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游吟詩人也叫游唱歌手, 游唱詩人。游吟詩人的出現有特定的時代與歷史文化背景。究其根源是為
十字軍 的尚武精神與
騎士風度 衍生的音樂表現促成其音樂的形成與發展的。他們皆不是流浪漢,尤其在早期,皆是上層人物、王侯、貴族。游吟詩人寫出作品後,自己並不演唱, 而是讓那些漫遊的音樂家、藝人替他們演唱, 以傳播他們的音樂作品。
琉特琴與特羅巴多 形成與發展 興盛於11~13世紀末的游吟詩人,首先出現在法國南方的
普羅旺斯 ,以及
加泰羅尼亞 和義大利北部的一些地方。他們的藝術最初還受到了相鄰的西班牙-摩爾文化的影響。這種游吟詩人叫做“特羅巴多”(Troubadour),大多來自貴族、騎士階層或封建王侯,當然也包括一些有才能的下層人士。這些人既是詩人又是音樂家,用普羅旺斯語(
奧克語 )這種統一的書面語寫作歌詞。這些西方最早的用地方語言而不是拉丁語寫成的抒情詩,對歐洲文學曾產生過很大的影響。這些特羅巴多為自己的詩譜曲,在宮廷中或在經常舉辦的賽歌會上親自演唱或雇流浪藝人來唱。他們的歌曲盛行於1130~1210年間。
12世紀中葉,在特羅巴多的影響下,法國北部也形成了一個游吟詩人聚集的中心。這些游吟詩人被稱為“特羅威爾”(Trouvere),他們用現代法語的前身(
奧依語 )寫作,在歌曲的形式和內容上幾乎是完全模仿南部的特羅巴多,但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點。這些歌曲盛行於1170~1240年間。
在法國南部,最早的一位游吟詩人是博瓦圖的伯爵威廉九世( 1087 -1127) 。而最著名的一位是貝爾特朗( 約1180- 1195 年行唱, 死於約1215 年),此外著名的游吟詩人還有: 瑪爾卡布呂、貝爾那、蘭博、發第等。南方游唱詩人的歌曲至今尚存246 首,詩詞的2600 首。
北部游唱詩人的作品尚存至今的較多, 曲調約1400 首, 詩詞約4000 首。著名的有獅心王理查( 1199 年卒) 、布隆岱爾、奎斯尼( 1150- 1226) 、白弄得( 1150- 1200) 、亞當等。 而其中亞當是北部最著名的游吟詩人, 他曾作有歌唱戲劇”羅賓與馬麗翁”,被後人視為歌劇的先驅。法國南部與北部的游唱歌曲保存於手抄本歌集內(Chanson niers),歌曲的記譜法多使用格里高利聖歌的記譜法。歌曲曲調的節奏是視詩詞的節奏而定的,曲調的進行較自由和主觀。當時的詩歌大都配有旋律,但是樂譜卻不像詩歌那樣總是被記錄下來。因此大部分旋律遺失了。那些被記下譜來的歌曲被收在《尚松曲集》(Chansonniers)中,由於廣泛的口頭傳唱而存在許多略有不同的抄本,記譜的方式則與教會聖詠所用的相同 。
歌曲題材 題材 南部與北部的游吟詩人的歌曲在題材上是近似的,中心題材是愛情,最重要的新主題是“宮廷之戀”。這是指中世紀西歐的貴族戀人之間的一種行為規範,按照這種習俗,游吟詩人(通常是貴族或騎士)對一位理想中的女人(經常是更高階層的已婚婦女)產生了愛情,成為“夫人陛下”的一個“陪臣”,像接受封地或勳章那樣接受她的寵愛。他必須用英雄的業績來證實他的忠誠並始終為這種愛情保密。然而,這卻終究是一種難以得到的愛情。在貴族之間經常有商業聯姻的中世紀,這種“宮廷之戀”的形式得到了人們的認可。而且,人們還常用歌頌聖母的歌曲所採用的風格和手法來創作和演唱這種歌頌人間之愛的世俗歌曲。
分類 除了“宮廷之戀”,游吟詩人的歌曲還涉及相當豐富的題材,包括社會、政治、道德、文學,戰爭、宗教和大自然等諸多方面,歌曲的主要形式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
康索(Canso)
即愛情詩歌, 由於貴族王公追求“騎士風範”, 故此題材居多
晨歌(Alba)
也是一種情歌,主要表現幽會的情人在清晨不得不分手時的感情。
田園歌(Pastourelle)
主要表示騎士與牧羊女之間的愛情,有些甚至發展成一種有角色的小音樂劇。
辯論歌(Tenso)
兩個或更多的游吟詩人就愛情、政治、宗教、文學等廣泛的題目進行討論的一種對話式的歌曲。
諷刺歌(Sirventese)
是對社會問題和政治時事進行諷刺的歌曲。
悲歌(Planh)
是與游吟詩人的保護人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喪葬有關的哀悼歌曲。
記功歌(Chanson de Geste)
是敘述歷史上民族英雄的功績的史詩,也是最早的世俗歌曲體裁之一
音樂特點 游吟詩人創作的歌曲的音樂特點是樂節完整,段落分明, 節奏清楚,調式終止明顯。音樂的節奏以詩的韻律為基礎。詩的韻律,例如抑揚格的配置, 則構成了歌曲的曲式。法國游唱歌手最常用的樂器是“維沃爾”( Viole), 這種弦樂器是提琴的祖先,有時也用“
豎琴 ”( Rotta) 用作伴奏。
游吟詩人歌曲的大部分旋律都是音節式的,音樂在一個八度一內。其中,特羅巴多的旋律一般比較自由,節奏也比較複雜,而特羅威爾的旋律則比較方整而簡潔,節奏也比較清晰。二者的旋律都可以在演唱中適當地即興加花,所用的調式以多利亞和混合里底亞這兩種最多。演唱時游吟詩人有時在自然音調式的導音上升高半音,使音樂產生類似現代的大調式或小調式的效果。在曲式上,大都採用比較有規律的分節歌形式,即多段詩節用同一段旋律演唱,當然,這也與歌詞的韻律有關。開頭連續押韻的兩句詞往往使用同一旋律。從而形成AAB曲式(也成Bar form,有人譯作巴歌體),這是歐洲民歌中常見的一種曲式。在特羅威爾的歌曲中,副歌也常被採用,演唱副歌時可能要求有舞蹈或合唱相伴。
示例
《我看到雲雀高飛》是南部游吟詩人伯爾納·德·旺塔多恩(Bernart de Ventadorn,約1130~1190)的作品。他曾在法國埃利諾女公爵的宮廷里服務,並與之相愛。他為她寫了很多歌曲,但後來女公爵隨英王遠嫁英國,伯爾納痛苦地入了修道院並死在那裡。這是一首分節歌,當時流行很廣,至少有5首其它的詩採用了這個旋律。它傾訴了失戀之苦,生動地表達了熱情而悲傷的“宮廷之戀”。它的歌詞共有8段,每段有8行,按照AB AB CD CD來押韻,而每行又各有8個音節。與作者的其它歌曲不同,每行採用一個樂句,整個旋律一貫到底,每段都有情緒變化,從最深的哀愁到最大的歡樂。它的調式是多利亞(第一種調式),D-A的五度上行在樂句一開始便確定了歌曲的調性傾向。
我看見雲雀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