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驛古鎮

清驛古鎮

清驛古鎮位於麗江,清驛、清邑、清水,是不同時代的稱謂。

清水驛距瀾滄衛城60里,因有可以關閉的南北閣樓寨門,可以控制要道,又能堅壁固守,形同城堡,故又稱作“清邑”,習慣上簡稱“清驛”。

清水村現為期納鎮的一個行政村,有1070戶計5000人,系納西族漢族聚居。

該地出有冷、溫泉各一股,山清水秀、古樹掩映、環境優美、氣候溫和。其地兩山夾峙,控扼要衝,南距金江古渡20公里,北離程海8公里。現永勝祥雲二級公路由北向南直穿程海、期納壩子而過。

清乾隆時,程海之水還可出河口,經程河從清邑向南流入金沙江,整個壩子用程海水灌溉良田。明清時,清邑的經濟曾達到一個鼎盛時期,市場繁榮,商賈雲集,是四川以遠的中原地方經永勝渡過金沙江,向南出大理、達保山、抵國外的必經站口。清嘉靖年間,這裡設驛馬7匹,上中二等驛鋪(床)7副,由北勝土知州高氏、永寧土知州阿氏、蒗渠土知州阿氏負擔。民國時期設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驛古鎮
  • 地理位置:雲南麗江市永勝縣
  • 著名景點:東嶽廟
古鎮概況,歷史沿革,昌盛時期,

古鎮概況

麗江市永勝縣三面環江,北靠綿綿涼山,境內河湖交錯,沃野平疇,物產豐富,程海如藍寶石一般鑲嵌其中。永勝較早就有人類文明的遺蹟,從縣境內出土的早期銅鼓及大量青銅兵器推斷,在西漢以前,這裡的軍事、農業、貿易、冶鑄等活動就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又因其地處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要衝,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麗江市永勝縣的大規模邊屯開拓,始於明代。明代實行“改土歸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雲南布政使司和雲南都指揮司為了統懾金沙江上游一帶土司地界,在永勝設定軍政合一的“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並將駐昆明的“雲南中衛”6500名官軍移駐於此。次年,首任瀾滄衛指揮使王佑率督本衛官軍和北勝、永寧、蒗渠三州土司軍民,於現今永勝縣城位置建新城,作為新設立的瀾滄衛官署和軍隊駐地。在設衛建城的同時,還在永勝境內實施“寓兵於農、移民屯邊”措施,設千戶所5個、百戶所50個,同時在交通重地設驛站。此間,數次遷移中原大戶來此屯墾戍守。由於中原大量的軍戶、民戶遷徙來此,與當地少數民族逐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永勝“邊屯文化”。
清水驛就是當時設定的重要驛站之一,也是永勝邊屯文化的一個縮影。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八年在永勝設衛時,在今期納設“千戶所”,在清邑設“百戶伍”,還在距此北2公里的上馬軍駐騎兵。由於清驛成為軍事重鎮,一些軍功卓著的將領也因此來到這裡。“襲萬戶指揮,以武功顯,授定國將軍(從二品),武毅將軍(從五品),明威將軍(正四品),昭勇將軍(正三品)”的江西饒州府安仁縣人李遠亦落籍此地。當時屯墾戍守,以經濟效益及軍事意義並重,故瀾滄衛屯墾首以清邑為中心的期納壩為重點,屯田達3.5萬餘畝。當時僅清邑一地屯墾軍民達5000多人,人馬穿梭,熱鬧異常。
這些“七分屯種,三分操守”的屯墾軍民,主要來自兩湖、兩廣及江西奉天江浙南京應天府等地,並“以原報抄籍為定,不許妄行變亂,違者治罪”,因此,經家譜記載沿襲至今,清邑不少人家供奉的祖先牌位上,仍寫著“祖籍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或“祖籍南京應天府”等字樣,有些近幾年新建的民居大門上,也高懸著“湘水長流”、“贛水長流”等匾額。
明代中原軍民的到來,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帶來了中原各省的文化,對清邑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清代早期,清邑除種植水稻、玉米、小麥、豆類農作物外,還學會了種棉紡紗織布、種甘蔗、榨糖、造紙等手工業,商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清末民國時,清邑的手工業獲得了更快的發展,有織布業主100多戶,“染匠”、造紙業各10多戶,能造草紙、綿紙,能染毛藍、加水、扎花等多種工藝。當時清邑產的小件土布以細密均勻、色澤光亮不脫色而名聲遠播,常供不應求。清邑白豆腐、毛豆腐是當時過往客商喜愛的美食。
明清時期的清邑形成了一個商貿集鎮,一條長達兩公里的街道由南到北貫通全村,街道兩旁鋪面相連,小巷曲折幽深,“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金包銀”牆面、封火山牆雕刻精細、彩繪美觀,大方文雅的民居鱗次櫛比。儒學、義學、私塾、官驛、官倉、寺廟齊備。現存的30餘處明清古建築,仍記述著當年的繁華。

昌盛時期

明清間,佛教在清邑廣為傳播,雞足山大寺亦在此購置廟產。其時,清邑因寺廟多、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可與縣城媲美,頗有名氣。
“清水明朝古建築群”之一的瑞光寺,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規模氣勢不凡,結構古樸嚴謹,建寺數百年“壁不染塵”,彩繪壁畫鮮艷如初,相傳是因有一“逼塵珠”埋於正殿之下所致,更使瑞光寺名聲大振。現在寺內還留有古代壁畫5幅,雖經歲月消磨,畫面已經漫漶不清,但依稀可觀其高超的繪畫水準。傳說瑞光寺壁畫為一印度和尚所繪,人物鳥獸栩栩如生,花草樹木艷麗非凡。明清及民國時,來瑞光寺遊玩的文人墨客,或陶醉於湖光山色,或清修於瑞光靈地,興之所至,常即興揮毫題詩於壁,你應我對,久而久之,形成遠近聞名的“牆壁詩”。乾隆末年重修瑞光寺,永勝進士劉慥(曾任河南、山西布政使並署理巡撫等職)曾題贊:“不放煙霞出谷口,蟬留銀樹鎖禪關”。
如今的瑞光寺大殿,並不在寺的原址。它是1974年,清水村將瑞光寺大殿整體搬遷數百米,在現在位置復原,作辦公之用,主體梁架斗拱保存較為完整。搬遷時,在地下挖出一長方形大石缸(今存),於石缸中得清道光年間重修瑞光寺時由主持和尚選錄的遺詩《瑞光寺名稿》一冊(錄詩50多首,書今存)及雞足山在清邑收支賬簿若干冊(已失)。
東嶽廟是清邑寺廟中的重要建築之一,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逐漸形成一個以道觀為主的建築群,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組建築,是清驛古鎮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之一,雕欄石砌、斗拱飛檐、彩梁畫棟、氣勢巍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劉慥告病回鄉,從京城帶回標準戲台圖樣,依圖改造東嶽廟戲台,使清邑有了標準的演出舞台,據傳,現麗江市內倖存的土主寺古戲台,就是據此仿建的。
戲劇在清邑流傳較早,因此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明清時期外來戲班往返穿梭於清邑演出,使清邑的文化氣息達到十分濃烈的程度。據故老相傳,有一次三個戲班相遇於清邑,聯合演出《精忠》戲全本40天。清代至今,逢年關、節慶,清邑必組班唱戲,演員、樂隊都不必去外鄉請,前些年,他們有時還組隊到外縣交流演出。
除了看戲演戲,清邑的民間文娛活動多種多樣,唱燈,唱調子,流行的小調近200首。清代及民國時期,清邑的洞經班陣容整齊,其水平可與尋常縣城府城匹敵。
明代以來,永勝匯中原多省文化於一地,清邑逐步發展成了滇西北的“科甲之鄉”。明清兩朝,永勝金榜題名者,有進士8名,舉人62名,貢生408名,而在永勝境內,金榜題名或仕途暢達、名聲顯赫者,又以清邑為最,他們在治理地方、著書修志、管理金融、從軍報國、鑽研科技等方面成就斐然,有的人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們都是清邑文脈的見證和榮光。
由於明清兩朝清邑文人輩出,清代經朝廷批准,在清邑設“文道碑”,記述清驛文人生平事跡,碑數塊,高而闊,書法工整,鐫刻精細,文武官員到此都要下馬示敬。後此碑被拆用於修公路,最近已重新發現,不久世人將一睹“文道碑”的真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