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是馮驥才主編、張士閃、馬知遙、郭平、祝昇慧、馮莉等編寫的一部文化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12月。
該書聚焦“傳承人口述史”這一匯聚人類學、遺產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的全新概念,著重討論口述史研究中的傳承人、傳承人的文化記憶與口述傳統、傳承人口述史的特徵、傳承人口述史訪談方法研究、傳承人口述史書寫方法研究等問題,是中國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中的第一部方法論專著,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中具有指導性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
- 作者:馮驥才、向雲駒、張士閃、馬知遙、郭平、祝昇慧、馮莉
- 類別:文化學著作
- 首版時間:2016年12月
- 字數:35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一書共五章,分為三個部分。緒論是全書的第一部分,作者在緒論中闡明了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分析了當前口述史研究的現狀;指出了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的重點與難點。
第一至三章是全書的第二部分。在第一章中,作者指出了傳承人口述的特徵及傳承人口述史的認識價值。作者認為,傳承人的口述具有文化主體性和原生性、自律性和自為性、多重建構性;傳承人口述史具有重要的身體經驗價值,是民間文化的重要內容。基於口語文化特徵,特別是口語思維特徵的探討,作者在第二章著重分析了傳承人口述行為機制及記憶的規律。作者認為,記憶具有選擇性,傳承人往往會根據某種需要而重新建構記憶,而口述者對於“意義”的編織機制更值得關注。第三章,作者就傳承人口述史的身體性特徵進行了論述。作者認為,傳承人口述史是由內化到外化的身體表達,承載了傳承人的生命情感和主體意識。
第四和第五章是全書的第三部分。作者在這一部分主要討論的是傳承人口述史的訪談方法、書寫方法,傳承人口述史檔案的整理與保存等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作品目錄
緒論 | 第一章 口述史研究中的傳承人 | 第二章 傳承人的文化記憶與口述傳統 |
第一節 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 第一節 口述史與傳承人 | 第一節 記憶的凝結 |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人保護 | 一、傳承人口述的文化主體性和原生性 | 一、記憶的素材 |
二、傳承人與傳承人的口述史問題 | 二、傳承人口述的自律性和自為性 | 二、記憶的選擇性 |
第二節 口述史和口述史研究的現狀 | 三、傳承人口述的多重建構性 | 三、口述語境的再造 |
一、作為歷史學的口述史 | 第二節 傳承人口述史的認識價值 | 第二節 個體記憶、集體記憶與公共記憶 |
二、作為田野研究的口述史 |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是傳承人 | 一、個體記憶 |
第三節 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的重點與難點 | 二、傳承人口述史的身體經驗價值 | 二、集體記憶 |
一、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學術基點與思想來源 | 三、傳承人口述史是民間文化的重要內容 | 三、公共記憶 |
二、問題的提出與解決 | 四、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公共記憶的關係 | |
三、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的難點與學術創新 | 第三節 口述傳統與知識傳承 | |
四、中國學派的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 | 一、作為知識傳承方式的口頭傳統 | |
二、傳承人的口述史與口頭表達的規律 | ||
三、口述史:知識的傳承與再生產 | ||
第四節 “現在中心觀”:非遺傳承人的記憶與口述表征 | ||
一、傳承人的記憶:被選擇的“"過去” | ||
二、交流語境中的口述 | ||
三、記憶與口述:面向當下的建構 | ||
第三章 傳承人口述史的特徵 | 第四章 傳承人口述史訪談方法研究 | 第五章 傳承人口述史書寫方法研究 |
第一節 由分散到整合的學科定位 | 第一節 傳承人口述史訪談的設計與準備 | 第一節 傳承人口述史文本的書寫方法 |
一、轉型期非遺視野下的學科契機 | 一、確立訪談對象 | 一、訪談資料的整理 |
二、比較視野中的口述套用 | 二、蒐集資料與理論儲備 | 二、文本的書寫方法 |
三、全球化視野下的跨學科整合 | 三、設計提綱 | 第二節 書寫的幾個理論問題 |
第二節 由內化到外化的身體表達 | 四、訪談前的準備 | 一、口述方法的局限性 |
一、基於非遺的口耳相傳 | 第二節 傳承人訪談的類型和策略 | 二、傳承人“異化"的危險 |
二、基於語境的表演 | 一、傳承人訪談的類型 | 三、口述真實與歷史真實 |
三、基於傳統的文化記憶 | 二、傳承人訪談的技巧與策略 | 四、口述史的道德問題 |
第三節 由自發到自覺的人文訴求 | 第三節 傳承人口述史的基本訪談方法 | 第三節 傳承人口述史檔案的整理與保存 |
一、傳承人的生命情感與主體意識 | 一、訪談的基本原則 | 一、錄音,圖片、影像、文字史料的保存 |
二、歷史建構中的再現與敘事 | 二、結構與非結構訪談方法 | 二、建立傳承人人物檔案 |
三、作為生活根性的文化 | 三、術語在訪談中的作用 | 三、傳承人的作品檔案 |
四、記錄方式的選擇 | 四、口述史中的實物檔案 | |
五、補充訪談 | ||
參考文獻 | ||
後記 |
作品思想
該書明確了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中國關於傳承人的定性和定義研究還不夠深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是什麼,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承人的關係還沒有從學理上闡釋清楚。一些學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是“文化”,一些學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是“傳承”。無論是“文化”還是“傳承”,其著眼點無疑都是“物”,即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技藝”或者“記憶”本身。而馮驥才先生主編的這本《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則是貫徹了他一貫以來的人文主義精神和以人為本的學術思想,其著眼點在“人”,而不是“技藝”和“記憶”,凸顯了傳承人作為文化持有者和實踐者的主體地位。正如賀學君所說,“必須相信,只有(特定民族社區的)人才是(特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無可替代的能動主體”。通過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分析及對近年來中國非遺保護實踐的經驗總結,作者明確地指出:“傳承人不僅是記憶和技藝的載體,更是傳統文化的見證者和傳播者,是民間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本。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核心、最關鍵、最要害的就是保護傳承人。為傳承人做口述史和口述史研究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得力、最有效、最有益的工作之一。”對傳承人的理解、了解、觀察和研究,是真正理解、了解、觀察和研究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好途徑。由此,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承人的關係得以闡釋清楚,傳承人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
該書奠定了以“對話”和“交流”為核心的方法論基石。馮驥才先生是口述史實踐的先行者。早在1986年,作為文學家的馮驥才就利用口述史的方法,做了100個人“文革”十年的口述實錄,出版了《一百個人的十年》一書,引起了文學界、史學界的廣泛關注。這也是後來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思想來源和學術起源。後來,馮先生又先後主持了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調查和中國木版年畫傳承人口述史調查,出版了《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叢書》和《中國木版年畫傳承人口述史叢書》。在這些寶貴的口述史實踐的基礎上,作者積極借鑑了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經驗,結合當下的非遺保護實踐,奠定了以“對話”為核心的方法論基石。首先,研究者在對傳承人進行口述史訪談時,是一種平等的對話、交流關係。以往,學者們討論非遺傳承人時往往是高高在上地談原則、方法,或者就概念、理論本身來分析,他們大多沒有親自到田野中去,與傳承人進行平等地互動與交流。從馮先生的實踐和總結中可以發現,只有深入田野,與傳承人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對話,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生活。其次,傳承人與其所在的社區、生活世界之間也是一種對話的關係。再次,傳承人與民間文化、歷史文化之間也是對話的關係。以“對話”為核心的方法論的確立,“有助於傳承人樹立自我的主體意識,有助於文化傳統的存錄,更有助於文化傳承機制的良性運轉”。
該書建構了傳承人口述史的理論模型,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操作方法。作者在對國內外口述史研究案例和經驗的充分總結、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中國非遺保護的實踐,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傳承人口述史理論模型,為“傳承人口述史”這一嶄新的學術概念提供了充分的理論支撐,把傳承人口述史提升到了學科分支的地位。在《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一書中,作者還就傳承人口述與記憶的規律和機制進行了總結。遵循了這些規律,了解了這些機制之後,才能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此外,作者還就口述史的訪談方法、書寫技術和手段、資料的留存和檔案整理方式等內容做了深入細緻的分析,並列舉了多個例證,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為今後的傳承人口述史研究,乃至更廣泛的口述史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方法和依據。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20年12月10日,該書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作者簡介
馮驥才,男,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和文化學者,為文革後崛起的“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後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代表作《啊!》《雕花菸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一百個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韓、越等十餘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餘種。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