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噶倫
- 類別:官名
- 清規定:定員四人,三品
- 別名:噶卜倫
噶倫,官名。藏語音譯,亦作“噶布倫”、“噶卜倫”。清規定:員四人,三品,為主持“噶廈”之官,總辦西藏行政事務,受駐藏大臣及達賴喇嘛管轄。民國與解放初期繼續...
本書作者曾被乾隆皇帝敕封為噶倫。書中通過他一生經歷的描述,如實反映出當時圍繞著權勢而展開的統治階級內部複雜而激烈的鬥爭。...
藏語稱為“噶倫勒察”,通常簡稱為“噶察”,指原西藏地方政府中在噶倫出缺時臨時代理噶倫職務的高級官員。 ...
亦稱僧官噶倫,指僧官系統中出任噶倫的官員。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噶廈,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J至嘉慶九年(1804年)和光緒四年(1878年)以後慣例設1名僧官噶倫,而且...
噶廈設有噶倫四人,三俗一僧,他們的地位是三品(這也是清朝的規定,達賴喇嘛為二品,攝政為二品,噶倫為三品),一切重要事務,都由噶廈議決後呈達賴喇嘛或攝政核准執行...
專家指出,這個所謂的“流亡政府”,從噶倫到各部門的大小官員,都是由外逃藏人中少數堅持分裂祖國、主張“西藏獨立”的反動僧俗上層、原西藏地方政府官員和其他藏區的...
阿爾布巴之亂是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以西藏地方噶倫阿爾布巴為首的前藏貴族為爭奪權力而發動的戰亂,又稱“衛藏戰爭”。康熙年間,阿爾布巴率部抵制準噶爾部蒙古的...
《西藏秘密》中後期一號反派,大貴族雍丹家族的次子,和其美傑布是連襟,為人圓滑,工於心計,當斷則斷,絕不手軟。30年代已是權傾一方的噶倫,也是扎西頓珠的政治對手...
清廷廢除第巴執政的舊制,參用拉藏汗時設噶倫(政務官員)的制度, 封賞西藏有功貴族以爵位,三人俱為噶倫執政(後來增加兩個)。阿里第巴康濟鼐封貝子,管理衛藏和...
42歲已是權傾一方的噶倫,也是扎西頓珠的政治對手,最後淪為西藏獨立的鼓吹者。 白瑪多吉 演員 趙陽 其美傑布和娜珍的兒子。18歲回到德勒府,即到藏軍仲扎兵營...
按照之前的商議,熱振本應與他一同辭職,以要挾民眾大會升任赤門噶倫為司倫。但遺憾的是,熱振直接受理了赤門的辭職。赤門就此離開了噶廈政府,而他也因此而精神...
黃慕松對噶倫等人反覆勸說,指出冊封、致祭是他此次入藏的首要任務,二者缺一,即違背中央意旨,而且外人也可藉此挑撥漢藏關係。在黃慕松的積極勸導下,噶廈終於同意於9...
嘛。次日,然巴·土登貢欽等4位噶倫來到下司馬,向張經武提出要用這樣的相見儀式:先是達賴“升座”,百官旁侍,然後中央代表張經武進去,達賴“下座”,迎接毛澤東的...
原西藏地方政府機構。亦譯噶廈傳達處,通常簡稱為噶格,設七品俗官3人負責,其職責為充當俗官噶倫的助理,傳達噶廈的指示和命令。 ...
朵噶·彭措饒傑(1903年—1957年),西藏拉薩市人,藏族,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西藏著名的愛國上層人士。和平解放前為西藏地方政府四噶倫之一、藏軍總司令;和平解放...
留守陽布的王叔巴哈都爾·沙阿召見被扣押的噶倫丹津班珠爾,請求其轉告福康安,廓爾喀侵犯藏境,全因沙瑪爾巴活佛唆使,並保證歸還扎什倫布寺財物,賠償在沖都被襲的官兵...
(雍正五年即1727年2月,清朝首派駐藏大臣僧格與瑪拉從北京啟程去西藏去解決衝突,可是)雍正五年(1727)8月,阿爾布巴、隆布鼐、扎爾鼐等三噶倫利用首席噶倫康濟鼐大肆...
康濟鼐(Kancennas),(?-1727),清代西藏貴族,著名噶倫,本名鎮南結布,後藏人,原為和碩特汗國末代君主拉藏汗的女婿、阿里三圍的噶倫(1716 年初他被拉藏汗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