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交通,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社會保障,文化事業,醫療衛生,名勝古蹟,古蹟,景點,名優特產,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清原戰國時屬燕國的遼東郡,秦及漢初襲舊。
西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為玄菟郡高顯縣地,後屬平州玄菟郡;三國西晉隸屬無變。東晉南北朝屬
前燕、
前秦、
後燕。
從北燕至隋為高句麗所據。
唐初屬新城地。
唐高宗總章元年始屬安東都護府。後為渤海扶餘府的轄境。
遼初屬優州,會同二年(938年)始為東京道鹹州東境地。
金初此地屬東京鹹平縣。天德二年(1150年)起屬鹹平路成平縣。
元初屬開元路開元府,至元二十四任(1287年)屬遼陽行省開元府,元真二年(1296年)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明洪武始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開元三萬衛所轄。正統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屬建州衛地,其餘所屬不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政權建立後,此地為明、後金割據區。
清初,康熙起奉天府屬開原縣。清代為開原、興京兩縣相間之地。
民國初年(1912年)底開原縣境,後因此地位於柳河、興京、海龍三縣交界處,距縣城較遠,難以控制,便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析開原、海龍、柳河、興京以及鐵嶺五縣各一部分,置設治局,同年八月升為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為清原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樂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清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布省公署官制,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仍隸奉天省為丙類縣。
東北光復後,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縣人民政府。
1946年,國民黨占領此地,為安東省所轄。
1948年,重新解放,劃屆遼東省管轄。
1954年,劃歸遼寧省所轄。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東與吉林省
東豐縣、
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
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
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
開原市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0′06″—125°28′58″,北緯41°47′52″—42°28′25″,縣城西距省會瀋陽120公里。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
地貌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與河谷交錯,中部沿渾河河谷平原向西逐步低緩。境內山脈屬長白山龍崗支脈。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餘座。最高山峰有南部的龍崗,海拔1100.1米;次之為北部的莫日紅,海拔1013.4米。最高海拔為1100.1米,最低海拔136.2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氣候
清原滿族自治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夏熱。年平均氣溫為5.3℃。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2.9℃;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6℃。極端最高氣溫37.2℃,極端最低氣溫-37.6℃。無霜期130天左右。東部南部高寒山區無霜期110至120天。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出現,終霜在5月中旬。11月中旬土地封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凍,4月下旬化通。最深凍土層169厘米左右。全年總日照時數為2419小時。春夏多西南風,秋冬多西北風。一般風力3至4級,最大風力7至8級。年平均降雨為806.5毫米,多集中於7、8、9月。這三個月降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60%以上。日最大降雨量為116.8毫米。年蒸量為1275毫米。
土壤
清原滿族自治縣於1981年對全縣的土壤進行了全面系統地普查。其結果是:全縣土壤分為6個土類(暗棕壤、棕壤、白漿土、草甸土、
沼澤土、水稻土)11個亞類(暗棕壤、棕壤性土、
棕壤、
潮棕壤、白漿土、草甸白漿土、草甸土、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淹育型水稻土、沼澤型水稻土)35個土屬(酸性岩類暗棕壤、基性岩類暗棕壤、酸性岩類棕壤性土、耕型酸性岩類棕壤性土、基性岩類棕壤性土、石灰岩類棕壤性土、砂頁岩類棕壤性土、酸性岩類棕壤、耕型酸性岩類棕壤、耕型砂頁岩類棕壤、坡積棕壤、黃土狀棕壤、耕型黃土狀棕壤、坡洪積潮棕壤、耕型坡洪積潮棕壤、耕型黃土狀潮棕壤、坡積白漿土、耕型坡積白漿土、黃土狀白漿土、耕型黃土狀白漿土、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砂質草甸土、耕型壤質草甸土、草甸土型菜園土、耕型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耕型泥炭土、埋藏泥炭土、耕型埋藏泥炭土、草甸土田、棕壤田、腐泥沼澤土、草甸沼澤田、泥炭沼澤田)76個土種,反映了全縣的土壤全貌。
水文
清原滿族自治縣是渾、清、柴、柳四大河流的發源地。境內主、支流共有103條,總流長183公里。其中
渾河,境內流長83公里,是大夥房水庫最上游。
清河,境地內流長40公里,是清河水庫最上游。
柴河,境內流長35公里,是柴河水庫最上游。
柳河,境內流長25公里,是吉林磨盤山水庫最上游。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清原滿族自治縣植物有柞、楊、柳、楸、槐、椴、榆、樺、黃木皮欏等樹種,還有少量的珍貴樹種,如
刺楸、
曲柳、暴馬等。人工栽培的樹種多是落葉松、黑松、還有少量的紅松、果松、樟子松、雲衫等。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已發現的礦種有金、銅、鐵、
硫化鐵、
蛭石、
理石、矽石、英石、石灰石、煤炭、雲母、草炭土等20餘種。全縣已發現的礦點109個,其中金礦點33個,儲金量約20噸;鐵礦點5個,儲量約4700萬噸;石灰廠礦點3個,儲量約8200萬噸;硫化鐵礦點3個,儲量約1025萬噸;草炭土礦點8個,儲量約7000萬噸。
人口民族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清原滿族自治縣總戶數102542戶,總人口336169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318277人增加17892人,比“五普”增長5.6%。全縣共有29個民族。其中滿族191460人,漢族94390人,朝鮮族3254人,回族616人,蒙古族419人,
錫伯族122人,壯族29人,白族20人,
畲族8人,
黎族5人,
維吾爾族4人,侗族4人,
景頗族4人,
達斡爾族4人,
哈尼族3人,苗族3人,彝族3人,
高山族3人。
交通
清原滿族自治縣境內,瀋吉鐵路橫貫縣境,有9個停車站,2個乘降所,縣城距撫順98公里,202國道經由清原縣境達93公里,乘車由縣城至
瀋陽桃仙機場僅需90分鐘,縣城至四周鄰縣公路均為黑色路面,縣境內有國、省、縣、鄉各級公路32條,總長971公里。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22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044公里。2010年完成路基改造247.4公里,新增油路70.1公里,完成公里綠化579.2公里。
經濟
綜述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40296萬元,比2005年的224300萬元增長4.2倍,年均遞增33.2%。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2089萬元,比2005年10876萬元增加61213萬元,年均遞增46.0%;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48103萬元,比2005年39176萬元增加108927萬元,年均遞增30.5%。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4.8%上升到2010年的7.7%,增加2.9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完成農業總產值(按當年價計算)293082萬元,比2005年138214萬元增加154868萬元,年均遞增16.2%,農業增加值完成152725萬元,年均遞增17.2%。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大牲畜存欄7.3萬頭,比2005年9.3萬頭減少2萬頭;生豬存欄5.9萬頭,比2005年8.1萬頭減少2.2萬頭;家禽存欄大幅度增加。家禽存欄725.5萬隻,比2005年189.7萬隻增加535.8萬隻,增長3.8倍,年均遞增30.8%;肉類總產量達到44541噸,比2005年4543噸增加39998噸,增長9.8倍,年均遞增57.9%。
第二產業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達到225戶,比2005年99戶增加126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現價)達到152.23億元,比2005年增加143.1億元,增長15.6倍,年均遞增75.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6.8億元,比2005年增加19.5億元,增長21.3倍,年均遞增81.1%。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房屋竣工面積較2005年增長8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56.2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0年末,聯通、移動、電信三家公司行動電話總數為15.9萬戶,比2005年4.5萬戶增加11.4萬戶,增長3.5倍,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9787戶;2010年,全縣擁有電話機76116部,比2005年79052部減少2936部。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0.5億元,比2005年9.19億元增加11.31億元,年均遞增17.4%;外貿出口完成1629萬美元,比2005年3918萬美元減少2289萬美元,下降58.4%。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19237萬元,比2005年253914萬元增加365323萬元,年均遞增19.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29466萬元,比2005年111501萬元增加117965萬元,年均遞增15.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0年末,清原滿族自治縣有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14所,職業高中1所,國小50所,特殊學校1所。全縣中國小在校學生28504人。十一五期間累計報名高考人數為5160人,升入全國大中專院校總人數為4434人,升學率為85.9%。
社會保障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納入城鎮社會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人數分別達到10761人、12136人、14211人和13309人;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616人,比2005年8130人增加13486人,年均遞增21.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到215897人,參合率達到94.2%,受益人達到113798人。
文化事業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共舉辦大型民眾性文化活動32場,比2005年15場增加17場,文化娛樂場所達190餘家。
2010年末,清原滿族自治縣有線電視用戶達到8.2萬戶,比2005年7.7萬戶增加0.5萬戶,有線電視節目94套。
醫療衛生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擁有衛生機構23個,其中,醫院19個,應有醫療床位962張,衛生技術人員1158人。
名勝古蹟
古蹟
全縣已發現古城堡9座,古文化遺址4處,石棚址2處,石棺墓70餘座,還有柳條邊遺址等。
雙砬子山城
雙砬子山城位於英額門鎮長春屯村雙砬子山東端山頂上,山高67米,山城周長600米。這裡曾出土石器和鐵钁以及鐵鏃等器物,定為戰國至
漢代的山城。
高力城
高力城位於英額門鎮大林子村北1.5華里處的高山頂上。城址長100米,寬70米。暴露遺物有:夾沙紅褐灰陶片、器底、橋狀耳、三角環耳、豆柱、石斧、
石刀等,定為戰國至漢代的山城。
下煙溝山城
下煙溝山城位於北三家滿族鄉下菸溝村西300米處的山峰上。周長200米。由於沒發現遺物,未能斷代。
陰城子
陰城子位於南口前滿族鎮白草甸村南1華里處的山頂上。面積為2000平方米,城牆高2米。出露的器物有罐、壺、盆等夾沙灰陶殘片。定為
漢代的遺址。
小山城
山城位於縣城東南古城子村東1華里處的山頂上,周長160米,暫未斷代。
南山城
南山城位於南山城鎮南山城村東100米處的山上。城址面積3000平方米。根據暴露的陶片和殘石刀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西大山山城
西大山山城位於灣甸子鎮尖山子村西約500處的西山上,根據採集的文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楊木林山城
楊木林山城位於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500米處的山峰上。城址周長625米,壕底寬4米,壕深3米。南北各一城門。根據採集到的夾沙紅、褐、灰陶器片和石斧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張家溝山城
張家溝山城位於土口子滿族鄉土口子村西北約500米處的高山上。內城周長120米,外城周長250米,現保存完整。因無實物考證,未能斷代。
楊木林文化遺址
楊木林文化遺址位於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200米處的坡台地上。在地表散見大量紅、褐、灰陶片、石器和殘缺器物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位於紅土廟滿族鄉邱家窩棚村北200米處的山坡上。散見有罐、壺、鼎等器物殘缺陶片。還有完整石斧兩件。因證據不充分,未能斷代。
一面山文化遺址
一面山文化遺址位於大孤家滿族鎮一面山村東100米處的山坡上。面積1萬平方米。發現有陶片、陶鼎足、豆柱等。斷為春秋至戰國的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位於甘井子鄉下堡村南約400米處的狹長台地上。根據遺物考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榔頭溝石棚
榔頭溝石棚位於蒼石滿族鄉榔頭溝村北500米處的高力廟山的山頭上。現狀為四塊條石板。在山下500米處東山頭上還有一處與此同樣大小的石棚,已倒塌,只剩一條側石,兩處遙相對峙。斷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大邊溝石棚
大邊溝石棚位於灣甸子鎮大邊溝村東山頂上。石棚上蓋已坍塌。根據遺物,這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石棺墓
到1981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已發現70餘座
石棺墓。多數在渾河、清河、柴河流域北岸的山坡或山腳下,極少數在山頂上。石棺構造多是用6塊石板砌築而成,規格不等,大棺長2.5米到3米,寬1.5米。小棺長1.6米至1.8米,寬60至80厘米。隨葬品有陶器和其它器物。石棺造型,有的精工細作,素麵平整;有的稍有加工,石板薄厚不等。根據石棺中出土的器物,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
景點
松山仙洞風景區
松山仙洞原名為“山岩井”,坐落在
臥龍崗的飛來峰山腰,系長白山余脈,是遼寧省繼本溪水洞後發現的又一處天然洞,其奇特的地理地貌構成了別致的旅遊資源。總面積500餘畝。
松山仙洞風景區位於清原滿族自治縣北三家鄉下
寨子村境內,在國道 202線邊緣,距縣城11公里。山中因一自上而下的“天然井”而得名“山岩井”。洞內有通天直洞,有入地怪洞;洞內有大面積鐘乳石幔、石斧、陶片、人工木製品、獸骨等遺存。石壁結構酷似天娃降生,石漫溪水,冰山石瀑,神牛望月,母子象,神龜拜觀音等等。
夏湖風景區
夏湖風景區位於清原鎮斗虎屯村北國營第七二五庫,距縣城10公里,距瀋吉鐵路和202線公路15公里。總面積700公頃,其中山林面積400公頃。整個景區由山巒、河流、谷地構成。山峰最高海拔513.6米,最低海拔246米,山勢身姿秀美、千變萬化。河流呈S形貫穿全境,流長 8000米,河谷平均寬80米,最寬處150米,最窄處30米。主要自然景觀有:聖人讀書、蒼松迎客、鵝池、釣魚台、龍鬚瀑布、棧道虹橋、水上樂園、跑馬場、圍獵場、射箭場、打靶場、游泳池、東山別墅等。
渾河源森林公園
渾河源森林公園位於清原滿族自治縣東南部遼寧省灣甸子實驗林場境內,距縣城33公里,為省級森林公園,沿清新公路(清原-新賓)南行可直達園內。公園總面積8240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40公頃,主要景點有:清朝努爾哈赤題名的滾馬嶺渾河源頭、
瞭望塔等。
天然石佛風景區
清原天然石佛生態旅遊風景區座落於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口前鎮王家堡村,毗鄰202線國道,距瀋吉高速公路南口前出口僅10公里,是集“觀光農業生態游、天然氧吧森林游、民俗文化風情游、天然石佛啟運游”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占地1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2%。
聚隆滑雪場
聚隆滑雪場位於遼寧省東部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砍椽溝村渾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內,一期占地15000畝,林地13500畝,配套設施建設用地1500畝,是一個集運動、賽事、商務、會議、度假、康樂、居住為一體的休閒產業群。
紅河大峽谷漂流景區
紅河大峽谷漂流景區位於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紅河谷風景旅遊度假區,景區規劃面積60公頃,分為綜合服務區、旅行社服務區、起點服務區、尾點服務區四大區域。2012年,景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申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名優特產
著名人物
趙鵬大
趙鵬大,男,1931年5月生,滿族,遼寧清原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地質勘探學家、數學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
艾宏韜
艾宏韜,1935年1月出生,遼寧清原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就職於鄭州工程學院化學化工系,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
姜乃夫
姜乃夫,1958年生,88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會員、學術委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遼寧美術家協會會員、撫順農民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清原文聯常委、國畫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