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龔賢木葉丹黃圖軸》為清代龔賢的書畫作品。縱 99.5厘米,橫 64.8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龔賢木葉丹黃圖軸
- 館藏地點: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
- 所屬年代:清
- 規格:縱 99.5厘米,橫 64.8厘米
- 作者:龔賢
- 類別:書畫
- 材質:紙本、水墨
- 所屬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 所屬地區:上海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該作品上自識“木葉丹黃何處邊,樓頭高坐即神仙。玉京咫尺纔相問,天末風生訊管纏弦。乙丑霜寒日半畝龔賢畫並題”。下鈐“龔賢”白文、“半千”朱文印。按乙丑為康熙二十四年,公元一六八五年,作者時年六十七歲。另有高士奇詩題。是龔賢晚期的精心之作。此作既不屬於“白龔”畫法的作品,也不屬於“黑龔”畫法的作品,而是兩種畫風融為一體的佳作。
作品賞析
作品中描繪的是蕭瑟的秋林景象,透露出一種荒寂之氣。畫家通過對前景疏林的著力刻畫,特別是對樹杈枝丫的細緻刻畫,包括用淺絳赭石色點染樹木和用丹黃色表現樹葉,寫盡了秋天那能激發自己詩興情懷的自然景致,傳達了自己的情感。 龔賢所指的“丘壑”既有與前人作品的章法、布局相近的一面,又有不同於它們的一面,即自己拓展新的空間。在他之前的山水畫家處理山巒溪流、叢林瀑布等許多景物重疊在一起時,構圖多用虛實對比的方法。而他在《木葉丹黃》中,則把近景的坡石、中景的岸汀及遠景的山巒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畫的上下左右,形成“之”字形構圖,而且近景、中景、遠景層次分明而又不孤立。他沒畫林木之前,畫中橫斜的山勢容易給人一種板滯感;而添加上挺直的樹木後,就沒有這種感覺了,並且樹木還把近景、中景、遠景巧妙地連在一起。畫面的留白與巨大山體之間用小碎石過渡,頗像素描中的黑白過渡。 不同的山水畫家對山石外形的塑造是不同的。如“明四家”與“元四家”畫的山石形態多為尖角、長方形,以突出一種挺拔感;而龔賢畫的山石形態多為鈍角、圓塊或幾何形,造型厚重,略顯笨拙。恰恰是這種審美特點,構成了龔賢山水畫的獨特面貌。其實,在清代山水畫壇,有一位畫家與龔賢一樣,都追求一種冷峻、拙澀的畫境,他就是漸江。他們所畫的山石都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只是,龔賢畫的山石渾圓、厚實,而漸江畫的山石方硬、冷峭,這緣自畫家不同的藝術個性。 《木葉丹黃》的左上角有題款,似乎是畫家為使其與下方的疏林形成上下呼應之勢而有意為之的。畫的每一細微處也都筆精墨妙,正如龔賢所說的“畫之妙處在筆圓氣厚”,故“圓活可救板,淺淡可救刻,疏散可救結”。
作者簡介
龔賢(1618-1689),又名豈賢,字半千,又字野遺、豈賢,號半畝,又號柴丈人,清代畫家。江蘇崑山人,流寓金陵清涼山。“金陵八家”之一。代表作有:《深山飛瀑圖》、《急峽風帆圖》、《木葉丹黃圖》、《重山煙樹圖》、《溪山人家圖》、《雲林西園圖》等,其著作為:《畫訣》、《香草堂集》、《柴丈人畫稿》等。“金陵八家”是明末清初在南京地區活動的一批畫家,龔賢就是“金陵八家”之首。其畫法重用墨融合董源、范寬蒼茫平淡,雄渾厚重的特色,高標獨立,不落窠臼,自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金陵”中最有成就的畫家。這件作品與其一貫風格(“黑龔”)不盡相同,筆墨簡淡,流暢而富有變化,又稱“白龔”。近景樹木,在隨意點染中,生動表現了秋葉凋殘和枝幹蒼勁的景色。遠山墨色明淨而靈動。整件作品給人以古樸明潔、空疏淡雅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