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人口述史》是2024年7月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李陳貞、朱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人口述史
- 作者:李陳貞、朱靜
- 出版時間:2024年7月
-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6734112
- 定價:76 元
《湖南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人口述史》是2024年7月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李陳貞、朱靜。
《湖南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人口述史》是2024年7月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李陳貞、朱靜。內容簡介《湖南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人口述史》是湖南省“十四五”時期民族古籍出版重點項目,通過對湖南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白族等...
《說自己:非遺傳承人口述實錄》是2019年貴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嵐。內容簡介 作者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多年,接觸到一些充滿民間智慧的鄉土知識高人,他們是農村極普通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閒時,喜歡從事各種充滿智慧有用的民間技藝。本書選了幾個不同類型的傳承人,請他們敘述自己的故事,...
首先,研究者在對傳承人進行口述史訪談時,是一種平等的對話、交流關係。以往,學者們討論非遺傳承人時往往是高高在上地談原則、方法,或者就概念、理論本身來分析,他們大多沒有親自到田野中去,與傳承人進行平等地互動與交流。從馮先生的實踐和總結中可以發現,只有深入田野,與傳承人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對話,才能...
(三)《中國非遺傳承人口述史編撰工作指導手冊》郭平苑利 (四)《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工作指導手冊》王福州苑利 (五)《中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指導手冊》周建明苑利 √ (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管理工作指導手冊》苑利顧軍 (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工作指導手冊》楊紅 (八)《中國...
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就是基於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現狀和需要及時提出來的。以訪談、口述方式來蒐集歷史資料,記錄見聞和撰寫人物風物誌書,是中國和外國都古已有之的記述方法。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設有專人為史官蒐集人們言談內容。《史記》記述的內容、漢代《樂府》詩歌的蒐集整理、藏族的《...
此外,本刊還大力發掘、扶植青年新秀,為其學術成果專設發表版塊,為非遺研究相關領域培育後備力量。 本刊設有非遺保護的理論與實踐、非遺研究的學術史、非遺調研報告及民族志研究、非遺保護專題研究、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專題研究、人物訪談與學術對話、非遺傳承人口述史、世界非遺之窗、非遺保護簡訊、非遺研究書評等欄目。...
《劉魁立口述史》是2024年中國文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魁立。內容簡介 本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親歷者口述史”叢書之一。叢書通過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重要學者及親歷者進行細緻全面的訪談記錄,鮮活而生動地呈現非遺保護的中國實踐的動態過程。本書真實記錄劉魁立先生的人生經歷,展示其對非遺保護...
工藝之道 “工藝之道”——兼論南方少數民族民間工藝美學觀 民族民間因素與現代藝術形塑——以“貴州美術現象”中的現代性問題為中心 傳承人眼裡“燈”的流變——以非遺《利川燈歌》為例 儺戲與能劇鬼神面具的民間情懷 侗族太陽紋的形成及其審美特徵探析 變與不變:三江侗族農民畫的走向與思考 ...
《綿竹木版年畫傳承人口述史》是2021年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綿竹木版年畫傳承人口述史》是一本大眾普及的文化口述史,是蘊藏勞動人民智慧與美德的文化寶典,是作為中華兒女都必須掌握並認知文化根性的科普讀物。《綿竹木版年畫傳承人口述史》主要口述對象有世代相傳民間藝人,以北派宗師李方福和...
別讓“非遺”受傷 “非遺”保護應有明確的價值尺度 城市化挑戰“非遺”本真性 畫鄉消逝,年畫何處落腳 手工製作還是機械化生產 “非遺”保護切莫走偏 是誰製造了最美“葛村”的神話 四、時代轉型與文化境遇 年畫“臨終搶救”的必要性 城市化進程中文化遺產的穩態維持及變動 民俗語境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口述史原則與...
每本圖書都配有現場調查和傳承人的珍貴資料圖片近百張,這基本上實現了我們的理想:為散落在大地上的,身懷絕技的,鮮為人知的民間藝術家們留下自己的聲音。每一個精選的藝術家都是非遺傳承人中閃亮的那一個,他們無論受挫還是取得成功都是一道傳奇,在貼近真實的口述實錄中,我們師生本著真實記錄、仔細捕捉、...
2016年6月16日,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成立。機構簡介 該研究所是經中國民協和天津大學批准,依託於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組建而成的國家級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機構,旨在系統、深入地開展傳承人口述史的理論建設與田野作業,更好地推進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非遺傳承人口述技藝叢書:木版年畫技藝》是2018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叢書採用口述史學方法,對木版年畫、葫蘆雕刻、陶藝、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進行採訪,記錄相關遺產的歷史傳承、風格特點、技術創新及衍生髮展等方面。這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選自文化部和教育部聯合發起的中國非物質...
《一個人的劇團》是一部展現了湖南邵陽燕窩嶺布袋戲藝人的真實生活及傳承的原生問題的紀錄片。劇情簡介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示範性項目,邵陽布袋戲傳承的拍攝記錄從2016年3月啟動,圍繞年過古稀的傳承人劉永安展開。劉永安從小在“戲窩子”長大,是劉氏家族的第十八代傳人,1977年開始學習邵陽...
陳劍,湖南汨羅人。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教授,設計學、美術學碩士生導師;蘇州大學設計學博士。主要致力於湖南民間美術研究、中國古代設計文化史與文獻研究、美術考古與中國設計史研究。陳劍簡歷 陳劍(聿之),湖南汨羅人。蘇州大學設計學博士。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教授,設計學、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致力於湖南民間美術...
除了漢字,中國還擁有30餘種少數民族文字,與文字相關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47項,其中7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歷時1年,行程5萬公里,走訪11個省份、50餘個城市和鄉村,集合60多位非遺傳承人的口述史,遂成“文字的記憶——非遺中的文字...
《灘頭年畫鐘海仙梁平年畫徐家輝》是2011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蒲嬌。內容介紹 《灘頭年畫 鐘海仙 梁平年畫 徐家輝》,本書以中國民間文化史上重要的兩個年畫產地湖南灘頭和重慶梁平的傳承人為口述史採錄對象,兩地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年畫亦充滿個性化色彩。本書圖文並茂,對兩地的年畫史、傳承人個人從藝...
除了漢字,中國還擁有30餘種少數民族文字,與文字相關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47項,其中7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歷時1年,行程5萬公里,走訪11個省份、50餘個城市和鄉村,集合60多位非遺傳承人的口述史,遂成“文字的記憶——非遺中的文字...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民委第三屆“向全國推薦百種優秀民族圖書”。口述歷史 2010年起,開展 中華多 民族作家、學者、非遺傳承人、民間 人物 口述歷史採錄。2017年1月,創辦宗融藝文館(籌),自費收藏保護中華多民族人文社科書刊、手稿等檔案資料。2021年,主持的口述歷史項目《向死而生:河南抗洪救災民間...
除了漢字,中國還擁有30餘種少數民族文字,與文字相關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47項,其中7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歷時1年,行程5萬公里,走訪11個省份、50餘個城市和鄉村,集合60多位非遺傳承人的口述史,遂成“文字的記憶——非遺中的文字...
2006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讀民族民間美術搶救與保護工程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在校期間,參與2007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的大型國家展覽工作;在中國美術館承擔的國家重點課題“中國民間美術著名傳承人現狀調查”中負責撰稿工作;同時,參加了國家重點課題“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人口述史資料庫”項目工作;曾在...
學習期間參與“中國民間美術著名傳承人創作現狀調查”、“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人口述史資料庫”等多項國家級重點課題研究,並對北京麵塑藝術、河北大廠景泰藍、銀藍花絲製作技藝、河南濬縣泥咕咕、山西廣靈剪紙、臨汾木版年畫、湖南湘西土家族織錦等民間藝術傳承人進行了深入的調研。2007年底,加入“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
在奔走呼號中,他留下了浩繁的文字,包括思想、理論、批評、隨筆、散文、紀實、研究、口述史、講話、談話錄,等等。作為中國多項重大遺產工作(非遺搶救、古村落保護、傳承人保護等)的倡導者、發動者、組織推動者,這些 文字無疑具有歷史的見證意義,更留下了一代文化遺產保護志願者的精神與行動的足跡。《馮驥才...
藝術版》,2015年10月。4.《中國木偶兒童劇的演進路徑探析》,《四川戲劇》,2015年9月。5.《一位老人的木偶戲人生——沙地木偶戲傳承人向承福口述史》,《民族藝術》,2015年2月。6.《論平陽木偶戲的宗教價值》,《宗教學研究》,2014年3月。7.《提線木偶戲史跡考述》,《學習月刊》,2012年2月。
(三)非遺語境中年畫的“俗”與“民”第五章 傳承人口述史 一 朱仙鎮年畫歷史與發展 二 年畫的生活意義 三 年畫藝人的成長史 四 藝人的年畫經歷(一)五 藝人的年畫經歷(二)六 “雲記”的歷史 七 “雲記”的日常運作與經營 八 “雲記”刻印、收徒及年畫的製作 九 年畫的題材、體裁及年畫社 十 木版雕...
《鳳翔年畫 邰立平》是中國木版年畫的全面普查作為搶救工程最先啟動的項目已進行六年。如今,全國各年畫產地的文化檔案陸續完成。其中16個產地已列入2006年矛~2008年公布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般認為,只要進入國家非遺名錄,田野普查即已完成。然而,產地的普查成果側重於對傳承人集體性的總結。但是,傳承人...
2015 內丘神碼非遺傳承人魏進軍口述史,《民族藝術》,第5期 (CSSCI)2015 中國紙馬域外研究述評,《民間文化論壇》,第4期 (社科院核心檢索)2015 藝術的視覺化實踐略論,《創意設計源》,第3期 2015 文化遺產視角下傳統村落保護的理念與方式,《建築與文化》,第6期 (學科評估重要期刊)2015 標識的開放性...
木版年畫有其作為文化遺產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不允許在商業化、市場化的過程中肆意改變的,否則就會喪失了其文化和歷史價值;但另一方面,傳統文化面臨著與當代社會相適應、相協調的問題,面臨著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的問題。如果簡單地拒絕市場化、商品化,非遺很可能會失去其現實的生命力。夏挽群認為,...
李姝萌,女,九三學社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支設委員。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專業,碩士。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班導員,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專任教師。主持完成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民間文化研究中心課題《“色達骨笛”非遺傳承人口述史實錄與挖掘研究》、《色達藏戲傳承人口述史實錄與整理研究》,公開發表多篇論文...
第八章 桐柏山歌“非遺”傳承人口述史料 後記 作者簡介 張宛艷,1979年生,女,河南南陽人,南陽師範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圖書館學、檔案文獻學。發表文章20多篇,北大、南大核心14篇:主持、參與省部級、地廳級項目10多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