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采芳人杳

清平樂·采芳人杳

《清平樂·采芳人杳》是南宋詞人張炎作品。詞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層層深入,又層層翻新。反映了作者暮春時的愁苦心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清平樂·采芳人杳
  • 創作年代:宋末元初
  • 作品出處:《山中白雲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張炎
  • 詞牌名:清平樂
作品原文,作品賞析,原文注釋,白話翻譯,創作背景,詩詞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清平樂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作品賞析

原文注釋

①采芳人:指遊春採花的女子。 杳(yǎo):沒有蹤跡。 頓覺:頓時覺得。 游情:遊玩的心情。
②草草:草率。
③燕子:詞人自喻。 天涯:形容很遠的地方。
④誰家:何處。

白話翻譯

採集花草的姑娘巳經無蹤無影,我也頓時失去遊山玩水的心情。流落異鄉總是以寫詩訴說愁苦,那有心思細細欣賞春天的光景。
去年的燕子已飛向遼遠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該落在誰家的梁棟?暮春三月不要聽那夜間的風雨,雨聲不催花開,但見遍地落紅。

創作背景

公元1276年,元兵占領臨安之後,世居臨安的張炎的家園被抄沒,親人被擄殺,他成了逃亡在外的宋臣。多年以後,他的家禍在人們心中已經淡忘,他回到了臨安。時值春天,他目睹境況蕭條,自已也已無家可歸,而成了舊日都城的過客,子是萬千感慨,聚於筆端,吟成此住。

詩詞鑑賞

文學鑑賞

這是一首語句清麗的小詞,其寫法是建築在“今昔對比”的基礎上的。
上闋中,“草草”兩個字,把張炎當時的情緒勞落展示得淋漓盡致,如同餓了幾天的人面對別人施捨發了霉的餿飯,吃上兩口就會作嘔,翻腸攪肚,難以下咽了,此時此刻唯一能夠聊解煩郁的,大概只有文人手裡那支一文不值卻能宣洩愁腸的筆了。往日臨安(杭州)的春天,本是遊樂者賞花踏青的季節。尤其是那西湖勝景,更是“兩堤駢集,幾於無置足地靜“(周密武林舊事》)。但經過元兵劫掠以後,卻是景況淒涼,今不如昔了。“采芳人杳”四字,平平之中包含著很多內容。詞人孤寂遊春,思今念昔。“頓覺游情少“,“頓”字表現心中受到觸動,翻然產生與遊春不相協調的情緒,因而遊興大減,幾乎是掃興。他本是該城住戶主人,眼下卻只是匆匆過客。既已到來,便草草瀏覽一過,賞春之情露”總被詩愁分了“,也即巨大哀愁,要用詩詞來表達的意思。可想而知,詞人要表達的已非對春色的謳歌,而是個人家國淪落的感慨。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燕子是春天的吉祥物。詞人在草草遊春中,也許目睹燕子飛過,也許憶起燕子前事,於是藉以比興,以燕子比喻自已:去年飄泊遠距家園的外地(用”天涯“指代)如今回到京城,卻滿目蕭然,不知歸於何處?顯然,眼下遊春之處不是自己久留之地,甚至不可在此逗留過夜,因為三月夜雨不堪入耳,它已成了摧落春花的酷手,而不是“潤物細無聲”、催開舂花的使者。聽著三月夜雨,將更令人無限傷心。“三月休聽夜雨”給人以妥貼、蘊藉、自然、典雅的感受。

名家點評

清末文學家俞陛雲:“羈泊之懷,托諸燕子;易代之悲,托諸夜雨,深人無淺語也。”

作者簡介

張炎(1248-1319)南宋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詞人,父張樞,精音律,與周密為結社詞友。張炎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宋亡以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游燕趙謀官,失意南歸,落拓而終。曾從事詞學研究,著有《詞源》,有《山中白雲詞》,存詞約三百首。文學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詞人姜夔並稱為“姜張”。還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並稱“宋末四大家”。
清平樂·采芳人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