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史記》研究》是2016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樟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的《史記》研究
- 作者:俞樟華
-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4月1日
- ISBN:9787207107084
《清代的《史記》研究》是2016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樟華。
《清代的《史記》研究》是2016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樟華。內容簡介清代是《史記》研究的高峰期,其探討《史記》者之多,考評方面之廣,出現了****的盛況。《清代的<史記>研究》以牛運震的《史記...
《清代學術與《史記》文學闡釋研究》是202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玲。內容簡介 清代是《史記》文學經典化的高峰期,《史記》文學闡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和清代學術語境有著密切的聯繫。經學作為清代學術的主體,其內部的離合、嬗變對文化構成了很大的影響,《史記》文學闡釋的發展、變化以及節奏都受到了...
《敘事比較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史;唐前《史》《漢》比較研究;唐宋《史》《漢》比較研究;明清《史》《漢》比較研究;近代《史》《漢》比較研究;《史記》《漢書》敘事比較研究;《史記》《漢書》的敘事體例;《史記》《漢書》的敘事思想;《史記》《漢書》的敘事視角;《史記》《...
從研究領域看,清代的‘史記'考證,從唐宋時期的局限於對‘史記'文本進行注釋和考證,轉變到對‘史記'進行全方位的考證.梁玉繩的‘史記志疑,是這一特點的有力實踐者.為了考證一個問題,有時需要廣搜典籍,遍覽先儒之論;有時又需要向當代人請教,錢大昕《潛研堂集》中有三封信就是與梁玉繩討論《史記》問題...
《史記論文》,作者吳見思,清代康熙年間江蘇武進人。對《史記》紀傳文學藝術特色的評論,有其獨到見解,儘管沒有擺脫評點派研究方法的局限。在今天看來,吳見思評點《史記》,既有閱讀方法的提示,又有對《史記》藝術魅力的鑑賞,循循善誘,娓娓道來。雖有通俗作品之嫌,難登大雅之堂。有趣的是,當年四庫館臣們...
《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大可,俞樟華,梁建邦 內容簡介 《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內容為《史記》研究的論著提要與論文及相關資料索引兩個部分組成,共分為六輯。索引所收各種資料、論文、論著的起止時間,從《史記》問世直至2012年底。體例按書名、篇名/著譯者/出版單位及期刊/...
二卷是清代乾隆年間桐城派學者王又朴(1681-1760)所編選的重要《史記》選本,其中有:項羽本紀,外戚世家,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淮陰候列傳,李將軍列傳,魏其武安候列傳等七篇。王又朴以方苞為師,是推動桐城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之一。他針對所選篇目首先撰寫一篇獨立於選文之外的讀法文章,提出該篇大旨,並均...
《史記論叢(第十三集)》是2016年10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大可、劉德奉、陳曦。內容簡介 《史記論叢(第十三集)》是中國史記研究會第5屆年會學術成果專集。本屆年會由中國史記研究會與重慶文化藝術研究院聯合主辦。收錄論文65篇,分為《史記》文本與註疏研究、《史記》思想文化研究、《史記》人物...
《史記/白話精華二十四史》是2011年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司馬遷、張傳璽。內容簡介 司馬遷的《史記》初名《太史公書》,司馬遷(前145~約前90年)撰,全書130卷,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由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組成。總計五十二萬餘字。記事上起五帝,下迄漢武帝中期,長...
本書匯集了四位中日學者的學術成果觀點:清代吳見思的《史記論文》、李晚芳的《讀史管見》和日本薇山西毅一、森田節齋,當然也包括芳本鐵三郎的觀點在內。作者簡介 芳本鐵三郎,日本史記愛好者、研究者。丁德科,1962年生,陝西銅川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渭南師範學院院長、陝西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漢書研究》是歷來學者對《漢書》的研究成果總結與展現。《漢書》,東漢初大史學家班固撰,共100卷,後人又析出子卷,為120卷,起漢高帝元年,迄王莽地皇四年,記西漢一代230年史事,為一部斷代史巨著。全書包括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漢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故長期與《史記》並舉,...
其譯文初名《講解聖諭廣訓》,後因效果好,各省不斷翻刻,書名變成《聖諭廣訓衍》。《史記七篇讀法》二卷是王又朴在清代乾隆年間所編選的重要《史記》選本,其中有:項羽本紀、外戚世家、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淮陰侯列傳、李將軍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等七篇。作者最初由於懷疑班固對《史記》的評價觀點而“...
《史記蠡測》作者是林伯桐所著古籍。本書以王本史記做為摘抄的參考,加上旁徵博引,對原文進行查漏補缺而成,光緒初年,該書稿本見於蘇州藝海堂書肆,成書於道光19年。清代的大學問家大都推崇此書,唯有李慈銘譏諷它是“強解三代以上事”。關於本書 此書據王本史記摘出,並博考他書所引,為之補漏訂誤。
合著者:(清代)姚薴田 姚薴田,以精心剪裁點評《史記菁華錄》而著稱。本書在眾多《史記》選評本中影響最大、最受青睞。他採用了明清文學批評中最通行的“評點”形式,集文本鑑賞與理論批評為一體,多有獨特見解。書中精彩警辟、簡潔紮實的評語至今仍能給《史記》的愛好者和研究者以有益的啟發。內容簡介 《...
王崧在總纂道光《雲南通志》時,匯集了記載雲南的書籍61種,編為《雲南備征志》2l卷,搜羅有關雲南史料,取材廣泛,體例謹嚴,是研究雲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參考資料。自《史記》以至《滇系》,詳註出處。經過校訂的《南詔野史》,為研究南詔、大理史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本子。被稱為“滇南大典”。 著作還有《...
在《史記》之前,我國也有史書,如《春秋》這樣的編年史,如《國語》、《戰國策》這樣的國別史,還有《尚書》這樣的政治史,但是還沒有一部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通史。《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體例嚴謹,脈絡分明,後代修前朝國史,都遵循《史記》的體例,一直到清代,號稱中國“正史”的“二十四史”都是...
點校本《史記》問世54年後首迎修訂本,8人伏案7年修訂,新增校勘記3400多條,是二十一世紀最新學術成果和學術水準的集中體現。全面檢核三家注相關引文,確立引文的精確起訖和來源。充分利用清代至今前賢時彥及日本、海外學者的校勘、研究成果,適度參考出土文獻,擇善而從。四、尊重底本、最佳化完善。修訂本延續點校本...
《蒙兀兒史記》是清代屠寄撰紀傳體史書,創作於清代光緒十八年。成書過程 1913年辭武進縣知事職,“自是一意著述,朝夕寢饋於蒙兀兒史者,前後凡五年”①。從1911年起,先後三次將先寫成部分在常州自家刻印,並繼續撰寫、修訂,全書未完成而病卒。其子孝宦將已刊及未刊稿本匯總整理,於1934年刊行,共28冊,...
在青少年時代就刻苦攻讀過《四書》《五經》。他尤其喜歡歷史,在念私塾、讀高小、讀無錫國專和師範學院時,大量閱讀了各種史書,如《左傳》《國語》《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史學名著。為日後深入研究歷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在明清史領域有很深造詣,其代表著作是《李定國紀年》。說起來,他之所以研究明清史...
在《史記》之前,已有《穆天子傳》、《晏子春秋》等雜史雜傳。司馬遷的《史記》問世後,為雜史雜傳提供了更為成熟的藝術手段,於是魏晉南北朝出現了一大批富有文學色彩的雜史雜傳,如袁康、吳平的《越絕書》、趙曄的《吳越春秋》、劉向的《列女傳》、佚名的《漢武故事》、《蜀王本紀》等,其藝術特徵已近乎小說。...
其中2005年出版的9卷本《史記箋證》,是韓教授受著名史學家白壽彝先生囑託,窮十餘年之功完成的《史記》研究巨著。全書500餘萬字,是《史記》原文的10倍多,該書一經出版即轟動國內外《史記》研究界,為《史記》研究開創了新局面,同時也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韓教授同時還主編過《中國文學史》《唐詩選注匯評...
附錄七 《史記》新論 附錄八 司馬遷寓論斷於序事 附錄九 說六通第一卷再版後記 《中國史學史(第二卷)秦漢時期·中國古代史學的成長》緒論 秦漢史學的社會背景 一、大一統理想的實現 二、漢民族的形成和全國性的多民族統一 三、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 第一章 秦漢時期的統治政策與史學 第一節 秦朝的統治與...
前四史,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的合稱,稱前四史,作者分別是司馬遷、班固、范曄、陳壽。內容簡介 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為前四史四本書。包括漢朝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漢朝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南朝宋史學家范曄的《後漢書》、晉朝西晉史學家陳壽...