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湖南人民出版社於1951年1月10日成立,初名為湖南通俗讀物出版社,1954年4月更名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轉制後改名為湖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當時只有7人,他們篳路籃縷,以啟山林,經過20多年的發展,為湖南出版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湖南人民出版社乘改革開放的強勁春風,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以湖南人特有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氣,奏響出版界開放的強音。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湖南人民出版社力量不斷壯大,先後分出有關編輯室成立了科技、美術、少兒、教育、嶽麓和文藝等6家出版社。新世紀以來,湖南人民出版社又以“承湖湘學脈,弘揚中華文化;以圖書精品,展現時代風光”為宗旨,在競爭激烈的出版市場奮力拚搏,成績卓著,受到全國出版界和知識界的關注,也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和讚揚。
湖南人民出版社已經成為一家以編輯、出版、發行哲學、社會科學讀物為主的綜合性出版社,現設有辦公室、總編室、資產財務部、印務科、政治理論讀物、經濟讀物、法律讀物、辭書與文史讀物、教材開發、外語讀物、勵志讀物、湖湘文化、對外合作、法制文學、高校教材、青春讀物、圖書行銷、印前技術等18個部門,以及職業教育項目部、常耕工作室。共有員工100餘人,其中編輯60餘人,年出版圖書1000多種。另辦有綜合性月刊《大視野》。
199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被人事部、新聞出版署評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同年被新聞出版署評為良好出版社。200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國家一級出版社,並授予“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榮譽稱號。
組織機構
湖南人民出版社以出版人文社科和辭書工具書為主,現設有政治理論、經濟、法律、文史、譯文、辭書、綜合、藝術、教材開發、管理等10個編輯室(部),現有編輯人員60人,其中高級職稱30人,年出書約400種。
主要業務
建社以來,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
鄧小平決策思想研究》、《山河呼嘯叢書》(5種)、《毛澤東與湖南叢書》(5種)、《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15種)、《文史英華》(15種)、《中國災害研究叢書》(12種)、《走向21世紀論叢》(21種)、《
新編漢語詞典》、《
英漢雙解小詞典》、《實用外語從書》、《科學與和平叢書》、《
馬王堆漢墓文物》、《總量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等一大批優秀圖書。列入國家“九五”規劃的重點書有《
大中華文庫》(漢英對照)、《日漢辭海》、《中國經濟通史》、《鄧小平國防思想研究》、《文明史小叢書》、《法律法規實例說》、《中國歷史地圖集》等圖書,正在陸續出版。
榮譽
獲獎圖書
獲獎名稱 | 獲獎書名 | 作 者 |
| 《走出封閉》 | |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 | |
| | |
國家圖書獎 | | 中國軍事博物館編纂 |
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 《中國經濟通史》 | |
中國圖書獎 | 《東方文學作品選》 | |
中國圖書獎 | 《中國災害研究叢書》 | |
中國圖書獎 | | |
中國圖書獎 | 《現代點石成金術——價值轉化工程》 | |
中國圖書獎 | | |
中國圖書獎 | 《走出封閉》 | |
中國圖書獎 | | |
單位榮譽
湖南人民出版社全面實施精品戰略,提出了“以弘揚主旋律為中心,以奪大獎為重點任務,以多樣化系列化為手段,以高質量高效益為目的”的中長期出書指導思想。共有400多種圖書被評為各級各類優秀圖書,《走出封閉》、《道德建設論》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大中華文庫》獲國家圖書獎榮譽獎,《中國軍事史圖集》獲國家圖書獎,《中國經濟通史》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救災保險通論》、《總量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等7種圖書獲中國圖書獎。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新聞出版署評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同年被新聞出版署評為良好出版社。
評價
湖南人民出版社承湖湘學脈,弘揚中華文化;以圖書精品,展現時代風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形成了自己的出書優勢和出版風格,做到了弘揚時代精神與傳承湖湘文化相結合,多樣化與系列化相結合,出書與育人相結合,借鑑西方進步文化與推介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追求大家氣派,不斷提高出書品位。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具有文化積累價值和社會教化作用的精品圖書,受到各界的廣泛好評。
湖南人民出版社清醒地認識到要把自己建設成為名社、大社、強社,必須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精品圖書,必須有一批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的暢銷品牌。因此,社領導將精品工程的建設和暢銷群體工程的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常抓不懈,堅持正確導向,調整出書思路和出書結構,注重加強制度建設,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兩大工程的建設。湖南人民出版社將繼續堅守出版陣地,深化出版改革,最佳化結構,加強管理,提高質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協調發展,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中外優秀文化,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