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洪新農村試驗區

湖北省仙洪新農村位於江漢平原,試驗區範圍原來包括地處洪湖周邊的仙桃市、洪湖市、監利縣所屬14個鄉鎮、407個村,試驗區內共有19.78萬戶、 75.45萬人、版圖面積1467平方公里。2009年,省委、省政府決定,為加大試驗區改革試驗力度,擴大試驗範圍,將周邊的9個鄉鎮(其中仙桃市2 個,洪湖市2個,監利縣5個)、322個村,新增納入仙洪試驗區建設。其意義在於探索平原湖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仙洪新農村試驗區
  • 地址:江漢平原
  • 面積:1467平方公里
  • 人口:75.45萬
簡介,縱深推進,十條真經,基本經驗,

簡介

仙洪地區是革命老區,洪湖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是湖北省的糧食主產區,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過去貢獻很大,現在相對困難一些;是水網湖區和全省著名的“水袋子”,地勢較低,易澇易旱,水利基礎設施欠帳太多;是著名的“蟲窩子”、血吸蟲病重疫區;人口密集度高,人均資源相對較少,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糧食、水產品基本處於初級加工階段;長期積累下來的社會矛盾較多,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難度較大。總之,這一區域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處於相對困難、正在爬坡的地位,是江漢平原農村乃至全省農村的一個縮影,在湖北農業和農村發展中極具代表性。
據統計,2008年,試驗區內仙桃洪湖監利三縣市生產總值分別為233億元、89億元、100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分別為10億元、2.83億元、2.76億元。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質量都是最好時期。試驗區荊州片農民人均純收入4966元,比上年增18.8%,仙桃片農民人均純收入5575元,比上年增加675元。
2008年,試驗區洪湖片10個鄉鎮實現生產總值41.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2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6%和20.3%,高於洪湖市平均水平;
仙桃片兩個鄉鎮(園區)完成工農業總產值4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7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1%和13.8%,高於仙桃市平均水平;
監利片兩個鄉鎮實現生產總值5.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80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億元和790元,高於監利縣平均水平。

縱深推進

五個方面縱深推進
仙洪試驗區正從五個方面縱深推進。
一、9個鄉鎮“擴招”:試驗範圍縱深推進。
2009年5月6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擴大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範圍的通知》(鄂辦文[2009]40號)。通知指出,為了加大試驗區改革試驗力度,經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將仙桃市楊林尾鎮、郭河鎮,洪湖市府場鎮、螺山鎮,監利縣白螺鎮、柘木鄉、橋市鎮、棋盤鄉、汴河鎮等9個鄉鎮納入仙洪試驗區範圍,按照試驗區領導小組的部署,統一規劃,全面推進。仙洪試驗區從原來的14個鄉鎮(辦事處、管理區、工業園區)、407個村(場、街道、居委會)、23萬戶、75萬人口、66萬畝耕地、33萬畝養殖水面,增加至現在的23個鄉鎮(辦事處、管理區、工業園區)、710個村(場、街道、居委會)、31萬戶、123萬人, 154萬畝耕地,70萬畝養殖水面。
新納入的9個鄉鎮作了一下“粗略分析”:仙桃兩鎮,一雞一鱉有特色,郭河的雞,爭創湖北第一鎮,楊林尾的鱉,爭創全國第一鎮,加上張溝鎮的聲名遠揚的鱔,再加上正在發展的仙桃食品產業加工園,這樣就形成了“三柱支撐、一園崛起”的發展大格局。洪湖兩鎮,螺山鎮定位發展現代農業,打造特色經濟強鎮和水鄉園林新鎮;府場鎮定位發展現代工業,打造全國石化裝備製造基地和全省產業集聚重點鎮。這樣洪湖12個鄉鎮組成的試驗區,以水產品加工園區為牽引,以市區工業和府場曹市工業為工業一輪,以沿洪湖諸鄉鎮為農業一輪,形成“一園牽引,兩輪齊動”發展大格局。其產業功能更完備,帶動作用更明顯,主體效果更突出。監利這次獲得“重點傾斜”,一下子增加了5個鄉鎮,均在沿洪湖和沿長江一帶,水鄉特色濃,水產特色重。監利片7個鄉鎮組成的試驗區正在形成“一區帶兩區、三區齊發展”的發展大格局:即以糧食水產品加工園區,帶動糧食產區和水產區發展,兩區發展反過來促進加工園區發展。整個仙洪試驗區,試驗範圍擴大了,試驗課題增加了,試驗層次豐富了,試驗內涵深刻了;與此同時,試驗難度增加了,試驗成本提高了,試驗挑戰加大了,試驗風險增多了。總起來看,試驗範圍的縱深推進,機遇與挑戰同在,搶抓機遇,迎接挑戰,正是縱深推進的必然選擇。
二、八個更加突出:試驗重點縱深推進。
試驗區建設的重點是發展現代農業和改善民生。試驗區抓住兩大重點向縱深推進。具體有八個更加突出:
更加突出農業板塊基地建設。充分發揮試驗區“水”的優勢,做大“水”的文章,大力發展優質水稻、水產、水生蔬菜,把優質水稻板塊、優質水產板塊基地規模做大、生產能力做強,實現糧食穩定增長和種糧農民穩定增收。
更加突出發展農業產業化。制定試驗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年發展綱要,積極支持試驗區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以此帶動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
更加突出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根據三市縣農業資源優勢,著力在仙桃市建設以食品加工為主的加工園區,在洪湖市建設以淡水魚加工為主的加工園區,在監利縣建設以糧食深加工為主的加工園區,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率先實現“四個一批”的目標。
更加突出發展鄉村旅遊。“只因一曲洪湖水,惹得旅遊浪打浪”。而今,仙洪試驗區給老蘇區添了許多新景觀。乘勢而上,發展旅遊,正當其時。省委省政府要求,充分利用洪湖周邊的自然、人文資源優勢,整合資金,盤活資源,完善設施,打造品牌,推進試驗區旅遊業加快發展。
更加突出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大力推進農村物流、商貿、郵政、儲運等市場體系建設,發展農村超市、連鎖配送、物資儲運、便民綜合服務中心等商業網點和現代物流業態。
更加突出生態保護。特別重視農村生態保護、節能環保、面源污染控制等工作,徹底改變一些地方污水濫流、垃圾亂倒的髒、亂、差現狀,努力實現試驗區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農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
更加突出中心集鎮建設。加快重點集鎮建設。在試驗區按照小城市規模推進若干箇中心集鎮建設,使其成為“縣域的副中心”。在條件成熟、農民自願、有利於發展的前提下,通過規劃引導,加強試點,逐步開展農村新居民點建設,相對集中建設農民新區。
更加突出村莊環境整治。加快村莊環境整治向縱深推進。在仙洪試驗區安排30個比較偏遠、相對困難的村,作為省直機關第二批聯繫點,給予重點扶持。
三、五個繼續加快:試驗基礎建設縱深推進。
按照“實施綱要”,抓好既定項目的建設和推進,同時要積極爭取一批重點建設項目,促進試驗區面貌得到進一步大改觀。
一是繼續加快國土整治步伐。國土整治和“遷村騰地”項目正在搶抓工期,保證質量,加快推進。新的項目正在計畫安排。
二是繼續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加快一級公路改造、實施擴增鄉鎮的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和通村公路連通,提升整個試驗區交通網路及農村運輸水平。
三是繼續加快水利設施建設步伐。搶抓今年國家安排400個水利重點縣建設的機遇,作好規劃,爭取支持。今年力爭在試驗區完成200公里水利乾渠、支渠整治工程任務。
四是繼續加快農村沼氣和秸稈氣化項目建設步伐。加快試驗區戶用沼氣池和聯戶沼氣項目建設,在仙桃、洪湖、監利三市縣各興建一個秸稈氣化項目。
五是繼續加快農村電網改造步伐。突出解決農民生產用電設施建設問題,滿足農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四、七個新突破:試驗體制創新縱深推進。
繼續按照《仙洪試驗區新農村建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案》,主要在七個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是在創新現代農業發展方式上有新突破。重點建設三大農產品加工園區,建成一批優勢產業基地,扶持壯大重點龍頭企業,建立企業與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和風險機制,積極發展農民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二是在建立多元化的新農村建設投入機制上有新突破。以試驗區內各優勢產業和重點建設項目為平台,整合各部門、各渠道安排的涉農專項資金。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動員和引導工商企業、民營資本等社會資金投入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中來。
三是在盤活農村土地的有效途徑上有新突破。建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不改變集體土地所有權形式、不用於商品住宅開發的前提下,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制度改革。
四是在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與管護機制上有新突破。運用市場機制,通過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產權制度改革等有效辦法,探索建立農村道路、水利、安全飲水、林網等農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與管護的長效機制。
五是在公益性服務機制的建立上有新突破。繼續堅持和完善“以錢養事”新機制,積極探索農民歡迎的、各種行之有效的經營性服務新模式、新方式。大力加強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在各鄉鎮建設一個集村務、商務、服務等於一體的便民服務中心,切實解決農民辦事難的問題。
六是在建立村莊建設與環境整治長效機制上有新突破。充分發揮鄉村民眾性組織的自治作用,組織社區民眾開展自我服務。引入市場機制,開展社區公益性服務。建立鎮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積極推進鄉村垃圾和污水處理市場化運營。
七是在健全鄉村治理和民主管理體制機制上有新突破。建立鄉村幹部培養選任和激勵保障機制,黨組織領導、村民自治為基礎、居民廣泛參與的社區管理體制機制,腐敗風險防控體系以及農村文化建設、文明新村建設新機制,創新和完善農村公益事業“以錢養事”新機制。
五、兩個更加:領導機制的縱深推進
試驗區向縱深發展,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要與之俱進,並且走在前面。省委領導已為我們作出了表率和示範。
一是領導更加重視。在試驗區領導體制的基礎上,省委常委會分工清泉同志聯繫洪湖市、明波同志聯繫仙桃市、永文同志聯繫監利縣,要求一個季度進行一次現場辦公,對試驗區工作進行檢查督辦。要求荊州市和試驗區三市縣黨委、政府加強對試驗區的具體指導,試驗區各級黨委政府、省直各有關部門繼續把試驗區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二是推進機制更加完善。完善省直單位聯繫試驗區各鄉鎮的工作制度。積極組織大中型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對口幫扶試驗區建設,探索引導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試驗區新農村建設的新機制。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省委安排今年下半年每兩個月召開一次仙洪試驗區領導小組全體會議。省直有關牽頭單位和參與單位每個月召開一次會議。完善重點項目檢查督辦機制。加大重點項目建設的檢查督辦力度,建立和完善規劃備案制度、定期通報制度和檢查督辦制度,採取月督辦、季檢查的方式,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十條真經

仙洪試驗區創造和積累了很多經驗,清泉同志和鴻忠同志對此有非常精闢而全面的總結。學習領會領導講話精神,針對全省近期落實情況,我把仙洪經驗整理成“推而廣之的十條真經”。
一是解放思想、敢闖敢試。用李鴻忠省長的話說是“四個打破”。打破條塊分割的思維定勢,大力實施區域統籌、整體推進戰略。打破各自為戰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行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推進的工作方法。打破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大力發展集約集成的現代農業。打破平均用力的投資方式,大膽實行整合資金辦大事的建設模式。
二是攻堅克難、求真務實。 我們都說仙洪試驗區是一個跨區域、較大規模、綜合性的試驗區,這在全國是首創,我們還要看到,選擇相對困難地區辦試驗區,包括跨區域、較大規模、綜合性地辦試驗區,這是省委省政府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體現,反映了省委省政府攻堅克難的決心和信心、膽略和氣魄,這種真心實意謀發展的政治品格和作風,應該是仙洪試驗區建設中,與解放思想同等重要和珍貴的內涵,是值得全省各級領導幹部學習的寶貴經驗。
三是突出重點、全面建設。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是什麼?是發展現代農業,是改善民生。仙洪試驗區牢牢把握這兩個重點,贏得了幹部民眾的一致擁護,也極大地調動了幹部民眾的積極性。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新村莊建設,不僅僅是“六改六通”的基礎建設,而是“五句話”的全面建設,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政治等多方面的內容。仙洪試驗區突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鎮建設、環境整治、社會事業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等六項主體任務,全方位推進。這是對新農村建設的準確把握和全面落實。
四是以人為本、重視民生。仙洪試驗區建設中的以人為本,體現在尊重百姓,依靠百姓,服務百姓,造福百姓。特別重視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特別重視社會事業建設,特別重視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特別重視人居環境的保護。這是試驗區深得民眾擁護、廣得民眾參與的一條成功經驗。
五是規劃先行、有序推進。規劃是龍頭,龍無頭不行。但實際工作中,我們容易犯“草鞋無樣,邊打邊象”,甚至“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的錯誤。仙洪試驗區真正做到了規劃指導行動,並且規劃制定得非常認真,甚至張溝鎮、萬全鎮兩個鄉鎮規劃竟是省委書記親自主持制定的。全省新農村建設,無論是點上還是面上,都必須遵循“規劃先行”這一條原則,做到有規劃才行,無規劃不行,寧可不行,也不能亂行。
六是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建設新農村,農民是主體。大家都在這么說,但有的地方辦試點,把農民“涼在一邊”,成了“政府全包”工程。這樣不可取,也不可推廣。仙洪試驗區在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參與上下了很多功夫,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應。農民是不是主體,與農民素質和財力有關;社會參與程度的高低,與社會主體的利益和境界有關。但,二者更與黨委政府工作有關,一要宣傳發動,二要政策激勵,三要典型示範,四要民主程式,五要制度保障。等等一些,都是仙洪試驗區的創造,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七是整合資金、集中投入。通過規劃引導、部門協調、統籌安排,按照項目跟著規划走,資金跟著項目走,渠道不變、管理不亂、各投其資、各記其功的辦法,最佳化配置各部門、各渠道建設資金,形成整合集聚效應。這種“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新作法要比“天女散花、撒葫椒粉”的老辦法要好,在政府財力有限、投資渠道分散的情勢下,這也是值得推廣的一條經驗。
八是改革體制、創新機制。仙洪試驗區把體制機制的創新當作靈魂工程來抓,放在突出位置來抓,抓出了很多成果。這些“現成的果子”我們可以直接摘下來吃,更重要的是學會在體制機制創新園地里“植樹造林”,所謂“受人魚,不如親自捉魚”。首先要有大膽改革創新的意識,然後要有明確的課題實踐,仙洪試驗區把體制機制創新分成六大課題若干分題,分解到各個部門和鄉鎮去落實,這也是經驗。各地情況不同,雖然體制機制的障礙大體相同,但肯定因地因事因情況的差異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的創新也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
九是書記掛帥、上下聯動。重中之重的地位需要一把手親自掛帥才可以體現,也需要上下左右齊心協力才可以產生綜合的整體的效應。同時,一把手親自掛帥,才容易形成上下聯動的局面。一把手親自掛帥,也分真掛帥還是假掛帥或者半真半假在掛帥。省委書記羅清泉同志擔任仙洪試驗區領導小組組長,一年主持召開十個會議,會前會後還不定期地深入試驗區鄉鎮檢查督辦,這樣的重視程度、工作力度、督辦密度,是罕見的。省委書記能做到,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沒有理由做不到。同理,省直部門的大力支持,試驗區基層單位和各級幹部的全力配合,也是全省各地應該學習和效仿的。
十是縱深推進、一抓到底。我認為這也是一條“真經”。看準了的事,老百姓擁護的事,有成效的事,就是要一抓到底,所謂不獲全勝不收兵。仙洪試驗區的縱深推進表明了省委省政府一抓到底的決心,全省各地辦試點、抓改革、搞建設,同樣要有這個決心和恆心、意志和毅力。

基本經驗

仙洪試驗區採取統籌區域、整體推進、最佳化資源、創新機制的辦法,注重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以產業發展為龍頭,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體制創新為保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推進。省委書記、省長親自抓,一個月一次會議,一個階段一個主題,一個主管部門負責一個專項規劃的實施,確保了試驗區各項建設健康有序快速地推進。一年試驗,有很多可貴的經驗,可供全省學習,可供全國參考。
堅持試點先行,區域統籌。試點示範是我們黨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省委選擇在仙洪這樣一個“水袋子”、“蟲窩子”、跨區域、欠發達的糧食主產區辦試點,這樣的試點符合普遍性原理,既有典型性,又具代表性,能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新農村建設起到指導示範作用,實在實用、好看好學。辦試點也要創新,仙洪試驗區的第一創新就是區域統籌、整體推進辦試點。仙洪試驗區是一項綜合性的試驗,又是一個跨區域的試驗。試驗區在推進過程中,突破了過去那種劃地為牢、各自為戰的格局,打破了行政區劃和部門分割,把產業發展、資源優勢、項目建設有機整合起來,實行自然資源、工作機制、組織領導等多方面的整合,這種創新,是加快推進湖北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湖北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也是湖北重大發展戰略創新的完善。
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建設。規劃引導,全面建設,這是試驗區建設的一大創舉。仙洪試驗區建設從規劃入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先後制定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實施規劃和工作方案,形成了從總體規劃實施綱要、到三市縣片區發展和鎮村布局與發展規劃,從省直相關部門的專項規劃和支持方案等完整系統的規劃體系。這些規劃體系都較好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新農村建設的目標,體現了人民民眾的企盼,對試驗區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全方位的布局安排,保障了各項建設的科學實施和有序推進。
堅持整體聯動,高位推進。仙洪試驗區注重以完善工作機制為抓手,加強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內外銜接、協調推進。首先是整體部署,統籌發展。其次是區域聯動,協調發展。第三是部門聯動,促進發展。有效地整合了工作資源,形成了巨大的推進合力。尤其是省委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拿在手上抓,各級黨政一把手上陣,形成高位推進的強大力量。
堅持重點突出,全面推進。建設新農村,不單是建設新村莊,五句話二十個字,涵蓋方方面面,需要我們重點突出,全面建設。試驗區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發展現代農業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環境整治與村鎮建設為主要抓手,這些都很好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體現了人民民眾的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重。試驗區堅持各項建設充分依靠農民民眾、各項成果造福於農民民眾,把解決好民生問題、為農民民眾辦實事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努力破解長期積累的農村民生難題,以更大的力度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形成廣覆蓋、多層次、多樣化的農村公共品供給格局。不斷加強民生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既改變了試驗區的整體面貌,又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贏得了民心,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和支持。
堅持農民主體,社會參與。農民主體,社會參與,這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途徑。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歷史任務,光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發揮農民民眾的主體作用,發動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才能實現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試驗區的快速發展和巨大變化,不是靠政府投入“壘”起來的,也不是靠吃政策“小灶”培植起來的,而是靠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主動性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靠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齊心協力乾出來的。
堅持整合資金,集中投入。在試驗區建設中,各級各部門堅持以項目為平台,加強各渠道涉農專項資金的整合使用,“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整合聚集效應,有效地形成了新農村建設的合力。
堅持改革創新,勇於探索。改革創新是試驗的本質屬性。試驗區大力開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大膽改革,闖出新路。一些地方把改革創新實踐上升到制度層面,逐步建立推進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湖北省委常委張昌爾同志在仙洪第九次會上指出,仙洪試驗區前段取得的成績,根本的是靠體制機制創新,今後的發展仍然是靠體制機制創新,要把體制機制創新貫穿於試驗的全過程。要在建立多元化的新農村建設投入機制上創新,要在建立和完善農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與管護機制上創新,要在建立農村新型服務機制上創新,要在加快建立村莊建設與環境整治長效機制上創新。這是試驗區今後創新的主要方向和重點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