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督造船廠

清江督造船廠

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廠,位於淮安府山陽(今淮安區)、清河(今淮陰區)二縣之間的運河沿岸,因瀕臨淮水,故以“清江”命名。據史料記載,其總廠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閘一帶(故址現設有運河博物館),下設京衛、衛河、中都、直隸四個大廠,共八十個分廠,廠區沿運河綿延伸展,總長達23里,可見其規模之宏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廠
  • 地理位置:淮安市
介紹,歷史,

介紹

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廠,位於淮安府山陽(今淮安區)、清河(今淮陰區)二縣之間的運河沿岸,因瀕臨淮水,故以“清江”命名。據史料記載,其總廠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閘一帶(故址現設有運河博物館),下設京衛、衛河中都直隸四個大廠,共八十個分廠,廠區沿運河綿延伸展,總長達23里,可見其規模之宏大

歷史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當政後的一大壯舉,是派遣鄭和七下西洋。鄭和麾下數以百計的大型海船,分別在南京龍江寶船廠及福州長樂建造。
朱棣及鄭和相繼去世後,下西洋行動中止,海船需求量大減,龍江寶船廠業務逐漸萎縮,取代其造船業中心地位的,是專造內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廠。
半世紀造船三萬艘
當年造船需要大量木材,船廠本應就地取材,如明太祖洪武年間,供應遼東糧餉仍實行海運,除南京龍江船廠造一部分外,大多數海船由木材主要產地湖北、四川修造。明成祖永樂年間的漕船船廠規劃,卻放棄“群商四會,百木交集”的長江重要口岸蕪湖和儀真(今儀征市),反而選在遠離原材料產地的淮安清江,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永樂初年,江南民間征納的糧餉,都是先經運河集中送到淮安常盈倉(漕糧四大名倉之一),再由“漕軍”轉運北上。淮安地處大運河與淮水交匯處,南接長江,東近大海,為“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對明朝的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所以船廠選址有更高層次的戰略考慮,木材採辦之遠近,反成次要因素。
當然,淮安的漕運造船業中心地位,並非一開始就確立的。永樂年間,明廷分別在淮安及山東運河城市臨清興建清江、衛河兩船廠,清江船廠負責製造南京、湖廣、江浙等南方地區的內河漕船,衛河船廠負責製造用作海運的遮洋船,以及山東、北直隸等北方地區的內河漕船。後來南北各地爭相自行上馬造船項目,與清江、衛河二廠競爭,經過近百年風雨輾轉,各船廠管理日漸鬆散,造船質量參差不齊,甚至發生廠家中途拆舊船充數,或賣船捲款而逃的荒唐事。
直到明嘉靖三年(1524年),經工部尚書上奏建議,決定裁撤臨清的衛河船廠管理機構,將其下屬的十八個分廠併入清江船廠,與清江原來轄下的京衛、中都、直隸三大廠並列,常年有工匠不下5000人(通常是征勞役,可以納銀代役,由船廠另外僱工),每年造船量增至630多艘,成為明代唯一的國營漕運造船廠。其他地方造船廠,雖仍歸屬地管理,但計料修造,要受清江督造總廠監管指導。
永樂朝之後,漕運制度日漸完善穩定,到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年),額定天下船數11700餘艘(內河漕船為多,遮洋海船約500餘艘),“漕軍”12萬人以上。而當時由清江船廠監製統轄的船隻,為6880餘艘,接近總額六成。
據明代《漕船志》記載,弘治三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490~1544年),清江督造船廠每年實造船隻數量大體穩定,年均519艘,加上嘉靖初年併入的衛河船廠年均生產113艘,合計年造632艘。換句話說,在半個世紀裡,這家超大型“國企”,至少有三萬艘船出廠下水。
製造業先驅還是先烈?
接下來一個讓人感興趣的問題是:如此巨大的造船量,能為淮安帶來多少“GDP”呢?
明代漕船又稱“淺船”,因行走運河,需吃水較淺,而艙體寬大,載糧才多。船的樣式尺寸,逐漸定型,故造價也有規定,大致是每艘官價白銀100兩到120兩之間,其中過半木料耗銀,另有油漆、麻、鐵、炭等材料費,再加工匠銀若干。由此推算,明中葉全盛時期的清江船廠,每年產值大約在七八萬兩銀子左右,弘治至嘉靖年間的半個世紀內,淮安造船業累計產值在300萬~360萬兩銀子之間。
同是明代中葉迅速崛起的揚州鹽商巨富,身家動輒數十萬兩乃至百萬兩銀子(所謂“藏鏹百萬”也),與之相比,淮安這家國營巨無霸船廠,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乍看之下,並不算多。
這一方面固然說明,不論是明朝還是今天,製造業掙的都是辛苦錢,很難跟依靠壟斷政策暴富的行業(如當時的鹽商,或今日之“油老虎”)較量;同時也不能忘了,清江船廠是在專制王朝的“計畫經濟”制度下,按政府“統購統銷”要求造船,根本沒有市場概念和盈利空間。
不過,數千名造船能工巧匠的長期聚集,大量造船物料的採辦運送,加上管理一家大型聯合企業所需要的複雜制度安排,使得經濟本已極為繁榮的淮安,比起以壟斷淮鹽市場致富卻缺少實業支撐的揚州,某種程度上又勝一籌了。
清朝前期,沿用明制,漕運依然是國脈之所系,清江船廠的生產規模和行業地位一如既往,每年仍需造漕船560艘及遮洋海船50艘左右,只是管理制度上有所調整。
隨著時間推移,漕運環境發生了變化。如順治初年至康熙年間(1644~1722年),全國漕船數為14500艘上下,雍正四年(1726年)減少到約6400艘,此後直到鹹豐元年(1851年),都維持在此數量上。漕船需求量減少之外,黃淮又經常泛濫,阻斷漕路,令造船物料不能按時送達,加之船政弊端叢生,清江造船廠逐步遭到裁撤。
史料記載,乾隆六下江南經過淮河時,所乘坐的“龍船”經常停泊在清江船廠屬下的直隸廠碼頭,可見“龍恩”之眷顧。但是,這已擋不住一位叱吒中國造船業近四百年的“巨人”黯然退場的腳步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