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蒙養院

湖南蒙養院成立於1905年,即光緒三十一年,由巡撫端方創辦,招收三歲到四至五歲兒童,也是一所官辦的學前教育機構。

1905年5月,調任湖南巡撫的端方創辦湖南官立蒙養院,院址設在長沙坡子街糧道署舊址(原長沙南正街道門口),在今火宮殿坡子街南面的第一條橫街——糧道街上。在湖南省城育嬰堂育英街)附近,這是湖南省第一所幼稚園,是中國的第二所幼稚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蒙養院
  • 成立時間:1905年
  • 創辦:巡撫端方創辦
  • 分類:官辦的學前教育機構
  • 開院:1905年5月25日
湖南蒙養院成立於1905年,即光緒三十一年,由巡撫端方創辦,招收三歲到四至五歲兒童,也是一所官辦的學前教育機構。開辦之初也是聘請的日本人春山(春山雪子)、佐滕(佐滕操子)為保姆,課程由二位保姆制定並有詳細的《教課說略》,對課程及其教材、教法做了規定。
在我國初創蒙養院時,缺乏幼稚園的歷史積澱,懂保姆業務的人又很少,在當時的背景之下借鑑別人也不失為一種捷徑。
湖南最早的官立蒙養院設立了7門課程:談話、行儀、讀方(即識字)、數方(教幼兒學習單雙數、分解組成、加減等)、手技、樂歌、遊戲。
1904年頒行《奏定學堂章程》,創始了中國現代教育的第一個學制(癸卯學制),包括有《奏定蒙養院章程及親職教育法章程》。
蒙養院,按規定保育教導三歲至七歲兒童,以輔助親職教育“蒙養家教合一”為宗旨,附設於各省府廳州縣及大市鎮原有的育嬰堂敬節堂,分官立、公立、私立三種,設院董一人管理事務,以“老成端謹而又和平耐煩者充之”,“以乳媼和保姆任保育教導之事”,教導遊戲、歌謠、談話、手技四項。
“蒙養”本意是“蒙以養正”,教育童蒙修養正道;但如1905年的《湖南蒙養院教課說略》“將貧賤家兒童養成美材,富貴家父母當不慮其子弟同處染壞氣習;有此感情,將來國小堂不分貧富貴賤,可施共同教育”。
初時,官立湖南蒙養院僅招收幼生一組,並在1905年5月25日正式開院。任命馮開浚(三點水加睿,馮開竣)為院長,到了第二年開春,不斷有家長送來幼兒學生,蒙養院馬上新開了一個班級。
開辦在原糧道衙門的官立湖南蒙養院開辦才一年,即被迫遷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湖南連降暴雨,到處洪水泛濫,數百里外一片狼藉,三四十萬人到處乞食。討飯的災民尋找到糧道衙門,放了一把大火,霎時湖南蒙養院變作了頹垣破瓦。因政府無力修復,湖南蒙養院即原糧道衙門即開始對外招商拍賣,最後歸商人蔡某買得。
從此湖南蒙養院與湖南省城育嬰堂分開,“居無定所”,三年之內,先搬到東茅巷、再遷至五堆口、三遷至局關祠,三處地方都是租借民房,作為臨時院址。而幼稚園的一切課程和教法,全部聽由兩位日本教師完全作主。
1911年,革命軍興起,長沙反正,推翻清朝統治,長沙的第一所幼稚園湖南蒙養院宣告停辦。
辛亥革命後,1912年民國建立,公立私立男女各校在長沙城內蔚然而興。湖南當時創辦省立師範學校六所。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即新址設砂子塘的稻田中學)創設在馬王街古稻田(今人民路蔡鍔南路交會處附近)。已宣告停辦的湖南第一幼稚園——湖南官立幼稚園居然恢復,並遷入省立一女師校內,改稱湖南省立第一女師範附屬幼稚園。這時兩位日本美女已經回國,第一女師幼稚園於是聘用從日本女子師範畢業、留學回來的“海歸派”女名人黃國厚為園長。此後,繼任黃國厚的園長為馮蘊秋女士,馮蘊秋從北京女子師範畢業。以後該院隨省立第一女子師範相繼改名為省立第二中學附屬幼稚園和省立長沙女子中學附屬幼稚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