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引進蘇聯
米格-19型戰鬥機,經過仿製,形成殲-6系列,渦噴6的原樣機即是前蘇聯米格-19飛機的動力裝置。1958年由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410廠)根據前蘇聯提供的愛爾德-9Б(Pд-9Б)技術資料開始試製。1959年3月國家鑑定委員會鑑定驗收、批准投產,但從1961年以後方開始實際批生產。首翻期為100小時,經多年改進,於1972年首翻期提高到200小時。從1962年開始,成都發動機公司也試製該機,同年9月製成。在1964~1982年期間,進行了大量改進。首翻期達到200小時,1977年渦噴-6實現在
殲-6和
強-5飛機上通用的目標。渦噴-6甲系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為滿足強-5飛機的需要改型研製的,從1964年到1983年經過四個批次的改進,性能有較大提高。在文革期間,曾發生過擅自修改發動機技術構造,縮小軸頭,導致發動機大批故障,出現機毀人亡事故。渦噴-6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生產數量最大的航空發動機。
構造特點:單轉子加力式
渦輪噴氣發動機。進氣口環形。進氣錐通過4個整流支板與前機匣相連。
壓氣機9級軸流式。渦噴-6甲加裝可調進口導流葉片。在第5和第6級之間有放氣口。第1級轉子葉片為跨音速設計。環管式
燃燒室。有10個全氣膜冷卻火焰筒,筒壁用7段氣膜冷卻。渦輪為2級軸流式,第1級導向器葉片為氣冷,其餘葉片均不冷卻。
加力燃燒室由
擴壓器、“V”型
火焰穩定器、預燃室、燃油總管和直流噴油桿組成。
尾噴管為簡單收斂式。
使用年代:20世紀60年代至今。
渦噴-6系列主要有以下改型:
渦噴-6甲 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為滿足強-5飛機的需要改型研製的,從1964年到1983年經過四個批次的改進,性能有較大提高。
渦噴-6乙 成都發動機製造公司為滿足殲-12的需要改型研製的,推力提高800公斤,後因殲-12下馬而停止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