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古典文化精華(青少美繪版)》是2011年2月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龔勛。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四大古典文化精華(青少美繪版)
- 作者:龔勛
- ISBN:9787508061115
- 頁數:724
- 定價:80.00元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2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
作者簡介
目錄
曲玉管(隴首雲飛) 柳永 二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柳永 四
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 六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柳永 八
蘇幕遮(碧雲天) 范仲淹 九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一○
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 范仲淹 一一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張先 一二
千秋歲(數聲) 張先 一三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張先 一四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 張先 一五
木蘭花(龍頭舴艋吳兒競) 張先 一六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一七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一八
踏莎行(祖席離歌) 晏殊 一九
踏莎行(小徑紅稀) 晏殊 二○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晏殊 二一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晏殊 二二
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 晏殊 二三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宋祁 二四
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歐陽修 二五
採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歐陽修 二六
訴衷情(清晨簾幕卷輕霜) 歐陽修 二七
踏莎行(候館梅殘) 歐陽修 二八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二九
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 歐陽修 三○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歐陽修 三一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歐陽修 三二
浣溪沙(堤上遊人逐畫船) 歐陽修 三三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歐陽修三四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歐陽修 三五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三六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 軾 三八
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 軾 四○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軾 四二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 四四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 四六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蘇軾 四七
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 蘇軾 四八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蘇軾 四九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軾 五○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軾 五一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晏幾道 五二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晏幾道 五三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晏幾道 五四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晏幾道 五五
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 五六
憶秦娥(清溪咽) 李之儀 五七
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 五八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 黃庭堅 五九
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黃庭堅 六○
虞美人(天涯也有江南信) 黃庭堅 六一
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黃庭堅 六二
南鄉子(諸將說封侯) 黃庭堅 六三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 六四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秦觀 六五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秦觀 六六
踏莎行(霧失樓台) 秦觀 六八
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 秦觀 六九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秦觀 七○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 秦觀 七一
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 秦觀 七二
臨江仙(千里瀟湘藍浦) 秦觀 七三
更漏子(上東門) 秦觀 七四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賀鑄 七五
天門謠(牛渚天門險) 賀鑄 七六
南歌子(疏雨池塘見) 賀鑄 七七
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 賀鑄 七八
踏莎行(楊柳回塘) 賀鑄 七九
鹽角兒(開時似雪) 晁補之 八○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晁沖之 八一
瑣窗寒(暗柳啼鴉) 周邦彥 八二
蘭陵王(柳陰直) 周邦彥 八四
滿庭芳(風老鶯雛) 周邦彥 八六
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彥八八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八九
臨江仙(聞道長安燈夜好) 毛滂 九○
惜分飛(淚濕闌乾花著露) 毛滂 九一
虞美人(落花已作風前舞) 葉夢得 九二
點絳唇(縹緲危亭) 葉夢得 九三
菩薩蠻(赤闌橋盡香街直) 陳克 九四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 陳克 九五
鷓鴣天(一點殘欲盡時) 周紫芝 九六
踏莎行(情似遊絲) 周紫芝 九七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九八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 九九
鳳凰台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李清照 一○○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李清照 一○二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一○三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一○四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一○六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李清照 一○七
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李清照 一○八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李清照 一○九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李清照 一一○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 一一一
柳梢青(數聲) 蔡伸 一一二
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 陳與義 一一三
點絳唇(山暗秋雲) 張元 一一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岳飛 一一五
滿江紅(怒髮衝冠) 岳 飛 一一六
好事近(凝碧舊池頭) 韓元吉 一一八
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 朱淑真 一一九
釵頭鳳(紅酥手) 陸游 一二○
卜運算元(驛外斷橋邊) 陸游 一二二
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 陸游 一二三
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 陸游 一二四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陸游 一二五
鵲橋仙(一竿風月) 陸游 一二六
漁家傲(東望山陰何處是) 陸游 一二七
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 一二八
秦樓月(樓陰缺) 范成大 一三○
醉落魄(棲鳥飛絕) 范成大 一三一
霜天曉角(晚晴風歇) 范成大 一三二
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 范成大 一三三
鷓鴣天(嫩綠重重看得成) 范成大 一三四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張孝祥 一三五
念奴嬌(洞庭青草) 張孝祥 一三六
漢宮春(春已歸來) 辛棄疾 一三八
祝英台近(寶釵分) 辛棄疾 一四○
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一四二
鷓鴣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辛棄疾 一四四
菩薩蠻(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棄疾 一四五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辛棄疾 一四六
清平樂(茅檐低小) 辛棄疾 一四八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辛棄疾 一四九
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辛棄疾 一五○
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 辛棄疾 一五一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一五二
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辛棄疾 一五三
點絳唇(燕雁無心) 姜夔 一五四
鷓鴣天(肥水東流無盡期) 姜?夔?一五五
踏莎行(燕燕輕盈) 姜夔 一五六
淡黃柳(空城曉角) 姜夔 一五七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一五八
暗香(舊時月色) 姜夔 一六○
綺羅香(做冷欺花) 史達祖 一六二
雙雙燕(過春社了) 史達祖 一六四
玉樓春(年年躍馬長安市) 劉克莊 一六六
生查子(繁燈奪霽華) 劉克莊 一六七
清平樂(風高浪快) 劉克莊 一六八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吳文英 一六九
點絳唇(卷盡愁雲) 吳文英 一七○
鷓鴣天(池上紅衣伴倚欄) 吳文英 一七一
唐多令(何處合成愁) 吳文英 一七二
夜遊宮(人去西樓雁杳) 吳文英 一七三
聞鵲喜(天水碧) 周密 一七四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澆) 蔣捷 一七五
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蔣捷 一七六
霜天曉角(人影窗紗) 蔣捷 一七七
朝中措(清明時節雨聲嘩) 張炎 一七八
清平樂(采芳人杳) 張炎 一七九
第一章 中華文明的曙光
盤古開天闢地
黃帝戰蚩尤
堯舜禪讓
大禹治水
第二章 燦爛的青銅時代
夏啟奪天下
商湯滅夏
盤庚遷都
周武王伐紂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第三章 人才輩出的春秋戰國
曹劌論戰敗齊軍
晉文公退避三舍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老子出關
孔子周遊列國
商鞅南門立木
孫臏圍魏救趙
荊軻刺秦王
第四章 短暫統一的秦朝
秦王並六國
秦始皇築長城
秦始皇焚書坑儒
陳勝、吳廣起義
項羽破釜沉舟
劉邦約法三章
項羽自刎烏江
第五章 強盛的漢朝
漢高祖遭遇白登之圍
張騫出使西域
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昭君出塞和親
王莽稱帝改制
劉秀復興漢室
黃巾大起義
第六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
挾天子以令諸侯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曹丕廢漢稱帝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劉淵稱漢
北魏孝文帝遷都
陳後主亡國
第七章 繁盛的隋唐
楊堅建隋
李淵建唐
玄武門之變
魏徵勸諫唐太宗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玄奘西行取經
一代女皇武則天
鑒真東渡日本
安祿山起兵叛亂
黃巢起義
第八章 五代、遼、宋、夏、金
朱全忠建後梁
耶律阿保機稱帝
趙匡胤黃袍加身
蕭太后執掌遼國
李元昊建西夏
阿骨打建立金國
宋金聯兵滅遼國
靖康之變
陸秀夫負帝投海
第九章 幅員遼闊的元朝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忽必烈建立元朝
元世祖重用讀書人
馬可·波羅東遊記
紅巾軍起義
第十章 集權專制的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
靖難之役
鄭和遠航下西洋
張居正改革
努爾哈赤建後金
大宦官魏忠賢專權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第十一章 封建末世—清朝
康乾盛世
鄭成功收復台灣
林則徐虎門銷煙
第一次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日甲午海戰
義和團扶清滅洋
戊戌變法
武昌起義推翻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