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孝陵
- 開放時間:早8:00—晚5:00
- 景點級別:AAAAA級
- 門票價格:152元(清東陵通票)
- 著名景點:石牌坊 大紅門 大碑樓 石像生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河北省唐山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實用信息,門票信息,開放時間,交通信息,內部交通,外部交通,主要景點,簡介,安葬人物,只有骨灰的皇帝陵,陵墓結構,陵墓優點,陵墓缺點,近代狀況,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門票價格:122元/成人(清東陵通票,含擺渡車)
優惠政策:老年人、殘疾人、學生(憑有效證件)102元/人,不含祭祀大典表演門票92元/人。1.2米以下兒童免費。
開放時間
早8:00—晚5:00
祭祀大典表演時間:上午9:30—10:00 、10:30—11:00;下午2:00—2:30、3:30—4:00
交通信息
內部交通
遊客到達景區後,所乘坐的往返交通車(含自己的車輛)一律停放在服務基地停車場,統 一乘坐景區循環觀光車進入各景點。各陵之間均可乘觀光車到達,遊客持觀光車車票可循環乘坐。
觀光車循環路線
(1)遊客接待中心—妃大碑樓—裕陵停車場—裕妃 園寢(二車場)
(2)裕 園寢(二車場)——孝陵---景陵
(3)裕妃園寢(二車場)——遊客服務中心
外部交通
自駕
1、北京方向
北京機場高速----京平高速----平薊高速----薊縣出口出----薊縣北外環----馬伸橋----石門左轉----清東陵。
北京----京瀋高速----寶坻(路段有路標)轉津薊高速----薊縣出口出----馬伸橋----石門左轉----清東陵。
北京----國貿橋(東三環)----京通快速----燕郊----三河----薊縣北外環----馬伸橋----石門左轉----清東陵。
北京----順義----平谷----金海湖----王莊大橋左轉----下營路口右轉----孫各莊路口左轉----清東陵。
2、天津方向
天津----津薊高速----薊縣出口出----薊縣北外環----馬伸橋----石門左轉----清東陵。
3、東北方向
秦皇島----京瀋高速----唐承高速(遵化南下)----遵化西外環----石門右轉----清東陵。
4、承德方向
唐承高速----遵化南下----清東陵方向。
承德----興隆----黃崖關----下營路口左轉----孫各莊路口左轉----清東陵。
承德開至大廣高速----朝唐山方向右轉----進入長深高速公路----從G112出口上匝道—到邦寬線至清東陵。
客車
北京—清東陵
北京四惠長途車站,有北京發往遵化的客車,途中在遵化石門收費站下車,再坐計程車前往清東陵。
秦皇島—清東陵
秦皇島到遵化:有高客(早8:30發車,下午2:30發車)一天兩趟,大約兩個半車程。從遵化車站買到清東陵的票即可 。
承德—清東陵
可直接坐承德到遵化的班車,再坐遵化到東陵的班車,或坐承德至玉田的班車,到清東陵下車。
機場
唐山三女河機場已開通上海、廣州、成都、貴陽、重慶、昆明、長沙、西安、三亞往返航線。
火車
到達唐山北站後,從唐山北站乘坐103路,經過3站,到達豐潤汽車站(也可乘坐111),再從豐潤汽車站坐車到遵化,最後從遵化汽車站坐車到達清東陵。
主要景點
清孝陵共建有石牌坊、下馬牌、版房、大紅門、風水牆、更衣店、華表、聖德神功碑亭、望柱、石像生、神路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橋、神道碑亭、神廚、神庫、省牲亭、朝房、茶膳房、餑餑房、值房、隆恩門、燎爐、隆恩殿、東西配殿、陵寢門、二柱門、台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地宮等建築物。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石牌坊
位於陵區最前方,是陵園的標誌,採用木結構的形式,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大紅門
不僅是孝陵的門戶,也是整個清東陵的總門戶,建築形式為單檐廡殿頂。清朝統治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占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具服殿
也稱更衣殿,是專門為帝後到東陵謁陵時更換衣服進行休息的地方,它位於大紅門內神道左側,是一個單獨的院落。
大碑樓
即神功聖德碑樓,採用重檐歇山頂,亭外廣場四角各豎玲瓏剔透華表一根。碑亭內的龍趺上豎碑一統,用滿、漢兩種文字記錄順治皇帝一生的豐功偉績。
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簡介
清孝陵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的陵寢,位於昌瑞山主峰南麓,背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安葬人物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年-1663年3月20日)康熙生母
靜妃(順治原配皇后)博尓濟吉特氏,孝莊皇太后侄女,父親為吳克善
參考1928年出版清史稿資料
只有骨灰的皇帝陵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他生前特別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和他們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但是,這個佛門慣例對這位“痴道人”來說,有點行不通,因為他畢竟是一位皇帝。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順治皇帝的陵墓坐落在河北省遵化縣馬蘭峪,即清孝陵。這是清東陵中的第一座帝陵,也是我國唯一的一座只有皇帝遺體骨灰的皇帝陵。
陵墓結構
陵墓優點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弘。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集資布置著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台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陵墓缺點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不同於董鄂妃)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當地有“拆了明陵建清陵”的說法。經考證,孝陵確實拆了明代建築修建孝陵,但其拆的是明嘉靖年間的清馥殿(嘉靖皇帝燒香地點)
近代狀況
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寢中比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兩位皇后全部採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該陵始建於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歷時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壞下已經相當殘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批准,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從而又以健康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