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迷胡,也名“曲子”,“清曲”、“眉戶戲”。流行於臨猗縣、運城市、永濟市、萬榮縣等二十餘縣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南迷胡
- 別稱:清曲
- 起源:晉南
- 流行地區:運城市等
- 盛行朝代:清代
- 伴奏樂器:二胡等
- 發展過程:由地攤子說唱藝術逐漸發展起來的
清曲一般指本詞條
晉南迷胡,也名“曲子”,“清曲”、“眉戶戲”。流行於臨猗縣、運城市、永濟市、萬榮縣等二十餘縣市。
揚州清曲是在明清時期流行於揚州一帶的俗曲和小調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曲藝唱曲形式,又名“廣陵清曲”、“維揚清曲”,俗稱“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於江蘇省...
《清曲醬》是1972年上映香港影片,由楚原執導,何莉莉、岳華主演。 影片講述少女愛奴到一家客棧尋找情人紀德,不幸遭搶劫,被綁後關在箱子裡,運到四季春妓院強迫當...
揚州小調,又稱揚州清曲、揚州小曲。它起源於古老的揚州民歌,傳承了元明俗曲,主要根據這些地方流傳的傳統民間音樂特色編曲而成。樂曲在旋律表現上引用了當地流傳的...
《清曲九墨,顏傾天下》是連載於紅袖添香網的小說,作者是末寂。...... 《清曲九墨,顏傾天下》是連載於紅袖添香網的小說,作者是末寂。中文名 清曲九墨,顏傾天...
王萬青(1899~1967),男,揚州清曲演員。 20世紀50年代,先後擔任蘇北戲曲改進協會揚州分會清曲組長,江蘇省曲藝團副團長。曾被選為南京市人民代表(1951年)和政協...
黎子云(1859—1940) 揚州人。揚州清曲名家。幼年在估衣店學徒,愛唱清曲,後從師張誠甫。藝成,長於“窄口”,嗓音尖、甜、脆、媚。演唱時吐字清晰,行腔婉柔,...
清曲醬湯是一道美味佳肴,主料是清曲醬100g﹐豆腐1塊﹐白菜泡菜200g﹐牛肉50g﹐青椒3個﹐蔥1棵﹐蒜3塊﹐ 辣椒麵2小勺﹐鹽﹐淘米水3杯。...
《揚州清曲曲詞卷》是韋人創作的其他類書籍。...... 揚州清曲(又稱小曲、小唱、小調)是揚州鄉土文化的瑰寶,也是祖國民間藝術定庫里的一筆珍貴遺產。 它起源於...
《一首清曲鎖寒樓》是一部小說,作者是夏斯,連載網站紅袖添香網...... 十五剛過,清曲以玉胭脂之名,一場歌舞名震大江南北,一時間無人不知千花樓花魁玉胭脂。...
《揚州清曲音樂穩態特徵研究》是一本中國傳統音樂形態學研究著作。以“揚州清曲”為研究對象,探究了中國傳統音樂“穩態特徵”的表現和形成緣由。第一、二章以揚州...
劉昂,1982年12月生於北京,曲家、學者。潛心曲學,掌握元明清雜劇南戲傳奇近百出,詩詞散曲數十支。曲唱法度追摹俞粟廬、俞振飛父子,吐字講究,口法規範,嗓音寬厚...
小說類型穿越架空內容簡介黎清曲,立情曲。 一曲驚心,一曲定情。 一去共越千古,一去同上九天。 一生不離不棄…… ...
《清曲郡主》是只願瀟灑闖天涯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 《清曲郡主》是只願瀟灑闖天涯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 中文名稱 清曲郡主 ...
清國醬又名,臭醬、爛醬、清曲醬,是我國朝鮮民族和韓國人喜歡吃的一種湯料。有些類似大醬,但是比大醬發酵長,豆子已經很軟,而且有拉絲,味道也更濃郁。...
陝西曲子又稱清曲,是一種古老的以坐唱為主的傳統曲藝形式。在陝西各地民間統稱為曲子,在關中又稱“迷胡(眉戶)曲子”。洛川流行的“秧歌”,陝北三邊一帶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