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關節炎日

世界關節炎日

世界關節炎日是每年的10月12日,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這種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截止2015年估計中國大陸的關節炎病人有1億以上,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關節炎日
  • 節日時間:每年的10月12日
  • 節日類型:國際節日
  • 流行地區:全球
  • 節日意義:提醒人們,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
  • 設定時間:1998年4月
發展歷史,設立宗旨,關節炎,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發病對象,疾病治療,

發展歷史

1998年4月,在WHO支持下,於瑞典隆德大學舉辦了由70多名骨科、風濕科、骨質疏鬆、創傷學及理療與康復專家參加的研討會,會上Lars Lidgren提出將2000-2010年定為骨與關節的十年。1999年11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簽署正式支持檔案。2000年1月13-15日,WHO在日內瓦正式在全球啟動此項活動,750個醫療機構簽署檔案,37個國家政府支持骨關節十年活動。世界衛生組織確定通過十年的努力,將骨性關節炎的預期發病率降低 25%。2001年 4月,我國成立了衛生部關節炎防治教育計畫基金,從衛生行政部門開始重視此疾病。每年的10月12日還是世界骨關節炎日,其目的也是提醒人們重視對骨性關節炎的防治。因此對骨性關節炎的預防和治療是一項全社會都需要重視的工作。
關節炎患者關節炎患者

設立宗旨

“世界關節炎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

關節炎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可影響某個關節的所有部分,引起肌肉疼痛、炎症或行動不便。該病好發於中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50% 患有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患有此病。除年齡外,體重過重、受傷和糖尿病等也是引發該病的危險因素.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則可侵襲關節膜、軟骨組織和骨骼,其主要症狀是發炎,包括關節充血、發熱和疼痛等。與骨關節炎不同的是,該病可影響全身健康,出現食欲不振、全身不適等症狀。婦女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機率是男人的三倍,35-50歲是該病的好發年齡段。

發病對象

人們常常將關節炎視作老年病,其實,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兒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有關資料顯示,關節炎在我國的總發病率約為13%,由於正統醫學中還沒有能徹底根治的辦法,所以應該引起所有人群的重視,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

疾病治療

由於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以緩解疼痛外,更重要在於病患關節的日常康復。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項。
1.多進行一些物理按摩。
物理按摩有助於增強患者的肌力,改善關節活動範圍。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按摩最好由專科醫生進行操作,千萬不可盲目到不正規的小診所進行按摩治療。因為首先按摩並不能起到直接的治療作用,若治療不當,還會加重病情。老年人常有骨質疏鬆,若按摩用力過猛,往往會造成骨折。尤其是頸、腰椎骨質增生的老年人,更不能輕易進行按摩治療,一旦按摩不當造成骨折,容易出現神經損傷,甚至癱瘓,後果不堪構想。
2.運動時注意保護已受損害的關節。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讓關節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不要盲目地做反覆屈伸。有條件可以佩戴四季兼用的關節護具。另外,還要特別注意避免關節的機械性損傷,儘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磨損,如膝、踝關節的關節炎患者平日要儘量避免上、下樓梯,長時間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遠途跋涉等較劇烈的對關節有損傷的運動,尤其在關節腫脹時更應避免。為了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患者可以選擇游泳、騎車、做體操等關節負重較輕的運動,也可利用把手、手杖、護膝、步行器、楔形鞋墊或其他輔助設施來輔助關節運動。
3.穿鞋也有講究。
平時應穿適當的鞋,單薄的平底鞋並不是最佳選擇。因為穿平底鞋行走時,體重會過多地壓在腳後跟上,走路時間長了,上傳的衝力可能會使人產生足跟、踝、膝、髖、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適,長時間對關節不良影響便可出現關節炎的表現。所以最好穿鬆軟、鞋底有彈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閒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衝擊,減輕關節的磨損。
4.多進行一些適當的體育鍛鍊。
關節炎的患者可以多進行一些適當的肌肉鍛鍊,使肌肉運動協調和肌力增強,這樣可減輕關節症狀,增強關節周圍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保持和增加關節活動的範圍及提高日常活動能力,有利於病情恢復和疾病控制。如膝關節關節炎患者可以多鍛鍊股四頭肌。股四頭肌能力的減弱,將會使膝關節的穩定性大受影響。因此加強股四頭肌的訓練對關節炎病人是有益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