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航空學院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根據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清華就明確提出了積極參與國防科研、發展航天航空學科的目標,並抓住“985計畫”的良好契機,對該領域研究進行了高強度投資。清華成立了跨系的宇航技術研究中心,與航天科工集團組建了微小衛星製造基地,與GE組建了GE-清華推進與動力研究中心,與中航一集團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取得了若干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其中“航天清華一號”小衛星和“納星一號”已分別於2000年和2004年發射成功。在人才培養方面,清華先後開辦了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等專業,開設了“航天航空與新軍事變革”等課程,並通過國防生、定向生等方式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大學航空學院
  • 現任校長:李路明
  • 所屬地區:北京
  • 主要院系: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工程力學
  • 學校:清華大學
學院簡介,機構設定,現任領導,學院歷程,地圖信息,

學院簡介

華大學航空學科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在機械工程系下設航空研究所,1938年成立航空系,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為我國航空學科的創建和航空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50年代初高校院系調整中,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航空系遷出清華大學,參與組建北京航空學院。50年代末,為了發展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國防高技術,清華大學又先後成立了工程力學數學系和自動控制系,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改革開放後,清華大學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設立了航天基金,鼓勵教師進行有關航天航空領域的科研工作。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根據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清華大學明確提出了積極參與國防科研、發展航天航空學科的目標,並抓住“985計畫”的良好契機,在“985”一期建設中對該領域研究進行了高強度投資。1998年,學校成立了跨院系的宇航技術研究中心,“航天清華一號”微小衛星和“納星一號”已分別於2000年和2004年發射成功。
在人才培養方面,我院先後開辦了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等專業,開設了“航天航空與新軍事變革”等課程,並通過國防生、定向生等方式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適應我國對航天航空領域高素質人才培養和戰略高技術發展的迫切需求,進一步集成並發揮我校多學科綜合優勢,以整體性、高水平的航天航空科學技術研究為結合點,全面帶動各相關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經過長期醞釀和精心籌備,2004年5月18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School of Aerospace,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成立。
學院在航天航空方面注重與國內外的著名航空航天院校、研究所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學院成立之前的2003年,清華大學就與中國一航簽訂在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協定。同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發動機公司在清華大學設立噴氣推進聯合研究中心。2005年,清華大學-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目前航天航空學院下設航空宇航工程系、工程力學系和航空技術研究中心,宇航技術研究中心保持跨學科特色,掛靠航天航空學院。航空宇航工程系下設5個研究所,分別為工程動力學研究所、飛行器設計研究所、推進與動力技術研究所、人機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和空天信息技術研究所;工程力學系下設4個研究所,分別為固體力學研究所、流體力學研究所、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2、專業設定與人才培養為國家培養高層次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學院的重要目標。自2003年起,校學術委員會同意工程力學系的本科生培養計畫改為“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並在同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院現有約360名本科生,約380名研究生(180名博士生和200名碩士生),每年從國內外招收90名本科新生。2005年開設的航天員工程碩士研究生班,將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力學和熱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中歷史悠久、發展迅速,套用廣泛的專業,具有技術科學類的特點,其專業知識結構是許多產業和各類工程學科的理論和技術基礎,是造就可縱覽技術發展全局人才的搖籃。為了加強專業與特定工程部門的緊密聯繫,並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培養高層次人材,2002年開始在工程力學系增設了國防定向的“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2002年開始招收國防定向生。
在我院的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中,現有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和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三個二級學科博土點,有工程熱物理二級學科博土點和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和工程熱物理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全國重點學科,且評分最高。2005年,我院增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碩士點。 3、師資隊伍及設施截止2017年1月,在編人員總計124人。其中教授、研究員5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45人;講師、助研10人;工程實驗系列12人;教育職員4人兼職、雙聘教授20人;非事業編制人員78人;在站博士後57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黃克智、過增元;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王永志。 在近期進行航天航空學科規劃的過程中,我們在相對穩定的、重要的優勢學術方向上,建立了若干個教師"學術梯隊",作為院內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基地建設和科學研究的基層學術單元,以保證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的持續穩定發展。 我院教學、科研和辦公設施占地約15000平方米,全院現有固定資產總值約5000萬元。

機構設定

目前航天航空學院下設工程力學系、航空宇航工程系、宇航技術研究中心和航空技術研究中心。 工程力學系下設4個研究所,分別為固體力學研究所、流體力學研究所、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研究所。航空宇航工程系下設5個研究所,分別為工程動力學研究所、飛行器設計研究所、推進與動力技術研究所、人機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和空天信息技術研究所。

現任領導

名譽院長:王永志
院長:李路明
院黨委書記:李俊峰
副院長:曹炳陽
副院長:任玉新
副院長:劉彬
院黨委副書記:葛東雲
院黨委副書記:王兵

學院歷程

清華大學創建航空學科源於1934年,當時在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設立了動力工程組、機械製造工程組和航空工程組。航空工程組是我國最早創辦的航空工程專業,“注重於飛機之製造,發動機之裝卸、試驗及比較等,均施與充分之訓練”,在四年級學生中挑選有志於航空工程的成績優良生作為學員。
1935年冬由空氣動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推薦,聘請了美國教授華騰多夫(F.L.Wattendorf)博士擔任航空講座教授,同時籌備推進航空研究事業,開始了教學和研究工作。
1934至1935年間,由王士倬教授主持設計建成了我國第一座航空風洞。
1936年,“國立清華大學航空研究所成立”,顧毓秀先生任所長,莊前鼎教授任副所長,同年清華航空館建成。期間,由馮桂連、張捷遷設計及製造了中國第一架滑翔機,殷文友、張捷遷設計了單翼教練機。航空工程系成立前後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許多人在國內外航空航天科技界和教育界發揮了重要作用。航空工程系建系前,航空工程組先後有3屆畢業生共30人。
1938年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成立之時,各國航空事業突飛猛進,也正值日本侵略者妄圖亡我中華。航空工程系的成立,對發展我國航空事業、培養航空人才,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建系後,1939年至1946年有8屆畢業生共126人。其間於1940年,還承辦了試飛員訓練班,“學員必須具備精練的飛行技術,在熟習航空工程學識後,方可勝任試飛的職務。”學員均系航校的高材生,其中有在昆明擊落第一架日機的“飛將軍”。“後因敵人侵入越南,昆明空襲頻仍,故未繼續舉辦。”
清華大學航空學院

地圖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至善路東蒙民偉科技大樓北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