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清平西藏珠爾墨特那木札勒之戰
- 發生時間:1750年
戰役背景,戰役經過,歷史影響,
戰役背景
頗羅鼐在雍正六年(1728年)平息阿爾布巴之亂中有功,清朝採取了支持頗羅鼐的政策,任命他總理西藏地方政務,還支持他訓練西藏兵騎兵1萬、步兵15萬,分御各隘口,清廷的駐藏軍隊則減少至500人。雍正九年(1731年)頗羅鼐的爵位由一等台吉晉升為貝勒,再晉升為多羅貝勒;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帝又晉封他為郡王,高出其他噶倫四五級,成為名副其實的“西藏王”。因頗羅鼐“凡事俱竭力奮勉,辦理妥協”,又加封其次子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為“長子”,並明確規定“長子系日後襲王爵、總理彼處事務之人”;又冊封其子珠爾瑪特策布登為鎮國公。西藏王的王位可以世襲,這在西藏地區實屬空前絕後。然而,正是這種不斷加大頗羅鼐權力的政策,為日後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的叛清埋下了禍根。
乾隆十二年(1747年)頗羅鼐病故,按規定,珠爾墨特那木札勒順利地襲封為郡王,他妄想獨治西藏的野心也立即表現出來。如他對達賴喇嘛不尊重,竟拒絕達賴喇嘛祭祀頗羅鼐,在駐藏大臣傅清的申飭下才準許達賴喇嘛弔祭頗羅鼐。他對清廷派的駐藏大臣也不尊重,乾隆十四年(1749年)傅清離藏,原四川巡撫紀山降調為駐藏大臣。紀山到達拉薩一個多月,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竟然不去拜見。後來當他了解到紀山並不妨礙他“行事”之後,就一反常態,不僅親往拜見,還稱紀山為叔,對其行跪拜禮,並經常與紀山飲酒作樂,關係極不正常。
是年十月,乾隆帝不得不把剛剛調離西藏的傅清重新派回西藏,與紀山同任駐藏大臣。此時珠爾墨特那木札勒已在秘密進行叛清的種種準備。乾隆十三年(1748年),他奏請撤走清廷駐藏軍隊,乾隆帝基本同意這一要求,留100名士兵駐拉薩。他又藉口為了防禦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親自率領軍隊到喀喇烏蘇地方進行軍事訓練,趁機調動兵力,重新部署炮位,運儲火藥做好武裝暴動的準備。同時他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勢力。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向清廷誣告長兄珠爾瑪特策布登;又隨即將其襲殺,強占其封地,派自己兒子駐防。他還殺害或黜革頗羅鼐時代的舊人,抄沒其家產,把查抄的物品分給自己的親信。他秘密派遣心腹堅參札錫等前往準噶爾部,要求在他公開叛清以後,發兵到拉達克地方對他進行聲援。此外,珠爾墨特那木札勒還派人監視駐藏大臣的活動。他計畫在發動叛清之後,斷絕西藏驛站的交通往來,隔斷西藏與內地的聯繫。他又自立名號,以“汗王”自居,等等。
戰役經過
乾隆帝雖然命四川總督策楞、提督岳鐘琪和駐藏大臣紀山、傅清四人密行會商”“有備無患”,但對珠爾墨特那木札勒可能叛清仍估計不足。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新任駐藏大臣傅清與拉布敦相繼到達西藏,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的叛跡已很明顯,揚言準噶爾部將發兵進攻西藏,以此為藉口,聚兵2000人,企圖發動叛亂。傅清等立即向清廷奏報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的種種叛跡,但乾隆帝卻不以為然,認為珠爾墨特那木札勒“身為藏主,操生殺而擅富貴,俸賜所頒,貿易所入,歲獲重貲,而且倚借中朝聲勢,眾蒙古皆與往來,可得厚利,伊更何所貪圖希冀?若叛去,則全無所得,伊何所利而反耶?至伊遠在天末,雖有大臣往駐,並不監製其行為,分奪其聲勢,伊又有何拘束困苦,而以逆謀自救耶?利無可圖,害無可避,而謂其將有異謀,誠過慮也”。他一再斷言珠爾墨特那木札勒不會反叛,訓誡傅清不必多疑。是年九月,傅清等第二次上疏稱: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現在調兵防阻,有謀不軌之意”。接著,又第三次上疏,發出警報:珠爾墨特那木札勒“其跳梁之狀,日益顯著”。當乾隆帝接到傅清等的第三次疏報,態度已有轉變,明確表示:“此事看來勢不容已,自應擒獲,明正其罪。”此時,珠爾墨特那木禮勒已下令不準沿途兵民及文書出人,乾隆帝的諭旨被阻,未能送達。
在這種緊迫的情況下,身邊只有百名士兵的傅清與拉布敦想以武力制止叛亂,擒拿叛首是行不通的;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那就等於自動放棄西藏於是,兩人計議,決定冒險用計擒殺叛首。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月十三日傅清、拉布敦以宣讀聖旨為名,召珠爾墨特那木札勒到駐藏大臣行署。珠爾墨特那木札勒自以為駐藏清軍已撤回內地,駐藏大臣勢單力孤,不敢對他如何。當他登樓以後,傅清早已安排人撤走梯子,在他們相見時,傅清突然拔刀將珠爾墨特那木札勒殺死,並殺死其隨從四五人。但其黨羽卓尼羅卜藏札什卻乘混亂之機跳下樓,召集同黨聚眾圍攻駐藏大臣衙署。由於雙方力量相差懸殊,傅清受傷後自殺身亡,拉布敦也受重傷被殺,主事第塔爾、參將黃元龍亦自盡身亡。尚有49名士兵、77名商民被殺。叛亂者還劫走庫銀8.5萬餘兩。
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發動叛亂十分不得人心,達賴喇嘛聞訊後,立即令公爵班第達“集兵拒逆”,並“暫理藏王事務”,下令不得斷絕驛路,不得驚擾漢民,不得收留叛兵。很快,卓尼羅卜藏札什等13名要犯被逮捕,被劫走的庫銀大部分被追回,社會秩序安定下來。是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副都統班第等率清軍進人西藏,到達拉薩,又逮捕了德什奈等14人,並在二十五日以聚眾為亂、殺害大臣、劫奪庫銀等罪,處死卓尼羅卜藏札什等叛首。高宗下令,為表彰捨身平叛的傅清、拉布敦的功績,追贈為一等伯,著入賢良祠,並將駐藏大臣之通思崗衙署改為傅清、拉布敦祠堂,賜名“雙忠祠”,另於京師修建一座“雙忠祠”。
歷史影響
珠爾墨特那木札勒事件被平息後,清廷接受了這次事件中西藏無駐兵和藏王權勢過大的教訓,重新調整了西藏的管理機構,制定了《酌定西藏善後章程》。這次調整,有如下明顯變化:一是本著多頭分勢的原則,決定西藏此後不再設定藏王,保留原來設定的四名噶倫,但有所調整,現設四名嗎倫為三俗一僧,改變原來四名噶倫均由俗人充任的規定,重要問題噶倫必須請示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二是提高駐藏大臣的權力,有關噶倫的事務由駐藏大臣管理;三是駐兵西藏,清廷決定在西藏駐兵千人,且在西藏的咽喉打箭爐,也要派駐重兵;四是管好塘汛,保證西藏與清廷的聯繫,並強調管理塘汛之權一定要掌握在駐藏大臣之手。以上規定,是對西藏行政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經乾隆朝,真正完成了對西藏管理體制的變革,從此,清朝不僅鞏固了在西藏的統治,也使西藏與中央政權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隸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