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
-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區陟山門街5號
- 所處時代:清朝
- 占地面積:2400 m
- 保護級別:北京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建築
第一進院
第二進院
第三進院
第四進院
歷史文化
- 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路線
- 公交
- 駕車
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陟山門街5號,設立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是清朝時期是負責監督內務府官員的機構,現由故宮博物院使用。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坐北朝南,四進院落,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
內務府,清代官署名,掌宮廷事務。長官稱總管大臣,無定員,由滿族王公或滿族大臣兼充,秩從二品,乾隆時改正二品,會稽司掌本府出納;掌儀司掌本府祭祀及太監品級;都虞司掌武職銓選;慎刑司掌本府刑名;營造司掌本府繕修;慶豐司掌牛羊犧牲;錢糧衙門掌皇莊租賦;內管領處掌應中宮差務;官房租庫掌收房稅;養心...
十三衙門為:司禮監、御用監、御馬監、內官監(宣徽院)、尚衣監、尚膳監、尚寶監(尚寶司)、司設監、尚方司(尚方院)、惜薪司、鐘鼓司(禮儀監、禮儀院)、兵仗局、織染局(經局)等。公元1661年,康熙即位後裁撤,職掌歸“內務府”。發展過程 清初,設內務府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入關後置內管領處。順治十一年...
盛京內務府衙門,清代掌管盛京地區上三旗事務之機構。始建於清崇德三年(1638),清入關以後改盛京內務府辦事公所為總管內務府衙門,掌該地內務府屬官莊、旗地、貢賦征送及宮禁陵寢事務。設掌關防佐領一人、佐領二人,後由盛京將軍兼任,下屬驍騎校、主事、筆帖式等職,皆由滿族人充任。衙置設廣儲、掌儀、都虞、...
清代另一新創的中央行政機構為內務府。內務府的全稱為總管內務府衙門,最高長官為內務府大臣,簡稱為內務府大臣或總管大臣,滿語稱包衣按班(滿語booi amban)或包衣大(滿語booi da),直接漢譯為僕役之首領,意譯作“總管內務府大臣”。初為三品衙門,雍正十三年(1735)升為正二品,由皇帝從滿洲王公、內大臣、...
三、內務府產生的文化背景 四、內務府產生的歷史條件 第二章 滿族早期社會的包衣與內務府的關係 一、包衣的起源 二、包衣階層的社會地位 三、包衣牛錄的產生及其性質 (一) 包衣牛錄的產生 (二) 包衣牛錄的性質與類別 四、包衣牛錄與內務府 第三章 清初內務府及其與十三衙門的關係 一、清初內務府的設立及其職能...
內務府人員簡稱其為 “堂上”,內務府及總管內務府大臣的辦公機構。掌管內務府所屬文職官員的銓選及督催、稽核各司處承辦之事務,並管理本府章奏文移及檔案等事。順治十八年(1661)置,初設筆帖式十六員管理堂上事務,書吏九名、聽差人十名、折本匠三名、刷印匠一名承應差務。康熙十六年(1677) 十月設堂主...
第一章 皇權一定要獨尊:內務府的誕生 一、皇帝與奴才 二、打天下的牛錄 三、服務於主子的包衣 四、復活的十三衙門 五、內務府的七司、三院等機構 第二章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內務府官員的生死禍福 一、內務府大臣 二、內務府世家 三、改革是盤大棋 四、內府大印遺失 五、內斗:虛銜換實職 第三章 為皇帝...
其所屬監察機構有:十五道、六科、宗室御史處、稽查內務府御史處、五城察院。其中的六科是清初仿明制,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掌勘察官府公事。初為獨立機構,至雍正元年(1723年)始隸都察院。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革官制, 都察院改設都御史一人、副都御史二人;改十五道為二十道,按省設定...
各部司員不準至軍機處“回事”(找他們本衙門堂官請示事務)。軍機章京辦事之處,不準閒人窺視。自王以下滿、漢文武大臣,都不準到軍機處找軍機大臣談話,“違者重處不赦”。為了嚴格執行這些規定,每天派都察院御史一人到軍機處旁邊的內務府值房監視,軍機大臣散值後,才準他們退值。軍機處初設時,所掌僅...
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 古觀象台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建築遺存 清學部 順天府大堂 學府、書院 國子監及國子監街 國立蒙藏學校舊址 正白旗覺羅學建築遺存 鑲黃旗官學建築遺存 香山八旗高等國小 順天府學 金台書院 會館 安徽會館 湖廣會館 陽平會館 中山會館 正乙祠 名跡、村落等 北京鼓樓、鐘樓 南新倉、北新倉 雪池冰窖 ...
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 古觀象台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建築遺存 清學部 順天府大堂 學府、書院 國子監及國子監街 國立蒙藏學校舊址 正白旗覺羅學建築遺存 鑲黃旗官學建築遺存 香山八旗高等國小 順天府學 金台書院 會館 安徽會館 湖廣會館 陽平會館 中山會館 正乙祠 名跡、村落等 北京鼓樓、鐘樓 南新倉、北新倉 雪池冰窖 ...
截至2008年,故宮已完成武英殿區建築、午門正樓、太和門、太和殿、欽安殿、神武門以及前三殿、後三宮等建築的修繕,並且對故宮東路急需使用的延禧宮庫房建築、戲衣庫、御茶膳房及故宮西路的慈寧宮、壽康宮、紫禁城以外的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開展了維修。同時,依據2005年國家文物局批准的《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大綱》,對...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內務府有個據說精通風水之學的叫英年的大臣,因為急於想升官,於是就動了歪念頭,在晉見慈禧時說:醇親王奕譞的墓地上有白果樹一顆,高十餘丈,蔭數畝,形如翠蓋罩在墓地上。按其地理,這樣的大樹只有帝王的陵寢才可以有。況且,白果的“白”字加在“王”之上就是個“皇”字,這於...
《規劃》劃定的故宮保護範圍,由紫禁城及端門、大高玄殿、皇史宬及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4處地塊組成,總占地面積106.09公頃。《規劃》提出應調整故宮開放區與內部管理區的比例與分布範圍,儘可能擴大開放區範圍,參考院落歷史功能分區,全面調整故宮利用功能布局。故宮開放區內部除保留庫藏、展示和觀眾服務功能外,其餘...
清入關後,由於清宮服務範圍的擴大和歷代封建王朝宦官制度的影響,內務府一度被宦官機構——十三衙門取代。但是十三衙門這一機構不能適應滿族統治集團的政治需要,隨著清王朝在全國統治的鞏固,十三衙門也就必然重新被內務府所取代。清代內務府的職責是“奉天子之家事”,管理宮禁事務。其成員由內務府三旗(鑲黃旗、正...
截至2008年,故宮已完成武英殿區建築、午門正樓、太和門、太和殿、欽安殿、神武門以及前三殿、後三宮等建築的修繕,並且對故宮東路急需使用的延禧宮庫房建築、戲衣庫、御茶膳房及故宮西路的慈寧宮、壽康宮、紫禁城以外的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開展了維修。同時,依據2005年國家文物局批准的《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大綱》,對...
28 太監整治內務府大臣 29 鳳凰巢有運無財 30 崇文門關的大秤——稱私不稱公 31 京官叫窮 32 官小膽大一誰的回扣都敢拿 33 最窩囊的檢察署——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 34 大學士站門當鼓手 35 在京的和尚 36 住店不如住廟 37 給大人擋駕 38 胥吏師爺衙役 39 敲大興縣太爺的竹槓 40 舊京的防衛 41 老...
明代無總管宮廷事務的機構,宮廷事務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監、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門,各有提督太監、掌印太監等官。清代設內務府為總管宮廷事務的機關。內務府管轄的機構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還有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處、織染局、御茶膳房、御藥房、養心殿造辦等處。9、地方長官 西周實行...
10、山東清吏司:掌山東刑名案件。收辦兵部、兵科、山東道御史、太僕寺、青州副都統、東河總督等的文移。11、山西清吏司:掌山西刑名案件。收辦軍機處、內閣、翰林院、詹事府、起居注館、中書科、內廷各館、內務府等的文移。支領各司所用紙張物品,年終奏銷。匯集各省年例咨報等事。12、陝西清吏司:掌陝西...
乾廿七,廣東巡撫兼兩廣總督;乾廿九,接替阿里袞兵部尚書;乾三十,接替傅森任吏部尚書;乾卅二,經筵講官、議政大臣、吏部尚書暫行兼署兵部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署理鑲黃旗漢軍都統事務;乾卅三,加太子太保,九門提督,淑嘉皇貴妃兄金簡參劾,革,福隆安接;乾卅四,署左都御史,授西陵總管內務府大臣,...
都點檢觀察使 按察使 衍聖公 大學土 宣政院 集賢院軍機處 翰林院 欽天監 內務府 布政使 未入流稅務司 資政院 咨議局 國務院 樞密院三閭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隸校尉 將作大匠 諫議大夫光祿大夫 繡衣直指 監察御史 同平章事 參知政事翰林學土 中書舍人 都指揮使 欽差大臣 牛錄額真參贊大臣 總稅務司 海軍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