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關節受衝擊

減緩關節受衝擊

解剖部位名。即骨與相接之處。凡能伸屈旋轉活動的,稱為活動關節,如肩、肘關節等;不能伸屈旋轉活動的,為不動關節,如腰骶、骶尾等關節之類。

兩塊或更多的骨頭相互連線之處。可分為3大類。不動關節將骨塊固定住使其不能活動,例如頭顱中各骨塊之間的骨縫。微動關節能有一定限度的活動,例如骨柱中各個骨塊的連線處。自由活動關節(動關節或滑關節)允許各種各樣的活動,包括膝部和肘部的連線關節、臀部及肩部的球窩關節、腕部與踝部的滑動關節。骨塊與活動關節交接處覆蓋著*軟骨(cartilage),外包關節囊,這種關節囊在厚處形成*韌帶(ligaments)。關節囊的裡面有一層滑膜,能分泌出潤滑液以減少摩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減緩關節受衝擊
  • 科室:骨科
概述,解剖結構,臨床解剖,

概述

人體部位名。即骨與骨相接之處。凡能伸屈旋轉活動的,稱為活動關節,如肩、肘關節等:不能伸屈旋轉活動的,為不動關節,如腰骶、骶尾等關節之類。
能活動的骨連結叫做關節,它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一般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構成。關節面是兩個以上相鄰骨的接觸面,一個略凸,叫關節頭,另一個略凹,叫關節窩。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光滑的軟骨,可減少運動時的摩擦,軟骨有彈性,還能減緩運動時的震動和衝擊。關節囊是很堅韌的一種結締組織,把相鄰兩骨牢固地聯繫起來。關節囊外層為纖維層,內層為滑膜層,滑膜層可分泌滑液,減少運動時的摩擦。關節腔是關節軟骨和關節囊圍成的狹窄間隙,正常時只含有少許滑液。有些關節還有一些輔助結構:如韌帶是連結骨與骨之間的結締組織束,成為關節囊的增厚部分,可加強骨連結的穩固性;關節盤或關節半月板是位於兩關節面之間的纖維軟骨,能使兩骨關節面的形狀相互適應,減少運動時的衝擊,有利於關節的活動。關節在肌肉的牽引下,可作各種運動。運動形式有:屈是相連兩骨之間的角度減小,伸是角度增大;內收是肢體向正中矢狀面靠攏,外展是離開正中矢狀面;旋轉是骨繞本身的縱軸(垂直軸)轉動,如肢體的前面轉向內側是旋內,肢體的前面轉向外側是旋外;屈、伸、內收、外展的複合運動即是環轉,這時骨近端在原位轉動,遠端作圓周運動,全骨運動面呈圓錐形。
骨與骨之間的連線稱骨連線。骨連線又分為直接連線和間接連線,關節是間接連線的一種形式。關節由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構成,基本結構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如圖)。關節面是組成關節的相鄰兩骨的接觸面,一凸一凹,表面覆有一層關節軟骨,有減少摩擦和緩衝撞壓的作用。關節囊是附著在關節面周圍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結締組織囊,關節囊圍成的密閉空腔叫關節腔,內有少量滑液。除了這些基本結構,有的關節還有韌帶、關節內軟骨、關節盂緣、滑液囊等輔助結構。關節的各種結構使關節既具有牢固性、穩定性,又具有靈活性。關節能做屈伸、內收外展和旋轉等幾種形式的運動。根據關節運動軸的多少和關節面的形態,可將關節分為單軸關節、雙軸關節、多軸關節等各種類型。

解剖結構

關節的基本結構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這些結構為每一個關節所必備的。
1.關節面(articular surface)是構成關節各相關骨的接觸面,每一關節至少包括兩個關節面,一般為一凸一凹,凸的稱關節頭,凹者稱關節窩
2.關節囊(articular capsule)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的囊,附於關節面周圍的骨面並與骨膜融合,像“袖套”把構成關節的各骨連結起來,密閉關節腔。關節囊的鬆緊和厚薄因關節的不同而異,活動較大的關節,關節囊較鬆弛而薄,反之亦然。關節囊可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纖維膜,內層為滑膜
3.關節腔(articular cavity)由關節軟骨和關節囊滑膜層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腔內有少量滑液,關節腔內呈負壓,對維持關節的穩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臨床解剖

四邊孔綜合徵是Cahill和Palmer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英文文獻上僅查到6篇文獻,共27個病例,可能不少病人被誤診為胸廓出口綜合徵或並存於該病之中。該綜合徵的病因是腋神經和旋肱後動脈(PHCA)在四邊孔區受壓。在解剖上,四邊孔是由大、小圓肌及肱骨幹和肱三頭肌長頭圍成。該病可能是一個獲得性疾病,因在屍體解剖的研究中,未能發現在術中所見到的纖維束狀結構,故不支持該病是以先天性解剖異常為基礎的疾病。由於該病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因此Mekowen提出,在診斷頸椎間盤疾病、胸廓出口綜合徵以及單側的上肢帶的不適時,均應考慮到四邊孔綜合徵存在的可能性。作者在解剖學研究中發現肱三頭肌長頭是腋神經卡壓的因素之一。術中常規切斷部分肱三頭肌長頭的肌腹有利於松解四邊孔。
【臨床表現】
四邊孔綜合徵好發於20~35歲的青壯年的優勢側上肢。其特點是肩關節前側和外側疼痛,但定位較差,並在小圓肌附著區附近的四邊孔區有壓痛點,當保持患肢外展、外旋1分鐘,可出現症狀。除非三角肌明顯受累,否則很難發現肌無力和肌萎縮。
1.病史與症狀可能有肩部外傷史。患肢呈間隙性疼痛或麻痛,可播散到上臂、前臂和手部,部分病人感肩沉加重、肩部無力。症狀在不知不覺中加重,在就診時已有肩外展障礙。
2.體徵
(1)肩關節前屈、外展、外旋時症狀加重。
(2)肩外展肌力下降,或肩外展受限,被動活動正常,被動活動不痛。
(3)三角肌萎縮,其他肌肉正常。
(4)從後方按壓四邊孔有一明顯而局限的壓痛。
(5)將肩關節置外旋位1分鐘可誘發疼痛。
【輔助檢查】
1.肌電圖:三角肌可有纖顫電位,腋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2.血管造影:旋肱後動脈閉塞,常可提示腋神經受壓,但無肯定價值。
【診斷要點】
肩部疼痛,肩外展肌力下降,三角肌萎縮,肩外側皮膚感覺改變,肌電圖提示腋神經損傷,三角肌有失神經電位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1.頸神經根卡壓:常有肩胛上神經同時累及,壓痛點主要在頸部。
2.肩周炎:肩部被動活動亦受限,肩前二頭肌長頭處壓痛常顯著。
3.肩關節衝擊症:肩部疼痛存在60°~120°左右的疼痛弧,壓痛主要在肩峰下。
【治療與康復】
1.保守治療
(1)口服藥物:口服消炎鎮痛藥物。
(2)局部封閉: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1.5ml+0.5%布比卡因1.5ml,從肩後四邊孔處穿孔進針,患者感酸痛脹時慢慢注入藥物。
(3)理療:從肩後四邊孔處用雷射或紅外線照射,每次30min,每日2次。
(4)功能鍛鍊:主要鍛鍊三角肌收縮運動,防止發生三角肌萎縮,練習肩外展活動。
2.手術治療
手術指征:如無三角肌肌萎,肌力減退亦不明顯,肌電圖顯示很輕微的改變,可考慮進行保守治療。原則上一旦確診,應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Cahill和Palmer):於肩胛岡下方作一與之平行的切口,切口接著沿肱骨後側向下呈弧形彎曲,直至肱骨頭下側。然後掀起一個包括所有皮下組織的皮瓣。此時,出血可能較嚴重,應予電凝止血。否則,當顯露深筋膜時,出血將流入術野內的各個小間隙,嚴重妨礙對神經血管束的辨認。因此在切開深筋膜前徹底止血是絕對必要的。在三角肌的下緣切開深筋膜,自下外側作切口向上內側延長。用電刀將三角肌自肩胛岡的附著區剝離,只保留一條肌肉-肌腱組織以便在原位縫合三角肌。在小圓肌的肩袖止點處將其切斷並向內側牽開。然後,在盂肱關節囊的後部作一個小口。即使術後小圓肌未修復,也不會發生任何上肢外旋無力。交替鈍性和銳性解剖,將四邊孔區域減壓。用一根指頭伸入四邊孔,向前方探查,在切斷橫穿四邊孔的纖維束帶之前,手指將遇到阻擋而無法探入。沿神經血管束找到發出分支的主幹,切勿損傷任何伴行靜脈,這些靜脈容易被撕裂而出血。在減壓完成後,將一手指置於旋肱後動脈上,外展上肢,根據動脈搏動情況確定減壓是否充分。不要將小圓肌重新附著於關節囊上,只需將三角肌修復。
術後處理:患者術後應帶上懸吊繃帶,直至感覺舒適後去除。鼓勵患者早期進行肩關節的運動,避免發生粘連性關節囊炎。
手術當天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手指、腕關節。術後3天由醫生決定開始“擺動練習”:體前屈(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在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首先是前後方向的,待適應基本無痛後增加左右側向的,最後增加繞環(劃圈)動作。術後1周,開始活動肘關節,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主動、被動屈伸肘關節。術後3~6周,繼續以上練習,做肩部外展、外旋、內旋練習。中期7~10周,康複目標為無痛全範圍關節活動、改善肌力、增加功能活動、減少殘餘疼痛。繼續並加強活動度練習。8~10周基本達到全範圍活動。後期康複目標為保持全範圍無痛活動、強化肩部力量、改善神經肌肉控制、逐漸恢復各項功能活動。用啞鈴等進行肩關節和上肢抗阻肌力練習。不可參加對抗性訓練。進行肌力檢查,決定可否恢復運動或體力勞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