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鈞(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高鴻鈞(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鴻鈞,1955年生,黑龍江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律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清華法治論衡》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鴻鈞
  • 國籍:中國
  • 職業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 代表作品:《現代法治的出路》、《伊斯蘭法——傳統與現代化》
  • 性別:男
人物經歷,學習工作經歷,國際國內兼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學習工作經歷

1978.3—1981.12:吉林大學法律系本科生;
1981.3—1984.12: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
1984.12—1991.3: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研究所助教、講師;
1991.4—1996.8: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6.9—1998.5: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1998.6—至今: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國際國內兼職

1987.8—1988.8: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訪問學者:
1996.6—1996.8:荷蘭亞洲問題國際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
1998.1—1998.3:日本上智大學法學部客座教授;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

研究方向

法理學、比較法學、外國法制史。

主要貢獻

學術成果
(一)著作(含編著)
1. 《現代法治的出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 《伊斯蘭法——傳統與現代化》(修訂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 《法治:理念與制度》(合著第一作者),中國政法大學,2002。(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
4. 《走向權利的時代——中國公民權利發展研究》,副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2000修訂版。
5. 《外國法制史》(合著,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6. 《商談法哲學與民主法治國》(第一作者),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7. 《社會理論之法:解讀與評析》(第一編者),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8. 《法理學閱讀文獻》(第一編者),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9. 《比較法學讀本》(第一編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10. 《英美法原論》(上、下),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11. 《法律全球化:中國與世界》(與魯楠、余盛峰合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12. 《新編外國法制史》(上、下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13.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兩卷),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14. 《全球視野的比較法與法律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15. 《新寄治邦——法理學論集》,法律出版社,2015。
16. 《新編外國法制史》(上下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17.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兩卷),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18. 《法律文化讀本》(第一編者),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19. 《清華法治論衡》(1~24輯),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2016。
(二)譯著
1. 《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增訂版),主編之一,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合譯),清華大學初版社,2002年中文版。
3. 伯爾曼:《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4. 茨威格特、克茨:《比較法總論》(合譯),法律出版社,2002。
5. 格蘭頓等:《比較法律傳統》(合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6. 達維:《英國法與法國法》(合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7. 奈爾肯(編):《比較法律文化論》(合譯),清華大學出版,2003。
8. 弗里德曼:《選擇的共和國:法律、權威與文化》(合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9. 奈爾肯、菲斯特(編):《法律移植與法律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0. 馬修·德夫林(編):《哈貝馬斯、現代性與法》(獨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11. 《歐洲法律之路——歐洲法律社會學視角》(合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2. 奧斯汀·薩拉特(編):《布萊克維爾法律與社會指南》(合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3. 貢塔·托依布納:《魔陣·剝削·異化—托依布納法律社會學文集》(合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14. 詹姆斯·J.赫克曼等:《全球視野下的法治》(合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三)主要論文
1. “論西方兩大法系對伊斯蘭法的影響”,《西亞·非洲》,1984年第6期。
2. “伊斯蘭法及其當代影響”,《西亞·非洲》,1985年第4期。
3. “伊斯蘭法的主要特徵及伊斯蘭法系的現狀與前景”,《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4 期。
4. “當代西方兩大法系主要淵源比較研究”(合作),《比較法研究,》1987年第3期。
5. “英國法的域外移植——兼論普通法法系形成的特點及原因”,《比較法研究》,1990年第3期。
6. “英國法的主要特徵——一個比較觀察”,《比較法研究》,1991年第4期。
7. “論法系劃分的方法與標準”,《外國法譯評》,1993年第2期。
8. “論伊斯蘭法復興”,《外國法譯評》,1994年第1期。
9. “伊斯蘭憲政理論與實踐”,《外國法譯評》,1995年第1期。
10. “伊斯蘭人權觀”,《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3期。
11. “開發中國家與基本經濟權利”(英文),載賽義德主編《基本經濟權利》,巴基斯坦弗倫茲出版社,1995年英文版。
12. “伊斯蘭法學及主要流派”,《外國法譯評》,1996年第1期。
13. “法治與公共權力制約”,載《清華法律評論》,1999年第2輯。
14. “現代西方法治衝突與整合”,載《清華法治論衡》,第1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15. “市場經濟、糾紛解決與理性法律:變化中中國集權社團”(合作),載《公法》第2卷。
16. “21世紀中國法治瞻望”,《清華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17. “衝突與抉擇:伊斯蘭世界法律現代化”,《比較法研究》,2001年第4期。
18. “法範式與合法性:哈貝馬斯法現代性理論評析”,《中外法學》,2002年第6期。
19. “現代法治的困境與出路”,《法學研究》,2003年第2期。
20. “先秦和秦朝法治的現代省思》,《中國法學》,2003年第5期。
21. “法律成長的精神向度”,《環球法律評論》,2003年第6期。
22. “法治背景下的民權”(合作),《清華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23. “法治與憲政四題”,《美中法律評論》,2005年8月號。
24. “關於傳統法研究的幾點思考”,《法學家》2007年第5期。
25. “法學研究的大視野——社會理論之法”,載高鴻鈞、馬劍銀編:《社會理論之法:解讀與評析》,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6. “無話可說與有話可說之間——評張偉仁先生的《中國傳統的司法和法學》,《政法論壇》,2006年第5期。
27. 《中國文化復興宣言》,《清華法治論衡》第7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8. “通過民主和法治獲得解放”,《政法論壇》,2007年第5期。
29. “法律文化的語義、語境及其中國問題”,《中國法學》4期。
30. “法律移植:隱喻、範式與全球化時代的新趨向”,《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31. “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學與法學理論》((上下),《政法論壇》,2008年第5、6 期。
32. “法律文化與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間”,《比較法研究》,2008年第5期。
33. “文化與法律移植:理論之爭與範式重構”,《環球法律評論》,2008年第5期。
34.“權利源於主體間商談”,《清華法學》2008年第2期。
35. “美國法律文化的自由及其限制”,《清華法學》,2009年第1期。
36. “比較法研究的反思:當代挑戰與範式轉換”,《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37. “法理學研究:法律的多稜鏡”,載高鴻鈞等編:《法理學閱讀文獻》,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8. “美國法全球化:典型例證與法理分析”,《中國法學》,2011年第1期。
39. “英國法的主要特徵—與大陸法相比較”(上、中、下), 《比較法研究》2012年第3、4、5期。
40. “比較法律文化視域中的英美法”, 《中外法學》2012.3。
41. “規制與解放之間讀《邁向新法律常識—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政法論壇》2012.4,《人大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
42. “中國與WTO:全球化視野的回顧與展望”(與魯楠合作,第二作者),《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
43.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內容與特徵——以《摩奴法論》為視角”,《法律科學》,2013.5。
44. “法律全球化的理論與實踐”,《求是學刊》2014.3(《高校文摘》,2014.4),2014.3.
45. “德沃金法律思想評析”,《清華法學》,2015.2。
46. “伽達默爾的解釋學與中國法律解釋”,《政法論壇》2015年第2期。
(四)主要譯文
1. [英]約瑟夫·莎赫:“伊斯蘭法的性質”,《比較法研究》,1989.3-4。
2. [美]梅里曼:“‘法律與發展研究’的特徵”,《比較法研究》,1990.2。
3. [美]班傑明·史華茲:“論中國的法律觀”,《中外法學》1991.3。
4. [英]奧·凱恩-弗倫德:“作為一個學術科目的比較法”,《比較法研究》,1991.3。
5. [美]T. M.本迪特:“論先例原則”,《法學譯叢》,1991.3。
6. [美]H. J.伯爾曼:“西方法律傳統的主要特徵”,《法學譯叢》,1991.4。
7. [美]阿蘭·沃森:“作為一個學科的比較法”,《法學譯叢》,1991.5。
8. [美]B. G.拉姆查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人權的國際保護戰略”,《法學譯叢》,1991.6。
9. [美]高道蘊:“中國早期法治比較觀”,《法學譯叢》,1992.1。
10. [意]D.奈爾肯:“法律適應的社會學探討”,載《法律移植與法律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1. [日]棚瀨孝雄:“日本法律話語中的現代性缺位”(與李敬合譯),載《法律移植與法律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2. [英]A. 哈丁:“東南亞的比較法與法律移植:“習俗雜音”的意蘊”,載《法律移植與法律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3. [英]J.弗拉德:“兀鷲東飛:不良債務市場的創設與全球化”,載《法律移植與法律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4. [德]貢特爾·托依布納:“‘全球是布科維納’:世界社會的法律多元主義”,《清華法治論衡》,第12輯。
15. [美]鄧肯·甘迺迪:“法律與法律思想的三次全球化:1800-2000”,《清華法治論衡》,第10輯。

獲獎記錄

1997年2月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