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等戰役戰鬥,1955年被授予海軍大校軍銜,曾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11年3月23日在上海病逝,享年98歲。
熊兆仁,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永定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時任皖南軍區副司令員。
張曉劍,曾用名張小建,1968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接連擔任排長、參謀、連長、營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第28集團軍副軍長、集團軍軍長。1993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8年10月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