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大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北通城大溪國家濕地公園

湖北通城大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幕阜山北麓的通城縣四莊鄉東北部,主要包括大溪村和紙棚村兩個行政村,距縣城35公里。總面積931.97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42.84公頃,濕地率47.52%。這裡山深林茂,萬木崢嶸,擁有自然島嶼十多個,形成三面抱水,水面環山的獨特自然景觀,被譽為“通城”。2017年6月23日,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琰率驗收組深入通城縣四莊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北通城大溪國家濕地公園
  • 外文名稱:Hubei TongCheng Da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 地理位置:湖北省通城縣四莊鄉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占地面積:931.97公頃
  • 開放時間:早8:00-晚5:00
  • 景點級別:國家級(暫未授A)
  • 門票價格:免費(暫時)船票自費
  • 著名景點:大溪洞、巡山廟等
  • 濕地類型:生態濕地系統
  • 濕地河系:屬陸水河支流青山水系
  • 建設進度:2016年-2017年(二期)
  • 濕地投資:3.36億
  • 管理機構:大溪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基本情況,公園大記事,總規劃,資源特色,水質優良,景觀優美,生物多樣性,科研價值,濕地生態,旅遊指南,

基本情況

地理位置
通城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湘鄂贛三省交界之幕阜山北麓。地跨東經113°36E-114°4E,北緯29°2N-29°24N。縣境東南接江西修水縣,西與西北毗鄰湖南省岳陽縣、臨湘市,北與東北與本省崇陽縣相鄰。通城縣內106國道縱貫南北,320省道橫穿東西。擬建的大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鹹寧通城縣的東北部的四
區點陣圖莊鄉境內,位於東經114°0′32.217″—114°3′14.001″,北緯29°20′40.263″—29°22′54.781″
區點陣圖區點陣圖
地質地貌
通城縣地處區域多期構造單元的交匯複合部位,沉積岩、火成岩、變質岩均有出露,但分布面積差異很大,且上古生界及中生界沉積岩地層在區內缺失,但現在出露的地層岩石仍代表了 17 億年以來地殼地質構造發展史及其有關的礦產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歷史。大溪國家濕地公園所處的位置,即通城縣的東北部主要出露地層有元古界前震旦系中統,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及新生界第四系更新統、全新統。岩性主要為碎屑岩,其次為變質岩、碳酸鹽岩
水系水文
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內的水系主要為青山河水系、大溪水庫、雙港和大溪港等入庫溪流。通城縣地表水源豐富,雋水、菖莆港、鐵柱港、沙堆港等主要水系構成的溪流共 135 條,年均徑流量約為 9 億立方米,流域面積達 1139 平方公里。境內建有中小型水庫 74 座,總控制承水面積 289.64km 2 ,水庫總庫容 1.5345×10 8 m 3 。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地下水資源亦很豐富,按其埋藏條件和含水岩石空隙性,可劃分為三種類型:鬆散岩類空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鹽岩岩溶水。
氣候概況
大溪濕地公園地處中亞熱帶,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 15.5°C,7 月最熱,1 月最冷,最高氣溫為 39.7°C,最低氣溫為-15.2°C。無霜期為 258 天左右,年均降雨量 1450 毫米(城區)至 1600 毫米 (山區)。主要災害有低溫、旱澇、連陰雨、大風、冰雹、高溫。
土壤類型
大溪濕地公園土壤種類眾多,共分紅壤、黃棕壤、草甸土、沼澤土、石灰岩土、潮土、水稻土等 7 個土類13 個亞類、25 個土屬、73 個土種 。成土母質以花崗岩為主,分布極廣,其餘泥質岩類,第四紀浮土和石灰岩。
建設歷史
2012年7月9日,通城縣四莊鄉大溪附近村民喜出望外:大溪濕地公園建設指揮部正式掛牌成立,投資9200萬元的濕地公園建設拉開帷幕。
大溪濕地公園位於通城縣四莊鄉境內,屬於陸水河支流的青山河流域,包括兩個行政村,總面積931。97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42。84公頃,濕地率47。52%。大溪濕地公園地處中亞熱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調查,大溪濕地公園有崗丘植物114科304屬;有濕地維管植物74科222屬326種;有野生脊椎動物5綱36目81科24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頸長尾雉和雲豹兩種。
大溪國家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和申報專題片已順利通過了湖北省濕地專家評審,6月初,整個申報材料已報送國家林業局並通過初評。大溪濕地公園山青水秀、林海浩渺,風景秀麗、民風純樸,群山、翠林、綠水相映成趣,無不展示著大自然的寬廣和柔美,是不可多得的丘陵深山濕地。公園水面寬闊、湖汊眾多,水岸線迂迴曲折,水上蕩舟,別具韻味。優美的山水景觀、濕地景觀具有巨大的旅遊開發潛力。
"加強大溪濕地公園保護,有利於保護優良水源、濕地棲息環境和生物的多樣性;有利於保障陸水河流域乃至長江中游的水系生態安全;有利於發展生態旅遊業。"通城縣委書記姜衛東說。
2012年,通城縣人民政府委託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總站、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湖北省林業勘察調查規劃設計院對大溪濕地進行規劃,本著生態優先、科學修復、適度開發、合理利用的原則規劃,規劃用8年投資9200萬將大溪濕地公園建設為濕地保護保育區、濕地恢復重建區、濕地宣教展示區、濕地合理利用示範區、綜合管理服務區等5個功能區的國家級生態園。
居民遷移
2013年公園獲批國家級濕地後,當地政府準備將濕地範圍內數百名常住居民遷出;目前居民已遷出完成。

公園大記事

2011年12月被湖北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濕地公園。
2013年1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單位。
2013年5月啟動第一期建設工程。

總規劃

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規劃依照“生態、文化、科技”三大理念,完善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充分發揮濕地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地區生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現有的地形地貌,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規劃布局,選擇原生植被保存相對完整,濕地生物多樣性相對較高的區域作為濕地保育區。
規劃建設期為8年(2013年-2020年),分三個階段:
湖北通城大溪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圖湖北通城大溪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圖
一期建設(起步階段):3年(2013年-2015年);
二期建設(發展階段):2年(2016年-2017年);
三期建設(完善階段):3年(2018年-2020年)。

資源特色

水質優良

大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通城縣的東北角,與崇陽縣接壤,是青山水庫的上游庫區 ,擁有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水質較為良好。2011 年 8 月 24-25 日,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會同通城縣林業局組成聯合考察組,對大溪濕地的水質進行了採樣分析,對水質作出了綜合評價。經測定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Ⅱ類水體標準。

景觀優美

作為國家濕地公園主體的大溪庫區水域壯闊,水中島嶼星羅棋布,集水域壯美、水質純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四美”於一水,自然景觀秀美,主要有金盆映月、犀牛望月、美女出浴、天鵝抱蛋、應聲石等幾十處景點,還有類型多樣和形態多姿的植被景觀資源和動物景觀資源。公園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交融,有歷史悠久的傳統農耕文明,還有廣為流傳的《拍打舞》、《打鑼腔》、《提琴戲》等民間文化,反映了該區域人與濕地和諧相處的濕地文化,體現了濕地公園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多種文化在該區域集中體現,賦予了濕地公園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拓展了濕地生態旅遊的文化內涵。

生物多樣性

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低山常綠闊葉林區,植物種類繁多,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闊葉、灌叢、草叢等植被隨海拔的變化呈垂直分布。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內共有蕨類植物 9 科 10 屬 13 種,裸子植物 8 科 13 屬 18 種,被子植物 97 科 281 屬 432 種(單子葉植物 10 科 36 屬 48 種,雙子葉植物 87 科 245 屬384 種),總計 114 科 304 屬 463 種。常見針葉林有杉木、馬尾松、金錢松、黃山松、華山松、水杉、柳杉、冷杉等;闊葉林有杜仲、鵝掌楸、桂花、白玉蘭、銀杏、香果、丹桂 、海棠、核桃、黃楊木、獼猴桃、細葉香桂、大血藤等;竹林有毛竹、小經竹等 ;灌叢有檵木、油茶、胡椒、杜鵑;灌草叢有馬棘欖、大葉芝麻、五節芸、七葉一枝花等。其中有被譽為“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珍貴樹種水杉,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銀杏、杜仲,有國家三級保護樹種大血藤、白玉蘭、黃楊木、厚朴 、細葉香桂。靈芝。五加、天麻、黨參、田七、半邊蓮、黃蓮、八角蓮、七葉一枝花等名貴藥材更是名冠江南。
白鷺白鷺
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內脊椎動物共有 5 綱 36目 81 科 241 種。其中,魚綱 9 目 14 科 63 種;兩棲綱 2 目 4 科 13 種;爬行綱 3目 9 科 26 種;鳥綱
白鷺15 目 40 科 109 種;哺乳綱 7 目 14 科 30 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保護動物有雲豹和白頸長尾雉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白尾鷂、白頭鷂、紅翅綠鳩、草號、紅角號、雕號、領角號、鴛鴦、白鷳、金貓、大靈貓、穿山甲等十三種,省級保護野生動物不計其數。2002年4月份,大溪村民戴國旺在大溪村陳家沖發現並捕捉了一隻正在抱窩的白頸長尾雉和撿到7個蛋,得知這一訊息後,市、縣林業局和華中農業大學高繼舟教授第二天趕到了戴國旺的家,由華中農業大學高教授把白頸長尾雉和7個蛋帶回華中農大進行馴養試驗,由於技術原因,當年馴養未成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6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珍貴樹種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銀杏、杜仲、鵝掌楸、厚朴、金錢松五種。上述物種資源數據說明通城大溪濕地公園生態環境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在區域乃至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科研價值

濕地公園水質優良,動植物資源豐富,是研究濕地生態系統發展及其演替規律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活教材”,對保存和發展動植物資源和研究中亞熱帶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生物生產力,開展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有效發揮、提高濕地生態系統的承載力,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和恢復能力等相關學科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學術價值。同時,是開展科研、定位監測、普及推廣科學技術、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的良好場所,是天然的“教學實習基地”和“科學實驗室”。

濕地生態

擬建的通城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內的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好,且與周邊森林生態系統相連線,體現出從上游到下游,從水上到陸地,從濕地植被到高大喬木的完整性,但又具有一定的封閉性,使得區域內濕地植被和林草植被都得到了良好的保護,濕地在區域生態環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旅遊指南

大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通城縣四莊鄉東北端,由大溪水庫和四莊鄉紙棚村及大溪村各一部分組成,人口510餘人。從通城縣四莊鄉出發前往公園,只有一條山路可行。山路狹窄,依山而建,蜿蜒曲折,四周山深林茂,萬木崢嶸,大溪水庫水流經山澗時而傳出汩汩的聲音;在半山腰看車窗外,五重山脈,層次分明。車行40餘分鐘到達紙朋村,眼前豁然開朗:庫塘、水草澤地、洪泛平原、低丘湖汊分隔,濕地上楊樹成行,綠草豐茂,各類鳥兒在水面上嬉戲玩耍——河流、水庫、洲灘、森林構成了一副絕佳的濕地風景圖。 大溪濕地的秀美在於水庫。泛舟馳騁水面,涼風習習,很是愜意。庫區水域壯闊,水中島嶼星羅棋布,島上原始森林保存良好,植被簇成一團。樹木、島嶼倒影在湖水中,將湖水映成綠色。渡船經過之處掀起陣陣水紋,碧波起伏,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小舟掀起的浪花形成波浪狀向四周展開,拍打在島嶼底部,細浪滔滔,別有一番情趣。山的生氣,水的機靈,就這樣融為一體,說不清是山戀著水,還是水纏著山。難怪乎《白蛇傳說》在這裡取景拍攝。大溪濕地的秀美還在於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秀美的山水孕育著生命,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早在70年代初,這裡的漁民就以捕魚為生,水庫里魚的種類達63種之多,尤其是小銀魚頗有名氣。濕地里的山區島嶼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清晨,總要早起的鳥兒飛到濕地上覓食,傍晚,野獸的吼聲總是打破濕地的寧靜。公園管理人員介紹說,濕地共有維管植物74科222屬326種,野生脊椎動物共有5綱36目81科241種,其中不乏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尤值一提的是,濕地公園除傳統農耕漁業文化外,還廣泛留傳著《拍打舞》《打鑼腔》《提琴戲》等民間文化,給濕地公園賦予了厚重的原生態文化,拓展了生態旅遊的文化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