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三農論壇2011·衡陽

《湖湘三農論壇2011·衡陽》是201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建國,龐道沐,陳文勝。

《湖湘三農論壇2011·衡陽》是2011年5月14至15日在湖南衡陽舉行的“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的重要理論成果,是組委會從收到的1042篇參會論文中精心選編了100餘篇編輯而成的,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公開向全國出版發行。這是一部凝聚眾多關心“三農”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熱忱和智慧的著作,是一部展示“三農”理論與實踐研究最新成就的著作。

基本介紹

論壇背景,指導思想,論壇主題,舉行時間及地點,組織機構,主辦單位,承辦單位,組委會,論壇規模及實況,新聞發布會,論壇開幕式及實況,社會影響,獲獎名單,論壇綜述,十一、論壇成果,成果簡介,圖書信息,目錄,

論壇背景

兩型社會”建設是黨中央在新時期提出的戰略舉措,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對於湖南來說,“兩型社會”建設既是國家交給湖南試驗探索的“任務”,也是湖南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2010年10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決定》,提出了“四化兩型”重要戰略,將“兩型社會”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方向和目標,以“兩型”引領、“四化”帶動,實現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新的跨越。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南實際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作出的戰略決策,是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實踐,也是湖南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豐富和創新,需要我們理論與實踐工作者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
封面封面
“四化兩型”的基本內涵是通過“四化”來建設“兩型”,通過“兩型”來引領“四化”,以新型工業化推動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以信息化支撐和促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四化兩型”的主戰場在縣域。因為,新型工業化的重點在縣域,縣域工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直接推動力量,是湖南進入工業化中期後進一步提升工業化水平的可靠支撐;新型城鎮化的著力點在縣域,縣域城鎮化是推進城鄉經濟社會融合的紐帶,是承接大城市的輻射與帶動、吸納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村現代化的主要依託;農業現代化的載體在縣域,農業現代化本身就是縣域農業的現代化;信息化的重點難點都在縣域,縣域信息化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全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切入點;“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在縣域,不堅持以“兩型”引領廣大縣域的發展,“兩型社會”建設就是一句空話,當前湖南農村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加快縣域“兩型社會”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與緊迫。

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探討兩型社會建設與縣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把論壇辦成探討三農問題的陣地,交流三農工作經驗的平台。

論壇主題

“兩型社會”建設與縣域發展

舉行時間及地點

會議時間:2011年5月14日—5月15日。
會議地點:湖南省衡陽市林隱假日大酒店(衡陽市區解放大道43號)。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衡陽市人民政府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湖南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
湖南省農業廳
湖南省林業廳
湖南省水利廳
湖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
湖南廣播電視台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

承辦單位

衡陽市農辦
衡陽縣人民政府
衡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湖南樂為新技術實業有限公司

組委會

主任:黃建國(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名譽會長)
常務主任:龐道沐(湖南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會長)
副主任:張曉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張文雄(中共衡陽市委書記)
張自銀(衡陽市人民政府市長)
劉宗林(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省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
田家貴(湖南省農業廳廳長)
鄧三龍(湖南省林業廳廳長)
戴軍勇(湖南省水利廳廳長)
朱有志(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呂煥斌(湖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
歐陽常林(湖南廣播電視台台長)
覃曉光(湖南日報報業集團社長)
周先雁(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長)
文格波(南華大學校長)
劉沛林(衡陽師範學院院長)
余炯明(湖南樂為新技術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執行副主任:王桂雲(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巡視員)
謝宏治(中共衡陽市委宣傳部長)
羅東海(中共衡陽市委秘書長)
蔣勛功(衡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唐日新(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肖順生(中共衡陽縣委書記)
秘書長:王旭明(衡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中共衡陽市委農村工作部部長、衡陽市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
白一峰(衡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陳文勝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譚崇恩(衡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
執行秘書長:侯明星(中共衡陽市委農村工作部副部長、衡陽市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
楊秋良(衡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論壇規模及實況

新聞發布會

2011年1月25日下午,由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衡陽市人民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湖南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湖南省農業廳、湖南省林業廳、湖南省水利廳、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南華大學、衡陽師範學院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在長沙舉行新聞發布會。湖南省水利廳副廳長劉佩亞主持會議,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長周先雁宣讀論壇聯合檔案,各主辦單位負責人就如何辦好論壇進行了討論。論壇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負責人和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常務理事以及有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聞發布會現場
據悉,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定於2011年5月中旬在衡陽市舉行,主題是“兩型社會建設與縣域發展”。論壇在全國範圍內徵文,選題方向為:縣域兩型社會建設與城鄉一體化、低碳經濟與縣域持續發展、農村節能減排政策措施、“兩型”農業生產體系建設、縣域發展的現狀與戰略對策、縣域科學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加快轉變縣域經濟發展方式、縣政改革與體制創新、縣域發展的人才支撐體系、縣域金融服務與投融資體系、縣域發展的空間布局與動力機制、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競爭力、“兩災”防範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財政省管縣改革與縣域公共產品供給、農業標準化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湖南縣域發展“四化兩型”戰略研究、新型城鎮化與縣域發展、新型工業化與縣域發展、農業現代化與縣域發展、信息化與縣域發展等。
論壇將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為底蘊,以造福農村、服務農民、發展農業為使命,緊密聯繫實際,用基層視角反映真實問題,用專家智慧解讀三農難點,用決策聲音描繪政策走向,用民眾呼聲促進科學決策,總結全國各地經驗,探索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和縣域發展的有效途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新聞發布會實況新聞發布會實況
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由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建國任組委會主任,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會長龐道沐任常務主任,各主辦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委會副主任。屆時將邀請中央有關部門領導、省四大家有關領導、省直職能部門負責人、全國知名三農研究專家和部分優秀論文作者共赴盛會。
“湖湘三農論壇”是由湖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發起,聯合省內外有關單位每年舉行的全國性大型論壇,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已分別在長沙、常德和邵陽成功舉辦了三屆,並出版了《湖湘三農論壇2008·長沙》《湖湘三農論壇2009·常德》《湖湘三農論壇2010·邵陽》,成為了探討三農問題的陣地,交流三農工作經驗的平台,展示湖南農業農村發展形象的視窗。

論壇開幕式及實況

為深入領會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實施,建立健全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於2011年5月14至15日在湖南衡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黨政幹部、專家學者、基層實踐工作者和農民代表總計300多人,就“兩型社會”建設和縣域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本屆論壇由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衡陽市人民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湖南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湖南省農業廳、湖南省林業廳、湖南省水利廳、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南華大學、衡陽師範學院共同主辦,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衡陽市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衡陽縣人民政府、衡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湖南樂為新技術實業有限公司承辦。
開幕式開幕式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力峰主持開幕式。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組委會主任黃建國致辭,衡陽市市委書記張文雄致歡迎詞,衡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功勳作衡陽市新農村建設情況介紹,衡陽縣縣委書記肖順生介紹衡陽縣縣域發展經驗,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朱有志宣讀獲獎論文表彰決定。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省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劉宗林主持了主題報告會,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李周、湖北省社科院院長宋亞平做主題報告。此次論壇共收到1000餘篇參會論文,組委會組織專家對參賽論文進行了評獎,評選出特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論文獎若干名,大會對獲獎作者進行了頒獎。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組委會主任黃建國在致辭中指出,“湖湘三農論壇”已經發展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特色明顯、規模宏大、影響廣泛的品牌性“三農”論壇,實現了“用基層視角反映真實問題,用專家智慧解讀三農難點,用決策聲音描繪政策走向,用民眾呼聲促進科學發展”的論壇宗旨。
他指出,“兩型社會”建設的主戰場在縣域。縣域是國家的基本單元,我國縣域國土面積占全國的95%,人口占全國的70%,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GDP的50%,縣域發展關係到現代化建設大局和社會安定和諧,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頭戲,是新農村建設成敗的關鍵,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湖南推進“四化兩型”戰略,重點和著力點在縣域,最大的難點也在縣域。特別在湖南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加快縣域發展,推進縣域“兩型社會”建設,以此來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為經濟轉型尋找有效的突破口,為經濟加快發展尋找新的發動機。這是新形勢下推進區域發展的理念、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的新戰略、搭建科學發展平台的新舉措。

社會影響

紅網: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在衡陽舉行
旨在為解決“三農”問題獻計獻策的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5月14日在湖南衡陽舉行。
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組委會主任黃建國致辭。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力峰主持開幕式。來自全國各地的黨政幹部、專家學者、基層實踐工作者和農民代表總計300多人,就“兩型社會”建設和縣域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湖南日報: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衡陽開講
心憂天下論“三農”,關注縣域促“兩型”。今天,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在衡陽開講。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黨政幹部、農民代表等300多人,圍繞“兩型社會”建設與縣域發展的主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建國出席論壇並致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力峰主持。本屆論壇由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會、衡陽市政府、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省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省社科院、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湖南廣播電視台、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南華大學、衡陽師範學院等共同主辦。
湖南經視播報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衡陽開幕實況
衡陽電視台: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在衡陽開幕
湖南衛視播報湖湘三農論壇衡陽開講實況

獲獎名單

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論壇組委會辦公室共收到了論文1042篇。組委會組織專家對論文進行了嚴格評審,評選出胡伯俊等論文為“特別獎”;陳劍旄等論文為“一等獎”;雷小生等論文為“二等獎”;侯保疆等論文為“三等獎”;入選會議論文集及優秀論文參選目錄的論文均為“優秀論文獎”。為加強對三農問題的研究,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進程,鼓勵社會各界關注三農問題,激勵三農研究者進一步出更新更好的作品,組委會決定,對以上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予以表彰。
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獲獎論文名單
特別獎(13篇)
一等獎(31篇)
二等獎(60篇)
三等獎(90篇)

論壇綜述

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為目標,通過主題報告會和分論壇討論會,對“兩型社會”建設與縣域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
與會者普遍認為:
縣域是“兩型社會”建設的主戰場。中國是農業大國,如何協調發展以縣域為主的廣大農村,事關科學發展大局。當前,農村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加快縣域“兩型社會”建設顯得尤為緊迫。實踐表明,縣域正在逐步成為“兩型社會”建設的主戰場。縣域建設的著力點是要加快“兩型”縣域經濟建設,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水平,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要依據新型工業化的內在要求,減少資源消耗、控制環境污染,轉變縣域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縣域經濟成長由主要依靠資本、勞動力、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促使農村人口有序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的發展格局。
新農村建設是“兩型”縣域的有機組成部分。新農村建設需要更新資源利用理念,要採取“在利用中保護,在保護中利用”的新理念,用人與自然的和諧融合來設計農村的建設模式,以實現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隨著農村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農村建設在“兩型”縣域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彰顯。促進農民的非農轉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現代農業的生產力水平,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正確處理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對村中土地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規劃,提升農村社區的服務功能,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手段;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居民差距,不斷增進和提高社會公正的實現程度和發展水平,不斷推進“兩型社會”建設進程,是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使命。
現代農業是縣域經濟成長的新源泉。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是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現代農業的實質不只是在農業中運用新的農業科技、擴張農業生產規模邊界、提高農業的社會化程度,關鍵是在於其功能的拓展。通過技術、形態、組織、結構等方面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不僅要滿足農民的生活需要,更要提高發展質量。縣域經濟成長不僅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而且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和動力源泉。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現代農業機制,讓市場與政府分工與配合,促進生態環保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和優質、高產、高效、高就業的現代農業發展,再造現代農業功能,是縣域經濟成長的新源泉。
城鄉一體化是縣域發展的必然趨勢。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化的高級階段,是社會形態現代化發展的大趨勢,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目標。當城市化達到一定水平時,城市與農村逐步融為一體,最終實現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協調發展,使城鄉居民能夠共享現代文明。縣域是農村與城市連線的焦點,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關鍵。新型城鎮化的著力點在縣域,縣域城鎮化是推進城鄉經濟社會融合的紐帶,是承接大城市的輻射與帶動、吸納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村現代化的主要依託。因而,縣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縣域發展的未來在於實現城鄉融合。
勞動力流動、金融發展與土地制度創新是“兩型”縣域發展的內在動力。區域經濟的競爭力主要是由該區域中的資源稟賦結構所決定。由工業化與城鎮化導致的農業勞動力的非農轉移,不僅改變了農村中的人地比例,改變了生產要素結構,而且改變了農民的技術知識結構,累積了農民工的人力資本;金融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通過創新金融體系,降低經濟主體的交易費用,是建設“兩型”縣域的重要保障;土地是縣域發展的重要資源,通過制度創新實現土地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是建設兩型縣域的有效手段。因此,發展城鄉一體的金融、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市場,保持資源在城鄉區域之間自由流動,促進生產要素和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是推進縣域兩型發展的內在動力。
水利建設是夯實縣域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水利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關鍵因素和重要基礎,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人為本的重要保障。當前,在縣域兩型發展中,旱澇兩災頻發嚴重影響到縣域的和諧發展。因此,在兩型縣域建設中,各級政府應該加大水土保持工程投入力度,加強河道生物工程建設,以改善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保障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在加強縣域水利基礎建設之時,還必須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支持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發展,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提供基礎保障和物質支持。

十一、論壇成果

成果簡介

本書是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優秀論文的彙編,本屆論壇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共收到來自全國22個省市區的參會論文1042篇,作者包括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基層幹部、學生、農民等。經論文評審委員會專家嚴格評審,共評出入選本次論文集的論文100多篇編入《湖湘三農論壇2011·衡陽》,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書籍封面書籍封面

圖書信息

出版發行湖南人民出版社
經銷:湖南省新華書店
出版時間:2011年10月第1版
開本:787×1092 16開
頁數:539
字數:718000
ISBN:978-7-5438-7872-3
定價:60.00元

目錄

特 稿
“十二五”時期農村發展若干戰略問題分析與思考 李 周 1
農業,說聲愛你不容易 宋亞平 12
兩型社會建設
發展低碳經濟的著力點 鄧三龍 21
低碳經濟與縣域持續發展的探討 徐慶國 黃 豐 劉紅梅 25
兩型社會視野下的張家界大鯢產業發展 胡伯俊 30
“兩型”社會建設中的法制保障研究 黃曉慧 36
“兩型社會”背景下縣域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初探 唐苗生 41
大力推進“四化兩型”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舒 平 46
農村能源與節能減排 向佐誼 51
縣域“兩型”社會建設中的節約文化研究胡艷輝 56
“兩型”視野下的湖南縣域經濟發展 向志良 61
淺議三峽庫區農村實施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建設 梁福慶 劉福松 66
三農問題與建設兩型社會 李紅衛 70
轉型升級中的湖北黃石市縣域經濟發展調查余愛民 73
以“四化兩型”建設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湖南實踐 汪為學 77
加快生態建設步伐 爭當林業發展排頭兵吳偉生 82
發展休閒農業旅遊 促進縣域兩型社會建設楊荷卿  莊偉光 87
兩型社會建設下的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鄧秀華 92
以科技創新推進湖南“兩型農業”發展 趙玲玲 97
生態鏈視角下湖南現代生態高值農業體系的構建 鄧小龍 102
“低碳時代”,該怎樣發展低碳經濟 趙建華 105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生態環境改善 歐 杏 王大宏 譚建輝 108
“兩型社會”建設中地方政府環境政策工具的選擇 肖建華 112
“兩型”農村的基本要求及建設途徑丁勝洪 楊瑜嫻 117
“兩型社會”建設與縣域發展的戰略思考及其路徑選擇 潘信林 屈雙湖 122
發展低碳農業與建設兩型社會的戰略思考 楊中柱 127
農村節能減排的科技途徑 陳正權 132
完善縣域生態環境,加速縣域“兩型”社會建設 張君生 135
破解“兩型社會”背景下城市圈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 李增元 140
城鄉一體化
金融服務城鎮化建設的調研報告 曾昭才 144
構建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 張英洪 149
農業大縣統籌城鄉發展的現實思考 肖順生 154
社會管理創新必須推進城鄉一體化 陳文勝 陸福興 王文強 157
加快小城鎮建設,搶占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 鄭耀頻 152
農村城鎮化、農業規模化與縣域經濟發展 劉祚祥 肖 瀟 166
推進縣域兩型社會建設 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蔣紹情 170
縣域經濟與推進城鄉一體化相結合 李友生 唐善清 吳小偉 175
縣域經濟科學發展是統籌城鄉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劉伯霞 180
推進縣域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的思考 徐祖榮 183
從制度層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幾點思考 趙文彬 188
關於城鄉一體化的評估體系探討 陳國生 陳曉亮 193
推進望城城鄉一體化的思考 黃躍新 199
兩型社會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建設 肖 飛 202
基於縣域發展的小城鎮建設研究 鄒家福 劉文華 王 蔚 207
永州市城鄉一體化評價的指標體系及實證分析 張生叢 王 蔚 張玉桃 212
農業現代化
農業發展、二元經濟結構轉化與經濟成長 朱有志 肖 衛 218
湖南水利事業跨越發展的戰略思考 胡正揚 225
縣域農業信息化服務需求研究 李燕凌 劉 瑋 230
農業綜合開發要創新四大機制 羅志宏 235
轉變農業生產組織方式 發展兩型農業產業戴曉鳳 239
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大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蔣勛功 243
高職教育服務農業產業化的使命與行動 陳劍旄 248
農業標準化與縣域經濟發展 高 平 253
村鎮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要強化政策支持 陳子年 徐建求 曾國棟 258
在全面推進“四化兩型”中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王旭明 262
發揮農業綜合開發作用 加快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劉 斌 王會成 段 斌 267
現代農業的功能拓展與再造 夏永祥 271
長豐縣農業用水制度改革研究 羅興佐 273
“家庭承包經營”的政策含義與現實分析 胡 靖 278
縣域經濟發展背景下的郵政儲蓄銀行發展戰略研究 曹冰玉 周輝輪 280
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的思考 周曉雲 288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提高農業抗災能力 駱岳梨 290
以工業理念發展現代農業 張謀貴 294
道德力的資本效應 劉建榮 299
農業大省的糧食生產與糧食安全:以湖南為例常 偉 304
當前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申端鋒 310
小康莊園:一種充滿生機的新體制 彭榮昭 315
“湖南模式”的新型現代化農村建設 孫錫良 320
農民種地的經濟收益及其配置 陳文超 324
轉變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幾點思考 田雨露 328
山丘區農田水利要抓住體制和技術兩大變革 劉放生 332
新農村建設與縣域發展
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價值取向的社會因素研究 郭曉鳴等 337
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做優做強發展平台 張明久 344
成都市試點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改革的經驗和啟示 王習明 348
長沙市新農村建設的調研與思考 張迎龍 353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湖南省農村體育發展芻議 文福華 357
論土地問題中的公平與效率 宋圭武 362
以“活”為軸的農村組織體系演變 熊萬勝 366
縣域發展要完善人才支撐體系 李建奇 胡 瑩 371
進一步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綜合能力 李志萌 376
高職院校要主動服務“三農” 陳春泉 381
西部山區餘慶縣的社會管理創新與實踐 王興驥 385
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劉定青 390
縣鄉政府在農地林地流轉中應扮演什麼角色 趙俊臣 395
“三農”問題的多維考量 曹成華 400
新農村建設應注重鄉村傳統文化的運用 孫君恆 王 新 404
強農惠農資金實施的問題及其對策 傅光明 409
淺談湘西州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對策 李光盛 414
中西部地區縣域現代化的路徑思考 鄒進泰 彭 瑋 419
論生態危機中農民維權行動的權變取向 張勁松 王軍洋 424
把服務好農民增收作為縣域經濟的重點 李祥紅 429
益陽東部新區土地管理改革研究 曾萬濤 432
我國縣政改革的基本走向 陽信生 袁 青 438
新時期農民工權益維護的現狀及對策 雷小生 442
新型農民群體培育途徑與政策 劉建瓊 447
淺談縣域發展與安全生產 李盛鋒 451
惠農政策應集中力量惠及農業勞動者 周批改 456
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村社區建設問題 馬曉峰 459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曹國選 464
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鄉鎮財政困境 賈建友 468
金融支持縣域發展的瓶頸及對策 諶爭勇 473
縣域經濟在三農發展中的定位 周平海 478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縣級財政補貼風險評估 何 暉 481
農超對接:求解“三農”困境的市場化新路徑 曾祥明 487
縣政改革:目標設計與路徑選擇 路 陽 494
關於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思考 臧雷振 499
縣域科學發展與縣級政府決策績效最佳化 羅依平 503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現存的幾個問題 朱新峰 508
最理想的農村“並居”模式 張群峰 512
桂東縣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做法和新思路 張冠華 517
推進縣域城鎮化金融服務 歐永生 521
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優秀論文參選目錄 525
後記 陳文勝 53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