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減漕
- 拼音:jiǎn cáo
- 注音:ㄐㄧㄢˇ ㄘㄠˊ
- 釋義:減少漕運
《漢書·昭帝紀》:“朕閔百姓未贍,前年減漕三百萬石。” 顏師古 注:“減省轉漕,所以休力役也。” ...
漕政名。清代有漕各省中,江蘇、浙江兩省,於同治四年(1865) 奏定減免。但正項減免後,其原加征之輕齎銀兩仍照額徵收,稱之減漕輕齎。江蘇省蘇松糧道所屬減...
漕計(cáo jì) 指漕運總量。1 宋 葉適 《中奉大夫直龍圖閣司農卿林公墓志銘》:“免 贛州 科罰,罷 龍南 、 安遠 折變,減 興國 、淮 衣絹, 南安 聖...
漕項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cáo xiànɡ,指明清在民戶應納漕糧正稅外所征各項附加雜稅的總稱。...
歲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uì cáo,是謂每年由水路運輸糧食至京師或指定地點。......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三:“ 嘉佑 四年,詔所運菽,減漕船三百...
徽宗、欽宗時政治昏暗,漕政敗壞。蔡京廢轉般法,改直運法;“花石綱”等危害漕運事件屢有發生,故運量漸減。欽宗時汴京被圍,汴渠潰決,所入不及常數百一。...
漕賦,拼音是cáo fù,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舊時的漕糧賦稅。...... 漕賦,拼音是cáo fù,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江蘇減賦記》 漕賦(cáo fù)舊...
漕政名。漕指漕糧; 南指南米,此為軍糧,供給南省各營兵丁之米。清政府為了減少轉運之勞費,常將漕、南兩項抵兌,以漕米就近支給兵米,用應解之南米照數撥運...
清代林則徐也主張墾田減漕,他纂集前人議論,成《畿輔水利議》一書,建議在河北省大興水利,種植水稻,就近解決北京所需的部分糧米,減少從南方各省北運的漕糧,以節省...
第二節 湖南、湖北等五省減漕折和革浮收第三節 江蘇、浙江兩省裁減漕糧正額第十二章 道光後漕運改制政策(下)--招商海運第一節 河道梗阻與議行海運第二節 ...
漕運總督於明代開始設定,有明一代稱它們為總督漕運和總督(理)河道,後世又分別稱其為總漕和總河,其中漕運總督設定較早。景泰二年(1451年),因漕運不繼,明政府...
清廷完全同意馬新貽的意見,諭令立即將減漕之事通知各地,浙江減賦運動遂告一段落。早在太平大國起義之前,浙江就有很嚴重的浮收問題。馬新貽於減漕之外,又乘機主張...
1918年,魏聯奎聯絡省內外54縣人士籲請減漕,在北京、開封兩地設立“漕糧商榷會”,54縣均派代表參加,積極進行減漕活動。魏聯奎奔走於京、汴兩地之間,多次咨請省府...
朕閔百姓未贍,前年減漕三百萬石,頗省乘輿馬及苑馬,以補邊郡三輔傳馬。其令郡國毋斂今年馬口錢,三輔、太常郡得以叔粟當賦。(《漢書·昭紀》) ...
他採納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的建議後,在三輔、弘農、河東、上黨、太原等郡買糧,供給京師所用,一下就減省關東多半的漕卒。 在劉詢的大力倡導下,各級官吏都將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