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清嘉錄 江蘇地方文獻叢書
- 作者:(清)顧祿
- 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
- 定價:127.6 元
- ISBN: 9787559430090
《清嘉錄》是清代道光間蘇州文士顧祿的著作,此作品以十二月為序,記述了蘇州及附近地區的節令習俗。《清嘉錄》大量引證古今地誌、詩文、經史,並逐條考訂,文筆優美,敘事詳實,有保存鄉邦文獻的作用,是研究明清時代蘇州地方史、社會史...
《清嘉錄》,是2023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顧祿。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中國人的節日之書。清代蘇州名士顧祿,二十五歲時在家中守孝,“日與父老談吳趨風土,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輒寄諸子墨,以資歌詠,以助劇談”...
清嘉錄 《清嘉錄》是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顧祿撰。
《圖說古風俗:清嘉錄(珍本精華)》是一本民俗文化類書籍。《圖說古風俗:清嘉錄(珍本精華)》記述蘇州及附近地區的節令爿俗,大量引證古今地誌、濤文、經史,並逐條考訂,是研究明清時代民間風俗不可不讀的原汁原味的歷史文獻此書以...
《清嘉錄日曆:2020庚子年》是201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2020年,農曆庚子年,鼠年。這是一本農曆日曆,內容取自清代顧祿所著民俗志的典範文本《清嘉錄》,將囊括中國古代歲時節令、風土習俗、文化掌故、飲食玩樂等內容...
八字娘娘,出自清·顧祿《清嘉錄》中的人物。清·顧祿《清嘉錄》卷八:蘇州北 寺有八字娘娘像,為一半老婦人,插花滿頭。相傳 與人生前造命。婦女焚香獻履,再生可轉男身。八 月八日為其誕辰,其日香火甚盛。進香者多老年婦 人...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
放斷鵬亦稱“放風箏”。吳語稱“放翻子”。漢族民間歲時娛樂風俗。流行於江南地區。民間俗稱“正月鵬,二月鵬,三月放個斷線鵬”。杭俗,春初競放燈鸛,清明後乃止(見《新年雜緣》)。清人顧鐵卿《清嘉錄·卷三》“放斷翻”一...
佩豆娘,端午節習俗,為舊時端午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出自於《清嘉錄》、《唐宋遺紀》。豆娘,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云:“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
到底有多少大,不知道,反正是這天點著了,一直要不停在燃燒半個月才熄滅(參見顧祿《 清嘉錄》 卷一)。附近農村的祭賽活動,更是盛大,鄉民們抬著猛將神像,在田間奔跑,跌跌撞撞,樂不可支,叫作“趕猛將”。又搭起彩棚,在...
袁學瀾所著《吳郡歲華紀麗》,是一部與顧祿《清嘉錄》相類的記載吳地風俗的專著,《郭巷鎮志》著者稱其為“詩集”,有誤。大凡吳地歷史文化的研究者都讀過《清嘉錄》,民俗工作者更是把其當作最有價值的“老腳本”來研究,筆者也...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母親去世.,顧祿在家守孝,他不再出遊或參加鄉試,閉門無事,開始寫他的蘇州風土記――《清嘉錄》。名字取自陸士衡的“土風清且嘉”之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桐橋倚棹錄》亦刊刻完成,而顧祿的...
民間節日習俗,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鐘、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鐘、鈴諸狀...
穀雨: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曆三月下半月。三朝: 三天。指穀雨節過後,牡丹花盛開,此時正是觀賞牡丹花的最佳期。出處 清·顧鐵卿《清嘉錄》卷三:“牡丹花俗稱‘穀雨花’,以其在穀雨節開也。諺云:‘穀雨三朝看牡丹。’”
舊指在家多次祭灶神求福,比請僧人道士做大場面的祈禱還靈驗。例句 初四,十四,念(廿)四日,比戶祀司灶,謂之謝灶。諺云:“~。”祀時以米粉作團,素饈四簋,俗稱“謝灶素菜”。(清·顧祿《清嘉錄》卷六)
顧祿嚴謹紮實的學風在他的《清嘉錄》自敘中有很好的說明:“是書皆躬自採訪,山前山後,雨風無間,或 舟訪古,或載筆討今,抑且詢諸父老,證以前聞,始采入集。若謬誤相沿,即久在人口,不敢據為臆斷。”為了達到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