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法治論衡(第16輯):環境法治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文章”薈萃首屆中達環境法論壇論文而成;作者是兩岸環境法學界的名家或青年才俊;討論的議題涉及可持續發展、科技與環境、清潔能源、氣候變暖、動物福利以及環境公益訴訟等重大和前沿問題。“法治縱論”則選刊了幾位外國學者關於環境法制的文章。此外,還精選了幾篇關於法治和法律文化的學術論文和譯文。
《清華法治論衡(第16輯):環境法治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文章”薈萃首屆中達環境法論壇論文而成;作者是兩岸環境法學界的名家或青年才俊;討論的議題涉及可持續發展、科技與環境、清潔能源、氣候變暖、動物福利以及環境公益訴訟等重大和前沿問題。“法治縱論”則選刊了幾位外國學者關於環境法制的文章。此外,還精選了幾篇關於法治和法律文化的學術論文和譯文。
《清華法治論衡(第16輯):環境法治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文章”薈萃首屆中達環境法論壇論文而成;作者是兩岸環境法學界的名家或青年才俊;討論的議題涉及可持續發展、科技與環境、清潔能源、氣候變暖、動物福利以及環境公益訴訟等重大...
《清華法治論衡(第16輯):環境法治與可持續發展》是2012年11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鴻鈞、王明遠。內容簡介 《清華法治論衡(第16輯):環境法治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文章”薈萃首屆中達環境法論壇論文而成;作者是兩岸環境法學界的名家或青年才俊;討論的議題涉及可持續發展、科技與環境、清潔能源、...
《清華法治論衡(第19輯)》是2013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鴻鈞、王明遠、鄧海峰。內容簡介 《清華法治論衡(第19輯):環境法治與文明轉型》主要圍繞生態文明的法治化鋪陳與展開,研究領域涵蓋了環境法、自然資源法與能源法等諸多前沿問題,涉及環境立法的模式與方法論選擇、環境保護法修改與生態文明的制度...
《《清華法治論衡》(第19輯):環境法治與文明轉型》是2013年9月17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鴻鈞等。圖書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生態文明的法治化鋪陳與展開,研究領域涵蓋了環境法、自然資源法與能源法等諸多前沿問題,涉及環境立法的模式與方法論選擇、環境保護法修改與生態文明的制度化、環境權及其本土語境下的深度解讀、...
《《清華法治論衡》(第24 輯):生態法治與環境司法》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輯專題文章主要討論環境司法問題,考察環境司法的歷史發展,比較不同法模式下的環境司法理念和機制,分析中國現存的環境司法問題。在此基礎上,各位研究環境法的專家提出了改進中國環境司法的建議。 本書適合環境法學...
《清華法治論衡(第16輯)》是201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鴻鈞,王明遠,鄧海峰。內容介紹 本書“主題文章”薈萃首屆中達環境法論壇論文而成;作者是兩岸環境法學界的名家或青年才俊;討論的議題涉及可持續發展、科技與環境、清潔能源、氣候變暖、動物福利以及環境公益訴訟等重大和前沿問題。“法治縱論”則...
《清華法治論衡(第22輯):生態法治文明》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簡介 本書以“生態·法治·文明”為主題,匯集了環境法學界部分知名學者及青年才俊的學術文章。這些學術成果對傳統的環境法學研究問題提出了創新性的解釋與闡述,集中體現了中國環境法學界關於環境法學研究問題的理論前沿和創新思潮,體現了環境...
《清華法治論衡(第13輯)·環境法:挑戰與應對》為“環境法:挑戰與應對”專號,旨在研究當下國際與國內環境法理論與實踐的重大前沿問題,並對其主要領域與熱點事件進行總結與梳理,對存在的問題與難點進行省思。不僅涉及環境法層面,還涉及環境倫理與環境公共治理等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既關注國際環境法理論的研究,也...
《清華法治論衡(第13輯)》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品目錄 卷首語 寓言與預言:天·地·人 主題論文 生態法學方法論的要點 對中國環境法的反思 經濟學理論與環境法 論環境法的思想根據 動物權利的倫理基礎 樹應該有訴訟資格嗎?——邁向自然物的法律權利 氣候變化利益格局及應對機制 應對全球性環境問題...
《清華法治論衡法治與法學何處去(下)》是200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鴻鈞。內容簡介 本書為“法治與法學何處去”專號之下卷。本專號旨在揭示當下中國法治和法學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前沿和突出的問題,並就其主要領域和層面的問題進行核理、反思、剖析與探索,既有學理評析又有現實關照,既有反思警醒...
17.試論契約在環境保護中的套用,中國環境法治(2007),法律出版社2008 18. 排污權制度論綱,法律科學,2007.6(CSSCI)19. 人工降雨法律問題研究,法商研究,2007.5(CSSCI)20. 排污權與不同權屬之間的效力衝突和協調,清華法學,2007.3(CSSCI)編著 1.清華法治論衡(13)環境法專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
25. 劉衛先:《論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動力與主要途徑》,《清華法治論衡》第19輯(2013年);26. 劉衛先:《對我國礦業權的反思與重構》,《中州學刊》2012年第2期;27. 劉衛先:《質疑“後代人權利”的代際契約說基礎》,《中州學刊》2011年第1期;(《學術界》2011年第3期“學術論點”轉摘)28. 劉衛先:《...
42.《國際環境法之立法理念》 載《清華法治論衡(第13輯)》(2010年6月)43.《環境立法與環境法解釋的基礎》載《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2010年會論文集》(2010年6月)44.《排放權交易機制探析》 載《中—瑞氣候變化法律論壇論文選編》(2010年7月)45.《中國環境立法之必然趨勢》 載《綠葉》2010年第...
2013,《環境維權群體性行動的法制化探討》,發表於《清華法治論衡》2013年第19卷。(CSSCI輯刊)2013,《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保障的策略轉換與制度構造》,《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年第2期。(CSSCI)2012,《環境公共倫理與環境法的進步—以共識性環境倫理的法律化為主線》,《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37)胡德勝.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維護水資源可持續性[N].中國水利報,2011-09-22(054).(38)胡德勝,許勝晴.馬來西亞水法中的違法行為人推定製度評析[J].清華法治論衡,2012,16(2):387-401.(39)胡德勝,黃靖.環境法中的“公害”:歷史和比較的視角[J].青海社會科學,2012(5):87-91.(40)胡德勝,潘懷平,...
23.《美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及其啟示——基於德克薩斯州的經驗分析》,載《清華法治論衡》第13輯,2010年6月;24.《我國生物質發電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載《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報紙文章 在《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社會科學版》《法治日報》《中國環境報》等發表...
“環境行政處罰執行難中的司法因素:基於實證的分析”,載《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刊物)2011年第6期,2011年11月;“環境法治五年成就與展望”,載《世界環境》2010年第6期,2010年12月;“對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可能引發跨界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思考”,載《清華法治論衡》(CSSCI來源刊物)...
《機動車單雙號常態化限行的環境法治之辨》,《法學》2015年第2期;《論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法律體系的構建》,《法學評論》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法學文摘》2015年第2期轉摘;《純經濟損失理論與環境侵權救濟》,《清華法治論衡》第22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91-110頁;《論新中的環評區域限批...
34. 《中國走向法治30年——迅速發展的中國環境保護法制》,參編撰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2月。35.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IABILITY--Legal Remedies for Transboundary Pollu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UK,2008年10月,參編撰稿。36. 《環境案例教程》,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環評限批的行政法解讀 《環境保護》2010年第21期 環境法的正當性探源【《清華法治論衡》第13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 規劃環評條例的突破與不足【《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出版 環境容量利用權的法律構造——分析溫室氣體排放權問題的一種理論框架【載《中國環境法治2009年卷(上...
13.《生態文明與法治文明的通約與融合》,《清華法治論衡》2014年第3期(總第22輯)(三)人才稱號和學術兼職 江西省“雙千計畫”首批培養類項目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江西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理事、教學研究委員會委員;江西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
劉明明,男,1981年12月生,山東濰坊人,2010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法學系。近五年來,在《法學評論》、《清華法治論衡》、《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5.“判例法中的區別技術及其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套用”,載《清華法學》,2004年第6卷 6.“羅馬法和早期英國法發展中的相似性”,載《清華法治論衡》,2004年第4卷 7.“英國的法治與英國法律職業階層”,載《比較法在中國》,法律出版社2003年 8.“所有權抑或地產權?——早期普通法中的地產權觀念”,載《...
8.羅薇:“物盡其用與永續利用——從財產權視角解讀“生態文明”,《2013中達環境法論壇》,第100-103頁;9.羅薇、周珂:《商談民主視野下的自然資源利用集體行動研究》,載《清華法治論衡》第2013年10月版,第19輯,第207-214頁。10.羅薇:“Two sid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Research on ...
94、《國際法治:現實與理想》,《清華法治論衡》第四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95、《國際經濟法的價值追尋與價值選擇》,《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96、《可持續發展與中國的法制創新》,《法制與社會發展》2003年第4期 97、《聯合國、國際法治與恐怖主義》,《法制與社會發展》2003年第6期(...
但它們適應了變動不居的環境。最初單一的王國,後來擴展為帝國;某種帝國的管理權(不管什麼種類的)這時已經變得大有必要。而議會呢,本來只是人民的代表,只是其直接選民之權利的保護人,這時候則演化為一個強有力的主權者了。”而在事實上,殖民地內部的治理,是交由殖民地人民成立的立法機關來進行的,從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